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回覆一位迷茫中的甜品師

雜談|回覆一位迷茫中的甜品師

收到一個真誠的提問,以下是我們的回覆:

你好,

謝謝信任。

嗯,我們也看了一些里昂世界盃比賽的報道。但沒有深度瞭解這項比賽,實在評論不好。與WBC世界咖啡師大賽在國內設分賽區選拔的機制不同,甜品世界盃的比賽資訊和資源集中在某幾個機構裡。國內各個城市的甜品店與甜品師少有機會參與選拔,這也側面反映了法式甜品的普及度不高,“群眾”基礎不夠。

為什麼普及不了?法點成本高、售價貴,民眾接受度又低。售賣正宗法式甜品的門店活下來的很少,盈利艱難,資本驅動力也不足,這就是現實。

但奇怪的是,近幾年法式甜品的培訓卻增長很快,各類培訓學校每年都畢業很多學員。除了自己開店,大多數人去了酒店、餐廳或培訓機構,只有少數人進入法式甜品店工作。

所謂僧多粥少。一旦,精神“皈依”了法式甜品,迷茫成了很多預備甜品師的精神常態。反過來,各類甜品店、餐廳又餡入了“招人難,留人難”的困境。

雜談|回覆一位迷茫中的甜品師

個人認為,法式甜品是一定要經歷本土化的。它在日本,在臺灣都是這麼過來的。他們引進西式甜品比我們早那麼多年,也沒有全盤接受法式,倒是演變出日式蛋糕、日式生巧這樣的東西。各地區飲食文化存在差異,照搬照抄,總有點不靈。

學習法式甜品,如果永遠是在學產品,抄配方,就是還沒學透。學習的重點應該是技法,是對物料的認知,是靈活調節的能力。產品最終是要賣的,結果是赤裸裸的。消費者是吃東西,不是吃技術流派。中國的普通大眾為什麼不愛吃法式甜品,這真的是有原因的,“太甜”只是一個表象,這可以寫很多很多………

雜談|回覆一位迷茫中的甜品師

以上這些都是虛話,其實誰都會講。討論行業動向,分析國內外趨勢,虛頭巴腦的,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一個普通的個體在一個行業裡,需要認清自己的位置。

所以,下面是些實在話,有點土了:

我們也是經歷很多,才把自己給理順的。你看我們的公眾號,遠不如那些天天做麻薯、太妃糖、肉鬆小貝、巖燒吐司的公眾號粉絲多。某個業內大咖紅了十幾年,錢掙了不少,公眾號閱讀量10萬+,卻死活不追求“進步”,就是不碰“高階”的東西。人家明確了定位,選了一條更容易的路。我們看著不糾結嗎?不迷茫嗎?

選擇小眾,優先自我感受,就註定要先經受寂寞。

我們就是普通人,普通的甜品師,能力有限,對市場的影響力為零,並不知道下一個市場熱點是什麼,並不知道做什麼一定就掙錢。只是盡力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做好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罷了,所謂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們是這麼做的:

前期,我們儘可能練習多的法式甜品,連法式鄉村甜品都做了,把面鋪開,瞭解多一點的技術和物料,搞通各項原理,作為積累。目前這個階段,我們正在努力學習中式甜品,把目標定在法式技法與本土食材的結合上。當然,這個過程有個重要前提:養活自己。

我們能給出的實際建議,就是:先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喜好。目前是積累階段,還是收穫階段,要對自己有正確的判斷。任何做甜點糕點麵包的工作,都可以嘗試,技多不壓身,不應該有流派之分,高低之別。今後,都是你的法器。思路、辦法、人脈都是在做事的過程中才有的,不能脫離事情去空想。想不明白的時候,先把眼前的小事做好,或者先玩好,是最穩妥的辦法。

普通人給的建議,也只能如此了。最後,衷心的祝願你一切順遂!落甜明天將釋出

《落甜客座甜品師服務方案》

,希望先幫助到更多甜品店,生意好了,才有更多工作機會。

雜談|回覆一位迷茫中的甜品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