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作者:朵依(富書專欄作者)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前幾天,聽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媽媽,女兒上了大學。因為到了青春期,有點叛逆,總嫌媽媽嘮嘮叨叨,每次打電話,沒說幾句就掛了。

這位媽媽知道女兒煩,心想,孩子在外面好好的就行,電話不打就不打吧。但是,她心裡還是牽掛孩子啊,於是,她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看

“微信運動”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今天孩子走了10000步,她可能是參加體育運動了;明天孩子走了5000步,她可能只在校園裡走走。

有一天,孩子走了800步,她心想,孩子學習忙,可能就去了兩趟食堂。

可是,又隔了兩天,孩子的步數始終是0,她不免在心裡犯嘀咕:

“這孩子兩天都沒走出房間嗎?她沒去食堂打飯嗎?天天在宿舍吃小零食嗎?電話沒電了?那也得充電啊,這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於是,忍不住了,給孩子打電話,孩子沒接。再打,還是沒接。

隔著幾百公里的路程,遠方的媽媽心慌了,各種不良的猜測在腦海裡上演。

謝天謝地!最後,電話終於接通了。

原來,孩子只是因為天氣太冷,把手機放在兜裡,沒開微信,所以步數為0。因為期末緊張複習,手機設定了靜音,所以沒及時接電話。

試問,世間有誰能如此細心,如此小心,如此卑微,如此不易的呵護這份愛?

答案是唯一的,只有父母!

普天之下,只有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沒有怨言,只有牽掛。

女兒已經上大學了,她的心智,她的閱歷足以讓人放心。但是,當媽的,該牽掛,還是一樣牽掛。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孩子入園時,被父母甩開的小手

是“愛”最無奈的表達

昨天上午,我正在單位忙著,突然接到了閨蜜的電話。

電話一接通,她就像個孩子一樣,嗚嗚大哭起來。我不解,趕緊詢問才知道,她把兒子送到了幼兒園。

我趕緊安慰:“你不是天天吵著帶孩子累,想要送他入園嗎?現在好了,你終於自由啦!”

電話那頭,她哭得更兇了:

你知道嗎,我現在什麼事情都做不去,滿腦子想的都是孩子。

剛才,他的手死死的摟住我的脖子,老師用力的分開。現在,看著他的玩具,他的衣服,我感覺自己彷彿弄丟了孩子!你告訴我,該怎麼做?

我想起了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一天。

那天,小傢伙兒看到我走了,掙扎著大哭起來。我一邊忐忑的跟她說:“再見,媽媽晚上來接你。”一邊狼狽的大步離開。

我走到離幼兒園5分鐘路程的麥當勞,坐下。那天,柔和的陽光透過大大的落地窗,暖暖的灑在椅子上,而我,卻無心享受屬於我的久違的自由。

全職在家帶娃的2年半,我身心俱疲,做夢都希望有一天,我能靜靜的一個人呆一會兒,哪怕只有一刻。

然而那天,坐在落地窗前,我卻一直哭泣,發呆,哭泣,生平第一次,我感受到了心被掏空是怎樣的一種痛……

那天,我甚至有那麼一種衝動:

我不要讓女兒上幼兒園了,我要一直帶她,直到有一天,她自己高高興興的上幼兒園!如果她一直不喜歡,我就一直帶她到小學。

可是,理智告訴我,入園差不多是每個孩子必經的成長之痛!

在那裡,是孩子認識社會的第一道門檻。在那裡,孩子將學到人生的第一堂社會課。

無論是溝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還是學會與人交往的能力,培養習慣和人格的關鍵時期,都將從那裡起步。

帶著不捨,帶著眷戀,連續兩個月,每個送孩子入園的撕心裂肺的清晨,我都狠心的甩開她的手,然後一個人回到角落,孤獨的舔舐傷口。

小鳥必須在幼鳥的時候學會飛,長大了才能遨遊藍天。哪一個父母,不是一邊把孩子往外推,一邊遠遠的眺望......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世界再大

也大不過父母的牽掛

這幾天,我的BOSS飛到德國去了。

臨走前,她滿臉焦慮的對我說,“我的兒子碩士畢業後準備回國發展,上週他在上海面試的一家跨國公司錄用他了。”

“這是好事呀!”

