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重陽米酒彌久香,還記得那碗渾濁米酒的味道嗎?

少時讀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也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對詩人在他鄉過節時的孤獨、鬱悶、落寞的思鄉之情感到不理解,甚至覺得有辱沒“男兒志在四方”的意思。稍微長大一些後,在異鄉生活了幾年,才有所改變。只是狹隘地認為這是崤山以東地區的習俗,與四川人無關。後來,在查閱清嘉慶年間的地方文獻時,在禮俗中查到“九月重陽,飲黃花酒,佩茱萸囊登高,間有行之。但家家釀酒,俗雲可以長貯。”寥寥數字,表明四川清代以前也有此習俗,只是很少有人遵從,還有就是,四川人除了有插茱萸登高、喝黃酒的習俗外,還有家家釀酒的習俗。

民間習俗:重陽米酒彌久香,還記得那碗渾濁米酒的味道嗎?

山村農家小院

說起釀酒,在我的家鄉有兩種的:一種是米酒,老百姓稱之為“水酒”;一種是烤酒,老百姓稱之為“燒酒”,而這裡說的釀酒,應是米酒。說到這裡,想起小時候託著腦袋靜靜地看著大人們做米酒的一些細節,聯想起詩人陸游《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駐雞豚”的詩句。年少時,農村是集體生產,每家每戶分一點自留地、自留田,自留地是讓農家種菜,自留田是讓種糯谷(農家稱“酒谷”),不過在很大成都上還是自行安排的。自留地、自留田的另一個作用,就是給農戶自行養殖的雞鴨和豬牛提供飼料,因為這裡主要講釀酒,所以,對分配自留田的作用就多加細說。

民間習俗:重陽米酒彌久香,還記得那碗渾濁米酒的味道嗎?

2004年洪雅青衣江大橋附近

那時候,農村種的是本土的高杆酒谷,不抗病、易倒伏,產量不高,但糯性極好,是做米酒和米花糖的上等原料,為了男人十冬臘月有米酒喝,婦女孩子過年有米花糖吃,家家戶戶的自留田裡種的都是酒谷,穀子快黃的時候,家裡都會派一個孩子守護,趕麻雀,追偷吃的雞鴨,如果有倒伏,還會給這些酒谷做欄杆。酒谷收後曬乾,用水碾磨成米,米呈乳白色(穀子曬得不很乾的話,米會呈淺黃色)。

用風斗(車)將米風乾淨,重陽節用溫水將米泡脹,倒入甑子蒸熟,放進鐵鍋(或者其他容器)壓實,中間挖出一個圓柱坑,在坑內及表面撒入酒麴面,鋪蓋上事先準備好的稻草,再蓋上蓋子。幾天以後,在酒麴的作用下,隔著容器都能聽見“嘟嘟”的響聲,聞見醪糟酒香。母親掀了蓋子,扒開稻草一角,舀出一點來放進剛燒開的水中,撮一些小糯米糰子放進去,再打幾個荷包蛋,醪糟蛋就這樣端上了八仙桌。只是這醪糟並不是為了吃醪糟蛋,而是要釀酒的。母親又將稻草鋪好,蓋好蓋子,等到濃濃的酒香溢滿整個廚房,父親把陳年的米酒陶罐洗淨,沾幹,將發酵好的醪糟酒盛入陶罐,在罐中挖出一個坑,將酒岔子(用竹篾絲編制,用於過濾)置於其中,封好罐口。

民間習俗:重陽米酒彌久香,還記得那碗渾濁米酒的味道嗎?

束之高閣的酒岔子

米酒需要在陶罐裡封閉一月左右,就可以開封從酒岔子裡舀來招待客人了,只是每次舀酒時,容器必須擦乾淨,不能有水也不能沾油,舀完酒,即刻將罐口封好,否則酒就會生花而變味。記得每年立冬過後,農家就開始殺年豬,在邀請左右鄰居和親戚朋友來吃殺豬肉的飯桌上,主人都會舀出幾大碗米酒來招待客人,還要對米酒質量進行點評,誰家的米酒香,誰家的米酒純、誰家的米酒清……

民間習俗:重陽米酒彌久香,還記得那碗渾濁米酒的味道嗎?

雖然米酒步入烤酒(燒酒)的酒精含量高,但後勁大,三五碗下去,不勝酒力的人一時半會兒感覺不到危險,但一兩小時內必見分曉。《水滸傳》中的武松,在景陽岡前喝下十八碗酒,上崗不久,酒勁兒凸顯,在巨石上醒酒,被那吊睛白額的老虎驚醒……小時候,也曾看見許多長輩,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後,顛顛撞撞出門去,倒在路邊,困在田邊,吐得稀里嘩啦……

不知何時,白酒佔據了農家飯桌,米酒退出了歷史舞臺,很少有人記得重陽做米酒,只是醪糟蛋成為人們的早餐和小吃。幾年前,出現了專門做米酒企業,但不知效益如何。依照小時候的記憶寫下的習俗,因為沒有實踐,也不知道對與否,以此度重陽,懷念那一碗渾濁的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