對死亡的恐懼,就是對生活的熱愛

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

人的終極問題就是生與死。在我們國家的文化中“死”是一個比較隱晦的字,所以一般比較避諱。

於是我們拿什麼來去面對活著,這是很多人都去討論的,也就是如何活得更有意義,活得更好。

而對於死這個話題,幾乎沒有一個人有話語權。因為從來沒有人,死而復生,去討論這個問題,最多是生不如死,劫後重生談談感受。

死亡意味著一個生物生理上,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也自然沒有翻盤的機會。

對於我們活著的時候成天被宣傳把握機會的人來講,死亡就意味著毀滅。因此我們害怕它也就是害怕失敗,當然比失敗更可怕,就可以理解了。

在平臺上有很多7,8歲的老人關於死亡的討論,大多數是害怕,恐懼的心理。每當看到這樣的話題的時候,我都心生憐憫,不知如何評論,也不知如何能幫助到他們。然而,當我看到更多的人在評論區無關痛癢的,大談特談甚至譏諷的言辭,多少心生厭惡。

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從另外一個層面解釋就是對生的留戀,我們對生的留戀,就意味著我們割捨不下現實的一切,我們割捨不下,意味著我們作為人的情感就是健全的。

因此,我們恐懼死亡就是正常的行為,任何對死亡恐懼的貶低嘲諷都是滑稽的,不可取的。

我有一個觀點是我對死亡的理解:

人死之後化作粉塵,一部分被埋於地下,一部分被拋灑,那麼它將被動物,植物,土壤,空氣吸收。無論它怎麼去交替被萬物所吸收最終它又回到另外一些活著的人的體內,那麼從這個層面上來看,人就永生了。

比方說一隻斑馬它被其它動物分食,他的遺骸被萬物所分解,而這些萬物又被融入到別的動物的體內,那麼這隻死去的斑馬就化作別的生物繼續存活於這個世界上。

對死亡的恐懼,就是對生活的熱愛

那麼從這個層面來講,斑馬依然存在,所有的動物都是永生的。只是存在的形式更為細小。

如果這麼去理解死亡之後,多少我們會有一絲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