“對!但是,我現在必須要飛到德國,幫他粉刷牆壁。”我一臉蒙圈。

原來,在德國,租完房子後,再把房子退還房主時,必須保持當時的模樣。就是因為BOSS的兒子在國內即將入職,在德國還有一大堆事沒處理完,她放心不下。

多麼令人感到滑稽的母愛啊,一個公司的大BOSS,隔著千山萬水,也要跑去挽著袖子幫碩士生兒子粉刷牆壁。

這又是多麼令人動容的母愛啊,無論孩子多大了,走到哪兒,都走不出父母的牽掛!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2019年的感動瞬間@胖大頭P。

其中有這樣的一封信打動了我: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看過之後,我感動良久。

我在想,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沒有讀過書的老母親拿起筆呢?

是希望。

老媽媽希望,用自己倔強的剛強教育兒子,不要停止學習。一個沒有讀過書的母親尚且能拿起筆學習寫字,更何況是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

我想,在這一個小時裡,這位媽媽的腦海裡一定在放著電影:兒子成長的每一次笑臉,每一次哭泣,每一次跌到,每一次爬起……

在這一個小時裡,媽媽的心裡是甜蜜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是媽媽一點一滴的牽掛。

是的,世界再大,也大不過父母的牽掛。

“兒子,你在部隊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牽掛媽媽。”

哪一個父母,不是一邊把孩子往外推,一邊遠遠的眺望?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生命生生不息

父母永遠追不上孩子的腳步

你可能會說,既然如此牽掛,不如離的近點,搬到一個城市,這樣,不就沒有那麼多心酸與無奈了嗎?

可是,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嗎?

他們在自己生活的圈子已經適應了,熟悉的街角,熟悉的老鄰居,熟悉的空氣芬芳。

都說“樹高百尺,落葉歸根”,誰還願意到老了,再去重新適應一切未知的,陌生的周遭?

再說,大城市裡昂貴的房價,有多少“初生牛犢”的年輕人都望而卻步,更何況是年邁的父母?即便真有條件好的,也未必就能如願吧?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畢業後隻身到了A城。這位同學的父母只有這一個獨生子,因為牽掛,他們把老家的房子賣了,到A城來照顧兒子。

幾年的光景,兒子工作出色,又被調到了B城,父母一看,不管是A城還是B城,哪裡都不是老家。既然為了兒子能來A城,那也能再搬到B城。

可是,就是這麼巧,沒過幾年,兒子又到C城去發展。

老兩口,風風雨雨幾十載,到了晚年,還要為了孩子漂泊不定,最後,他們放棄了。

他們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

父母是追不上孩子的,讓他一個人去吧。

小的時候,父母把我們抱在懷裡;

大一點,父母牽著我們的手,學走路;

再大點,我們在前面跑,父母在後面追。

不用太久,6歲時,父母就已經追不上孩子的腳步了。無論是體力還是活力,最終勝出的一定是孩子。

父母想追,其實是追不上的!

生命的生生不息告訴我們:父母最適合的位置,是站在一個美麗的起點,遠遠眺望,那眺望的方向裡,一直充滿希望……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父母牽掛的背後

一面化作期望,一面化作孤獨

每次給家裡打電話,你的父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不是:

“爸媽知道你工作忙,不用回來了。”

“家裡一切都好,不用惦記。”

可是當他們知道你已經走在了回家的高速時,開始變得不淡定,一會兒一個電話:“到哪了,到哪了,慢點開,彆著急!”

回到家,擺滿了一桌子飯菜,都是他們平時不捨得吃的好東西。

當父母的,都這樣。

只要孩子好,他們願意去哪就去哪吧。或者是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是為了奔向更美的前程。

外面的世界如果比家裡更精彩,那就去飛翔吧。儘管有再多的不捨,再多的留戀,父母不會阻攔,只有祝福,和遠遠眺望。

其實孩子不知道,從父母沒有能力再給孩子任何保護時起,那份執著的眺望,早已化成了心底最深的孤獨。那種孤獨,如萬蟻噬心,只是父母從來不說。

小的時候,是孩子一直扯著父母的衣襟,請求抱抱,別走;長大了,是父母渴望孩子不要離開。但是,他們不會說,更不會扯著孩子的衣角懇求留下來。

此時,唯有做孩子的我們,願意停下來。願意用當初父母眺望我們時的深情去回首眺望,才能看到父母眼中映襯出的無助與孤獨。

春節就要來了,春運蓄勢待發!小夥伴們,讓我們握緊手中的票,加滿車箱裡的油,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回家之旅”吧!

因為,那裡有一邊把我們往外推,一邊遠遠眺望的——

我們的父親和母親

有一種愛,叫做“微信運動”裡的步數

作者簡介:朵依,富書專欄作者,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