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的症狀及危害

心臟是人類最為重要的器官,是身體所有器官的龍頭老大。他為全身的不停的輸送著血液,所以心臟疾病時,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他對人們有著巨大的威脅。

心絞痛便是心臟疾病的一種,心絞痛產生的原因是心臟發生缺血,從而反射到身體表面所出現的疼痛。主要的病症表現為前胸陣發性或壓榨性疼痛還可能出現其他症狀,而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部,可輻射到心前區和左上肢。

心絞痛的直接病因為心臟供血出現絕對不足或是相對不足的情況。所以各種減少心臟血液或血氧的供應或是增加人體氧氣需求的行為,如劇烈運動,心率增快等行為,都會導致心絞痛的出現。

並且常在過度的勞動或情緒激動時發生,每一次發生疼痛時間為三到五分鐘,可能是數日一次,也可能為一日數次,一般在進行休息調整或使用硝酸酯類製劑後疼痛感會減輕、消失。心絞痛的主要發病群體為男性,年級常為40以上的中老年人。通常促使心絞痛發生的因素還有情緒激動、過度勞累、過度飽食、傷風受寒、天氣引起或急性迴圈衰竭等,都是心絞痛的誘因。

一般來說,心絞痛的症狀為出現胸部悶痛、壓榨性疼的痛或是胸骨後、咽喉部緊縮感,有些患者僅有胸悶。除了這些共性外,還可因其心絞痛分類而存在不同的症狀,一般可分為穩定性心絞痛、不穩定心絞痛、顯微血管性心絞痛

心絞痛的症狀及危害

一、穩定性心絞痛

,還可以稱“典型性心絞痛”或“運動引發的心絞痛”,指的是因為心肌出現缺氧而導致的典型心絞痛。典型心絞痛的病症具體表現為在從事一些工作、活動或運動時,胸部會出現不適的感覺,但是在及時的進行休息或是服用硝酸甘油後,不適感會有明顯的舒緩或消失。

一般來說,穩定性心絞痛會在誘發心絞痛的活動停止後的數分鐘內逐漸減輕,不過再次進行相應活動的話,心絞痛會復發。除了過度的活動以外,較低的溫度或是不當的飲食、情緒,都會誘發心絞痛的發生。

心絞痛的症狀及危害

二、不穩定性心絞痛

不穩定性心絞痛,還可以稱“漸進型心絞痛”,屬於一種急性冠心症,是一種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或是惡化的心絞痛。

並且不穩定性心絞痛具體還有以下三個明顯特徵:

1、在正常休息或是十分簡易輕鬆的活動時也可能發生心絞痛,並常常疼痛時間會在10分鐘以上。

2、每一次的心絞痛較以前的一次都會更為嚴重,例如在這一週會比上一週的心絞痛更為嚴重。

3、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絞痛愈加嚴重,具體表現為疼痛的程度更深、持續的時間會更長,並且疾病的病程也會越來越嚴重。

之所以稱之為不穩定性心絞痛,是因為心絞痛發生的時間、原因是不定的,並且發生時的病症也是不穩定的。即便當時患者未在從事任何活動,不穩定性心絞痛仍然可能無預警的突然發生,而這相當可能是心臟病即將發作的徵兆。穩定性與不穩定性心絞痛的區別在於動脈粥樣硬化的病態生理學不同,後者是因血小板瞬時聚集在正常的內皮細胞中、或是因冠狀動脈痙攣與冠狀動脈血栓而導致的冠狀動脈血流量下降所引發。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病程從動脈粥樣硬化開始,接著是發炎及血管中產生不穩定的斑塊。斑塊成為血栓之後將導致急性冠心症,若不加以治療則最後心臟細胞將會壞死(心肌梗塞)。研究顯示,有64%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是發生在晚間8點至隔日早上8點這段患者正在休息的時間內。

患有穩定性心絞痛時,細胞會形成纖維化帽狀蓋,覆蓋住發展中的動脈粥狀硬化處。而在患有不穩定性心絞痛時,此蓋可能會破損,導致血栓沉澱並進一步減少冠狀血管血管腔的面積,這解釋了為什麼在許多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病例中,病程進展與病患從事的活動並無關聯性。

心絞痛的症狀及危害

三、顯微血管性心絞痛

心臟X症候群,也稱為顯微血管性心絞痛,是因患者會出現類似心絞痛患者的胸痛而得名,但冠狀動脈攝影檢查下其心外膜冠狀動脈(心臟表面除主動脈外,最大的動脈)卻是正常。此症候群的原始定義亦包括在運動時的缺血性變化(血管壓力測試也有類似結果),但冠狀動脈正常。目前還不清楚顯微血管性心絞痛的主要原因,不過原因大致和心臟的小血管中,因內皮功能失調造成的微小阻力以及血流量下降(可能是因為痙攣)有關。因為顯微血管性心絞痛沒有冠狀動脈阻塞的症狀,不容易識別以及診斷。顯微血管性心絞痛以前曾視為是良性的症狀,不過現有的資料已不支援這種論點。包括女性缺血綜合症評估在內的研究指出:顯微血管性心絞痛是缺血性心臟病病理學發展的一部分,也許可以解釋女性心絞痛的比例比男性要高,並且常常在沒有冠狀動脈阻塞的情形下出現缺血性心臟病以及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原因。

心絞痛等心臟疾病通常都是血管出現問題引發的,而血管問題一般是因為不良飲食和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所以我們生活中應做到,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戒除生活中的不良嗜好,才能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強大。

大部分的心絞痛患者,在一系列的治療後,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和消除。不過患有心絞痛的患者可能會發生心肌梗死,從而出現生命危險。所以出現心絞痛現象應及時前往醫院,積極地配合治療,儘早消除心臟病痛帶來的生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