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這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一種品行,也是一個比較很好的一種習慣。我們為什麼不進步?為什麼我們做不來?像曾子這樣的人,可能就是我們在很多時候我們是放鬆自己,我們總是在給自己找藉口,我們不但沒有自我反省,我們有很多時候可能在自我掩飾。有意思的是曾子的這一段話,正好三句,和論語第一則的第一章,孔子講的那一段話一樣,也是正好三句。而我們仔細去看,曾子的這三句和孔子的那三句正好一一對應,1。1則的,孔子的三句是什麼?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這地方的三句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個好次序顛倒過來了,我們看看曾子的第三句話,傳不習乎?正好對應孔子的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傳不習乎!老師教我的我踐行了嗎?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如果我踐行了我就很快樂,如果沒有踐行我就不快樂,所以孔子講需要時習之,不亦悅乎,學習到了一個道理,然後我們加以建新,這不是很快樂的嗎?那麼曾子就在反省自己,我今天老師傳授給我的道理我加以踐行了嗎?如果踐行了我就快樂,如果沒有戒心那我就會很鬱悶。再看看曾子講的第二句,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正好也對應著孔子的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朋友從遠方從老遠老遠的地方克服種種困難,越陌度阡!來和你見面,說明你有德行。那麼曾子在地方的反思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我們只有真誠的開啟自己,我們只有真誠地對待朋友,朋友才會從遙遠的地方來走進自己,所以與同友交而信,這就才能夠讓朋友從遠方來。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你看孔子講的和曾子講的這師徒二人講的一個講的是結果,一個講的是條件,只有像曾子所說的那樣與朋友交而信,然後朋友才會從遠方來,朋友從遠方來,我們才快樂。曾子講的第一句,為人謀而不忠乎,正好對應著孔子講的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個對應關係可能有些人不一定看得明白,孔子講的是人不知你這個曾子講的是為人謀,我們說這地方的對應關係是隱藏的比較深的,但是卻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曾子講的是為人謀,我是不是有沒有完全用盡力量的時候,孔子講的是人不知而不慍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我有沒有竭盡所能,朋友真的可能是不知道的,我竭盡所能也會有辦不到的事。那有很多時候我們很想為朋友組成一件事,但是怎麼樣?最終可能沒有做成,這個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就要反省,我盡力了,嘛我只要用盡全力了,那我就問心無愧。我既然問心無愧,哪怕朋友有誤解我也沒有怨言,當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想,人不知而不慍,就是別人對我有誤解,而我已經坦然視之沒錯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但是當我們讀到曾子的這一段話的時候,我們突然發現孔子這個人不知而不慍還有另外的一層意思,什麼意思?就是說我用盡所有的力量,我竭盡自己的所能,但是我還沒有做到的時候,朋友即使有怨言,我自己也不會鬱悶,為什麼?因為我自己心裡明白我已經盡忠了,所以這個不鬱悶不僅僅是對朋友的埋怨,我不鬱悶,而且更重要的是什麼?我問心無愧!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好了,我們簡單的做一個總結,三句話真摯的三句話,為人謀而不忠乎,這個講座是從做事的角度來說,我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個有用的人,那就是竭盡所能的人才是有用的人,做事情願意用盡全力的人才是有用的人,你記住當你在你的人生的道路上,不論你是做事業還是你的做朋友,當你不願意竭盡所能的時候,你還不是一個有用的人,這是第一句第二句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這是講做人,那麼這個主人我們要做一個什麼?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做一個有德的人!有德的人並不是說我們不傷害別人,有德的人有個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我們能夠與人真誠相見。有德的人最後一句傳不息胡傳什麼?所傳的也就是前面兩句,一個是中一個是新。所以我們看這三句話,實際上講了三個詞,第一中第二性,第三船,中式講做事。信是講做人傳傳什麼?

我們看看曾子每天這樣的一種反省,每天這樣的多次的反省

就是傳組是必須中,做人必須信。而且傳下去以後怎麼樣?還要加上習,我們要加以踐行,所以曾子每天多次的反省,三省吾身,三行寫什麼信?四個字,中信傳西。我們看了這樣的曾子的這一段話,我們可能會明白為什麼一個比較愚笨,不夠聰明的人最終有那麼大的成就。好的,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下一講,接著再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