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和蹲坑哪個排便更舒暢

最近有一種特別火的姿勢“亞洲蹲”,傳說只有亞洲人才能做到,更有資料說只有13。5%的美國人才能做到。雖然這種說法我們無從考證,但是對於大多國人來說,所謂的亞洲蹲,其實也就是最早的蹲坑姿勢。

不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家庭裝修美觀的重視,現在家庭中極少選用傳統的蹲式馬桶,而是坐式馬桶居多。那麼馬桶和蹲坑,哪種姿勢更適合排便呢?

馬桶和蹲坑哪個排便更舒暢

其實人體記憶體在一種叫做的恥骨直腸肌的肌肉,這塊肌肉從恥骨起,繞過陰道或前列腺,經過直腸連線後側。左右兩側形成U型。

簡單的說,直腸處於U型內側的底端。排便時恥骨直腸肌會放鬆,不壓迫直腸,促進排便。而當恥骨直腸肌收縮時,可以控制排便。

馬桶或蹲坑,之所以會產生不一樣的排便效果,主要姿勢不同,導致直腸肌與直腸形成了不同的角度。

馬桶和蹲坑哪個排便更舒暢

當坐在馬桶上,直腸肌會與肛腸形成約直角90°,直腸肌不夠放鬆,導致肛腸受到壓迫,造成排便不順暢、費力。有些人甚至出現排便結束了,站起來又有便意的感覺。

當採取蹲坑姿勢時,直腸肌與肛腸形成約35°角,肛腸相對不受到壓迫,排便更順暢。

所以,單純從哪個姿勢排便更順暢來看,那麼應該是蹲坑。

但是,蹲坑也存在缺點。

馬桶和蹲坑哪個排便更舒暢

如不適合特殊群體,如孕婦、中老年人、膝關節痛患者、心血管疾病人群、低血糖或貧血患者。這些人當採取蹲坑姿勢時,容易發生摔倒、心血管疾病、頭暈目眩等。

而馬桶是一種比較安全、舒適的排便方式,如果僅僅覺得排便不順暢,最好的方式是在馬桶下面放一個小凳子,可以讓直腸肌與肛腸處於35°,在放鬆的狀態下排便。同時,避免長時間下蹲對腿部血液迴圈的壓迫。

不過,不管是蹲坑還是坐馬桶,都不能時間太長。現代年輕人喜歡上廁所玩手機,卻忽略了給身體帶來的5大危害:容易得痔瘡;會錯過便意,更容易發生便秘;容易造成血液迴圈;吸入廁所更多的毒氣;容易缺氧而頭暈,以及中老年人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

據有關醫生介紹,蹲廁所時長最好不要超過8分鐘,如果有便意不能憋,應及時排便。長期憋尿憋便,更容易發生痔瘡、尿道炎等。

想要排便順暢,縮短排便時間,第一要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最好能在每天的同一個時間段。第二,預防便秘,多喝水、多吃綠色蔬菜、多吃高纖維食物,存在肛腸疾病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