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裡的瑜伽理療,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曾幾何時,當有人問到教什麼瑜伽時,似乎不在瑜伽字尾加點可形容瑜伽功效的詞語時,會覺得自己會的那兩把刷子拿不出手。老師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一到課堂就盤全蓮花坐姿,似乎這樣的言行會助力於在江湖行走,也會顯得道行比較深。因為那時心底除了勻稱的身材和姣好的容顏帶來的底氣,其它填充物膽怯居多。

我眼裡的瑜伽理療,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不管從身心和荷包受益的角度講,均是粗糙和貧瘠的。後來隨著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時,身心的感覺從粗糙轉為細膩 ,口令裡的引導詞也從僵硬和硬邦裡多了幾分“柔情蜜意”,從理性的引導加入了自我練習時的感性感受。自己也不記得從何時起,當有人再問起教授什麼瑜伽時,會有遲疑,心想著該如何向她人表達我的專業呢,不再是脫口而出的所謂的“瑜伽理療”,後來會說自己分享的是一種因人而異的練習方法。

我眼裡的瑜伽理療,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不願意說教授“瑜伽理療”,我想大概有幾種原因:第一,自己進步了,不再願意從某一個區域性的角度去定性學習的專業,漸漸明白,瑜伽練習只要做正確了都會有理療性,那是瑜伽所賦予的效果之一;另一方面不想給自己貼標籤,定義為瑜伽理療師。覺得這不能全面完整的代表現階段我對瑜伽的理解,就像演員一樣,有的演員專門演固定的一個角色,成了什麼專業戶,類似於什麼國民閨女,國民媳婦等等頭銜,這樣容易產生固定思維或者說單線思維,最主要是讓自己忽略或埋沒其它閃光的地方。所以標籤這一詞,有時候容易框住思維和眼界,比如受到原生家庭或者後天成長模式的影響,總喜歡也習慣給自己貼各種標籤,比如還沒去做某件事情之前 心裡的那個小我就會冒出聲音,我不會,我不行,我不配,等等各種消極的習慣性思維模式。

我眼裡的瑜伽理療,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我的一個私教,印象很深記得她第一次練習某一個基礎性動作,還沒去做時,她的反應是媽媽說了我體育不行,怎麼怎麼樣,30+滿嘴還是媽媽說她怎樣怎樣,擅長這個不擅長那個,要知道她在工作中可是很雷厲風行呢。

所以這也是我不願意稱自己為瑜伽理療老師的另一個原因。

我眼裡的瑜伽理療,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瑜伽不僅僅是生理結構解剖層面的鍛鍊,初期會大多數會認為它就是,無可厚非。初期練習誰跟我說身心靈,那時20來歲的我可能會棄瑜伽而去,初期練習,只要身體舒服和心情愉悅,覺得這就足夠了,喜歡體位練習,也喜歡為了倒立而倒立,從不打坐,自然也不感冒於各種呼吸控制法。

我眼裡的瑜伽理療,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隨著不斷的學習和自我實踐精進時,接觸的個案也越來越多,後來越發的明白,真心覺得身體層面的問題比較好處理,難解決的是“心結”。在課堂上會提到身體層面的每一個瘀堵和不通,或者說疼痛與不適,都是沒看見、被忽略的情緒或者說沒有解鎖的心結。一節私教課的效果不是在於前後對比圖,而是能真正幫助練習者喚醒和培養那麼一點點的覺知也好,然後隨著不斷的課程練習鞏固和離開課堂後“殘留”一點課程的習慣然後延續下去。

我眼裡的瑜伽理療,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不再從一個角度去看待事物,比如頸椎病,盆底肌修復,骨盆調整。而是能站在比較高的角度,似乎還看到了原來自稱瑜伽理療老師的自己,會不由自主地噗嗤一笑,沒有充滿各種情緒,而是感嘆,唯有不斷的向上走,原來心裡眼裡的大才能變小,唯有自我一路經歷成長,心裡也不會笑話穿高跟鞋和西裝爬山的人們,也不再覺得自己眼裡的風景獨好。

我眼裡的瑜伽理療,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一年四季,春花秋月,各有各的美,萬物和諧共存,我想這就是瑜伽裡的談到的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