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還記得《臥虎藏龍》裡的那一片片茂密的竹林嗎?場景一定還是歷歷在目吧?今天我們的主角和這片竹林密切相關,只不過它隱藏在了地底下!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有朋友認識這個嗎?沒錯,這就是一種來自山林的極品美味 !隱藏在徽州山區裡極為鮮美的山珍——冬筍!“九前冬筍進春爛,九後冬筍清明出。”根據農業科學研究部門的監測,冬至前後,冬筍的含水量及蛋白質含量均達到最高值,此時的冬筍最是好味時。一旦“南風吹作竹”,錯過食筍的大好季節,將後悔莫及。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徽州自古以來是安徽省重點的竹產區,境內竹林資源十分豐富,在現代交通工具發明前,食材產地地理上的便捷,決定了這個地區的味蕾鄉愁中會有筍。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進入隆冬時節,徽州山民們開始了一年最後的勞作,那就是上山到竹林裡挖冬筍。其實挖冬筍是一門學問,與其說挖,不如說找,因為著實不易。徽州冬筍是高山上生長出來的野生冬筍,沒有人為催生,自然孕育,生長期慢,所以個頭豐滿,根小肉多,口感遠勝平坡筍,更為緊密厚實並帶有自然的鮮甜味。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辛勤勞作的人們!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找冬筍需要技巧和經驗,因為冬筍不像春筍會鑽出地面,它們藏於土中,要找到它們,並非易事。不過也有跡可循,那就是順著竹鞭“順藤摸瓜”。首先竹鞭的方向不能搞錯,否則南轅北轍,挖半天無功而返。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比如說,竹梢的朝向就是竹鞭的走向,挖起來就有把握多了。有冬筍的地方,土層大都稍稍隆起,微微開裂。挖冬筍,不能亂挖,先用山鋤輕輕颳去竹葉和表土,等能看到嫩黃的筍尖時,再往四周下鋤,讓整個筍都充分暴露出來,然後下力氣往筍的根部刨下去,待到整個冬筍完全暴露出來,用鋤頭一拗,冬筍便應聲而出。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若是隨意亂挖,很容易就把冬筍從中間挖斷,還有可能傷到竹鞭影響竹子的生長,甚至導致整棵竹子枯死。挖完冬筍後,需要小心翼翼的將竹鞭用土蓋上,保護起來,尊重自然。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一株冬筍裡,不同部位的營養也各異。在筍肉裡,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含量最高;在筍殼中,各種氨基酸的含量最高。關於食筍的奧秘,在文學與科學間反覆被提及。梁實秋曾說,他從小最愛吃的菜,是“冬筍炒肉絲,加點韭黃木耳,臨起鍋澆一勺紹興酒,那是無上妙品——但,一定是要我母親親自掌勺”,這末句最叫人共鳴。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冬筍特有的鮮味與各種肉類烹調後釋放出鮮的味道,讓人們從中找到了故鄉的風味,消逝的童年,還有將至未至的春天。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螞蟻上樹!一道非常經典的小炒!可誰也說不上他的具體來源,各地都有說法,味道也各有千秋,但在徽州地區,有一道相似度極高的菜餚,名字很簡單,就叫績溪炒粉絲!可是味道非常不一般,讚不絕口也不是小編隨便說說的!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在績溪,對炒粉絲的材料極其講究!首先,主料粉絲必須選用農家自己加工的紅薯粉絲,在炒制過程中不會散了或者黏糊,用上好的裡脊肉、豆腐乾,和徽州特有的筍乾炒制的澆頭一起,雖說其貌不揚,但是每一位遊子心心戀的家鄉美食之一。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很想找一張澆頭菜的圖刺激大家,可惜。。。哈哈,那就先讓大家欣賞一下績溪的交頭面吧!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想必大家一定知道這是什麼吧?沒錯,可以喝長沙臭豆腐齊名的徽州毛豆腐!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還記得小時候在街頭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只為等著新鮮出鍋的毛豆腐嗎?煎的金黃的毛豆腐,淋上特有的醬汁,那味道,吃過都說好啊。。。

印象中的徽州美食之絕味小炒

現在,毛豆腐已經成為了一道代表菜,在很多徽菜餐廳的選單上赫赫有名,但是味道嘛,當然大家的看法都不同了,小編真的獨愛街頭的毛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