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當我發現身邊的親人因為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者行為做出歇斯底里地反應,將親情和事物折騰糟糕到無以復加的時候,我常常會思考。為什麼有人一點就炸,有人委曲求全。甚至發現自己問題後極力地想去逼迫自控最後卻也於事無補,沒法讓自己做超出行為習慣的事呢?這些影響著人們行為的差異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因果?本期小編就為大家詳解!

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先說答案,我們之所以無法用意志來自控的主要原因,其實是生長階段中產生的無因性,比如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其實都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建立的。你不需要詢問自己為什麼要這樣,也不需要知道思考這麼做會有什麼好處。你做這些事不會產生原因,這就是無因性在作祟。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與經歷都不相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自動建立許多的無因性信念。比如從小在父母打罵和順從中長大的孩子會形成討好型人格,他們一旦發現他人有生氣的徵兆,便會去討好與順從對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見證得最多的行為模式、行為邏輯都會成為這個孩子心中的“信念”,不論在常人看來是正常、反常亦或是荒唐,都會被他們奉為圭臬,成為認知中不可辯駁的信條!

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當在內心建立的無因性信念遭到了他人的挑戰和威脅,自然就無法認同,這也是生活中大多數爭執與意見不合發生的主要原因。這些觀點其實毫無對錯之分,給觀點妄加褒貶才是錯的。但是太多人把重點投放在爭執對錯上了,哪怕你的觀點全世界人都不認可,也不能說那就是錯的。因為對於秉持這個觀念的人來說,這種關於對錯的評價毫無意義。透過認知調整信念的行為是毫無意義的。

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回到問題的出發點,為什麼人沒法逼迫自己做一些超出習慣的事?亦或是沒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負面情緒?因為人的無因性行為已經超出了你自己的刻意約束,成為了你大腦中的條件反射行為。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巴普洛夫的實驗一樣:每次給狗送食物之前先敲響鈴聲,等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每當狗聽到鈴聲敲響,便會分泌唾液。對其他狗來說,鈴聲只不過是聲兒響,但對那隻狗來說,卻意味著食物即將來臨。

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無因性行為極大地簡化了大腦處理資訊的步驟,但同時也讓這些有侷限性的“信念”與“經驗”將我們鎖進了思維的牢籠。當你每次發怒前都想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無論如何都無法遏制憤怒情緒的蔓延與發洩。最後被他人貼上敏感、多疑、易怒的標籤,但這其實不是你的錯,是你的成長經歷圈養了你的敏感,你的生活背景放縱了你的自卑恐懼。其實那圈養你的桎梏並不存在,那些你過去建立的令你深信不疑的,讓你堅信存在的東西,都是你想象出來束縛自己思想的存在。正如很多人最害怕的鬼怪,都只存在於想象中。

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

因此想要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只有從經歷出發,從內源改變刻在行為模式上的“信念”,才有可能言行一致,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你無法透過刻意地努力,去逼迫自己去做本身超出自己行為模式的事,因為這個過程會讓你痛苦,並且無法求得真正長久的成長與改變,你需要有一個周密的生活規劃,幫你結束內心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