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絲綢之路上的服飾畫廊

素有“衣冠王國”美譽的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敦煌石窟壁畫和彩塑儲存了豐富而珍貴的中國中古時代服飾影象和資料,從北朝至宋元,時代跨越千年。可以說任何一本研究中國服飾史著作的影象資料都離不開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是一種歷史悠久、積澱豐厚、異彩紛呈、絢麗奪目的寶庫,但是,由於西域各國、各民族遷徙無常,這裡成為歷史上民族成分最為複雜的地區之一,各國服飾在西域這一東西文化的大熔爐中,都經歷了很大的融合和改變。加之各種文字記載的文獻十分匱乏,又有東西、古今語言和文字的障礙,以及敦煌壁畫多有模糊或殘損等等因素,為今天辨別和確定各類人物的服飾帶來相當大的困難,留下很多疑問和遺憾。

我們挑選出敦煌石窟各個時代、各種型別的一些服飾影象,陸續呈現給大家,供感興趣的朋友們欣賞和參考。

胡漢服飾融合的浪潮

十六國、北朝(公元366-581)

顯示柔美體態的婦女服飾

魏晉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間,中國處於南北對峙的戰亂年代,南方為漢族政權控制,北方則是少數民族政權更迭的地區。敦煌地處西北,自古就是多民族雜居之地。漢代形成以漢族居民為主體的人口結構。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二百七十多年間,又先後歸屬諸多的少數民族政權統治,居民成分更加複雜,文化更加多元化。這一時期,少數民族的文化對敦煌影響很大,從公元366年莫高窟建窟到公元589年北朝結束,敦煌壁畫中胡服與漢裝並行,漢人以胡服為時尚,胡人又以漢裝為潮流,構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主旋律。

敦煌壁畫中的北朝時期漢族婦女多是身份地位較高者,她們的常服以上襦(ru)下裙的漢裝為主。漢代婦女的襦裙總體是上豐下儉,而此時的襦裙演變為上儉下豐。由於北方的貴族十分仰慕南朝貴族奢華享樂、自在悠閒的生活,與前面提到的皇帝百官朝服相比,貴族婦女的飛襳(xian)垂髾(shao)式襦裙更加顯示出這一時代的氣質和品位。先秦直至漢代的深衣之制此時已經完全消失了。

這一時期的女性以體態修長、柔媚為時尚。為了體現修長的體形,無論是服裝的造型,還是裝飾,都強調寬衣博帶的動感。但是與南朝貴婦和以後隋唐婦女追求的富麗華美、彩錦繚繞的服飾風格相比,還有顯著的區別,敦煌北朝壁畫中的婦女服飾較為簡約。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西魏貴婦服飾

西魏 莫高窟第288窟 東壁

貴婦頭梳頡(jie)子髻,把頭髮綰成髻後,用繒帛帶纏束。上著白色廣袖對襟襦衫,下著黑綠間色長裙,腰間綴綠色髾飾,中垂襳(xian li),是典型的漢族貴婦裝束。身後有三女侍,均梳丫髻,穿上襦下間色裙,有圍腰,但是沒有飛襳垂髾的裝飾,由此顯示貴婦與奴婢的差別。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西魏 莫高窟第288窟 東壁南側

貴婦頡子髻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西魏貴婦服飾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北壁

貴婦頭梳雙丫髻,上著窄袖對襟襦衫,披巾搭在臂上,圍腰下延伸出襳髾,下著間色裙。長長的襳帶和上身的帶隨風飛舞,彷彿感到貴婦在輕風中前行。簡練而誇張的藝術手法再現了飛襳垂髾的麗人形象。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西魏貴婦服飾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北壁

貴婦頭梳單丸髻和雙丸髻,上襦中垂襳,披巾搭在肩上,下著各色間裙,是貴族婦女的常服。衣紋飄逸,體態修長,具有南朝風度。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西魏女子服飾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東壁

