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關於《綠皮書》這部電影的影評,我相信只要你對這部電影感興趣,就一定在豆瓣等網路平臺上看過很多了,除了對於電影本身的專業性評論外,大家在電影所表達的內涵上主要分兩種論調:

讚揚人性中的美好:兩位主角相互之間身份的“錯配”(黑人貴族和義大利裔白人底層)帶來的戲劇衝突和張力非常引人入勝,也會產生很多啼笑皆非的幽默對話。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但在兩位主角相互磨合的過程中,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此外,電影中黑人鋼琴家Dr。Don Shirley的樂隊成員、雪天幫忙換輪胎的警察、另一位男主Tony Lip溫馨的大家庭等等細節,也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溫暖與美好。

對於種族歧視的批判:劇中有多處體現美國(尤其是南部地區)社會對於黑人的種族歧視。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這是本片的核心元素。

我剛開始看《綠皮書》的時候當然也有和大家一樣的感受:在種族歧視的社會環境中,兩位主角彼此從偏見到成為摯友的過程中透滿了溫情,這也是讓我反覆刷這部電影的一個原因。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但當我刷了超過五遍的時候,我突然有了另外一種感受。這種感受可能跟很多人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感覺不太一樣,但當我開始細細品味的時候,我突然發現:

整部電影所展現出來的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社會的文明和法治程度其實相當的高,劇中很多情節之所以能順利推動,其實都是建立在社會體系和制度的健全的基礎上的,換句話說:

影片所展示的是一個相當“文明”的美國社會。

先暫且不論影片中“橙鳥酒吧”、“聖誕大餐”這些溫馨的情節,即使是影片情節中所體現的“種族歧視”本身,我都覺得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水深火熱,甚至都不太能算是一種“歧視”,而更多的是一些根深蒂固但又深埋心底的“偏見”。不信我可以舉出影片裡幾乎所有體現了 “種族歧視”的例子和你分析。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歷史上真實的非裔美國人鋼琴家Dr。Don Shirley

1。 換鋼琴

在印第安納州的時候,演出前Tony發現鋼琴不是事先約定的“施坦威”鋼琴,而且琴上還有很多垃圾,就跟現場的一位工作人員交涉,這位工作人員用了一個“Coon”(黑佬,對非裔美國人的貶稱)和“Greaseball”(“油膩的義大利佬”)這兩個不禮貌的詞來形容Dr。 Shirley 和 Tony,結果捱了Tony一拳。。。這件事的結果是,當晚Shirley照常用“施坦威”鋼琴演出。

這件事表面上看起來是Tony用“拳頭”教育了種族歧視者、用暴力解決了問題。但你深想一步就能知道,實際情況肯定遠沒有這麼簡單。正如電影裡所說:整個印第安納州(美國中部比較閉塞的州)都不一定有兩架“施坦威”這麼高階的鋼琴,而演出晚上馬上就開始了。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因此,能在演出當晚調配到“施坦威”鋼琴一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絕非這位出言不遜的工作人員憑藉一己之力所能辦到的。而更有可能的真實情況是:當地活動的主辦方雖然主觀上因為Shirley是非裔美國人而怠慢了他,但因為Tony與工作人員的衝突而意識到了自己問題,並最後,本著履行契約精神的態度幫Shirley盡最大努力及時解決了問題。

試想,如果當地主辦方沒有足夠的契約精神和文明素質,那麼Tony的一拳就有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升級成一次鬥毆事件、成為醜聞,甚至落給了種族歧視者們“黑人的手下都愛打人”、“黑人崇尚暴力”的口實。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2。 三次與警察的遭遇

片中,兩位主角一共有三次和警察的遭遇。第一次,Dr。Shirley被兩個白人警察在泳池抓到和另一位白人男性有不正當關係,但後來被Tony用“賄賂”的方式擺平了。

在這裡,兩位美國南方傳統的警察(其中一位還是非裔美國人)抓到非裔美國人和另一位白人的不正當關係,這在傳統保守的南方,本應該是一件非常“不能容忍”的事情,但Tony解決問題的方式竟然是說了幾句好話、“捐獻”了幾十美金,就讓兩位警察行了方便。