女子梳朝天髻,上著袿衣,前襟加綴刀圭狀裝飾,下著各色間裙。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西魏少女服飾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少女梳雙丫髻,有鬋(jian)鬢,窄袖襦裙。正在向人們訴說自己的遭遇,神態生動。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北魏鮮卑王族女眷服飾

鮮卑王族廣陽王之母、妻和二女,均戴合歡氈帽,顱後垂髮辮,著窄袖左衽袍服,上有硃紅色忍冬紋圖案,內著曳地長裙,是典型的鮮卑貴族婦女服飾。前有一女尼導引,袒右肩,披紅袈裟,著蘭綠色偏衫,穿烏皮靴。在敦煌壁畫中北朝的各種人物服飾多為單色,極少見有紋飾圖案。此北魏刺繡圖中的人物均有榜題,身份明確,尤為珍貴。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鮮卑王族女眷所著左衽袍服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鮮卑王族女眷所戴合歡帽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北魏女尼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北周貴婦

北周 莫高窟第428窟 中心柱

貴婦頭梳百合分髾髻,是北朝婦女髮式中比較複雜的一種。先集發於頭,綰成一百合狀髻,然後分出一綹頭髮,垂在髻後,名曰髾。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北周貴婦百合分髾髻

北周 莫高窟第428窟 中心柱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北周女尼服飾

北周莫高窟第296窟 東壁

女尼手持一枝蓮花,外披紅袈裟,內著偏衣,袖端綴垂髾,由此可見女尼也在悄悄追尋襳髾飛動的服飾潮流。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西域王后服飾

北魏 莫高窟第257窟 西壁

王后身著西域裝,頭戴花冠,頭上披一黑色長紗巾,窄袖短襦,有緊身護胸,下著長裙,腰部裸露,具有西域服飾的風格。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菩薩服飾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東壁

供養菩薩頭戴三珠寶冠,兩鬢作燕尾狀,長披巾兼作袿衣之飾,垂襳髾,衣裳下部綴髾飾。一菩薩寬袖,穿笏(hu)頭履;一菩薩直袖,穿高牆(qiang)履。其服飾色彩豔麗,應來源於當時北朝貴族婦女的裝束,與南朝婦女的飛襳垂髾式華服相比,其風格顯得更加簡約明快。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

菩薩服飾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東壁

供養菩薩頭戴花蔓寶冠,兩鬢作燕尾狀,外著袿衣,飛襳垂髾,小長裙,穿笏頭履。由此反映出南北朝貴族婦女服飾的時尚潮流。

名詞解釋

襦:襦是一種短衣,最長到膝部,是四季常服,單衣名“禪襦”,夾衣名“裌襦”。襦內絮有棉花的稱“複(fu)襦”。襦多作對襟交領或直領,衣袖有寬窄兩式。

飛襳垂髾:襳和髾都是婦女上衣的一種絲綢裝飾物。上衣的長飄帶曰“襳”;固定在長裙下襬的燕尾狀裝飾曰“髾”,行步時長長的襳牽動著髾的尖角,隨風飄曳,如燕子飛舞。這種裝飾都是在深衣曲裾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曲裾演變為襳髾,更富有動態和美感。敦煌魏晉壁畫中的菩薩及女供養人形象多著此服飾。

袿:漢魏以來,深衣演變為袿衣,即在上衣前襟加綴三角形、上廣下狹的裝飾,如刀圭狀,故名袿衣。

丸髻:有單丸髻和雙丸髻,後者多為少年兒童或少女的髮式。這是一種圓球形的髮髻,將頭髮梳至頂部,挽作實心的圓球狀。

百合分髾髻:先集發於後頂,挽成一髻,然後分出一縷頭髮,垂於顱後,成百合狀。髻後下垂的髮尾,名曰髾。

飛天髻:髻的頂端高聳朝天。是魏晉時期南北方普遍流行的髮式。

版權宣告:

本文根據《敦煌石窟全集:服飾畫卷》編輯整理,全集分卷主編:譚蟬雪。感謝原文作者的辛勤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