這說明,雖然警察心中對非裔美國人和同性戀有所歧視或偏見,但至少這說明這種歧視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嚴重。

第二次與警察的遭遇是最能說明問題的:警察在雨夜的高速上截停了Tony和Shirley的車,同樣是因為對Tony的義大利裔和Shirley的非裔美國人身份出言不遜,被Tony拳擊。。。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因此,兩位主角“理所應當”被關進了警局。要知道在美國,襲警是重罪,會面臨非常嚴重的指控,警察甚至有權在你意圖想要襲警但還未遂的時候就將你擊斃。更何況,這還是種族偏見極重的南方地區,在這個小鎮,非裔美國人甚至不被允許晚上出門。

但即使在這麼不利的情況下,當Shirley要求給自己的律師打電話、爭取自己的公民權益的時候,警局裡的白人警察仍然給了Shirley打電話的機會。

當然,憑著Shirley的社會地位和人脈關係,他很輕鬆地就能幫自己和Tony脫身(當然這裡可能也會有一點點“肯尼迪家族干預司法程式”的嫌疑),但讓我最驚訝的是,在1962年那個年代,在那麼偏僻、種族歧視那麼嚴重的地區的小警局裡,在發生了那麼“嚴重”的事件的情況下,當地的警長還能給Shirley實現公民權利的機會,更何況提醒警長的還是一個看起來資歷最淺的年輕白人男警察。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這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你可以想象一下,類似的情況如果發生在同時代(即使是今天)的某些國家(的某些偏僻地區)會怎樣收場。。。可以說,從這個細節中,我看到了上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司法體系的健全和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這份社會保障,超越了種族歧視。

而第三次與警察打交道就是電影情節刻意安排的一次反差了:警察即使看到了Shirley是非裔也沒有找麻煩,而且還在雪夜送溫暖,幫了兩位主角的忙。這在體現了人性中的溫情與光輝的同時,也更加樹立了警察的光輝形象。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3。 一系列的“侮辱”

此外,影片中還穿插了一系列小故事體現了美國(主要是南方)社會對作為一位非裔美國人的Shirley的歧視和侮辱。例如:

在酒吧裡,幾個白人酒鬼對Shirley的打擾,甚至Tony不得不用“自己可能有槍”相威脅,才解救了Shirley;

在西裝店,店員不讓Shirley試衣服,導致Shirley直接離開;

在歡迎宴會上,主辦方用“Homemade Fried Chicken”(炸雞被視為底層尤其是非裔美國人的最愛,而貴族階層從來不吃炸雞)招待Shirley;

在Shirley演出間歇不讓Shirley使用白人的衛生間,而是讓他去用草叢邊簡陋的茅房;

在演出前,只給Shirley儲物間換衣服,並不讓Shirley在他自己即將演出的Club裡用餐並直接導致了Shirley拒絕演出。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但在這些明顯是種族歧視的插曲裡面,我仍然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

在酒吧裡雖然Shirley被幾個白人酒鬼騷擾,但最後掌控絕對主動權的白人老頭店老闆為了自己的生意不被影響,還是命令白人酒鬼放了Shirley,至少店老闆也不會沒對這幾個欺負Shirley的白人客氣。

在那次歡迎Shirley的宴會上,雖然主辦方端出了被視為低端食品的“炸雞”確實讓Shirley比較尷尬,但我總感覺這算不上什麼“歧視”,頂多算是“偏見”。

可能美國南方的白人就是覺得非裔美國人這個種族就是喜歡炸雞這種食品,甚至這其中可能還多少有些“照顧Shirley飲食習慣”的考慮。而同時,在宴會上,主辦方與所有參加宴會的白人都對Shirley尊敬有加(至少在表面上)。

而至於那幾次“不讓試西裝”、“不讓上衛生間”、“不讓在餐廳用餐”,這些行為的確是明目張膽地欺負Shirley。但即便如此,至少這些骨子裡很傲慢的白人們至少在表面上對Shirley是很客氣禮貌的,最後不讓用餐的那次,主辦方甚至在表面上還把Shirley的車停在了“Spot of Honor”(貴賓專享)的停車位。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而他們的這些歧視的行為,可能有相當一部分的因素是在維護一種(其實是很愚蠢)的“文化傳統”。

因此,我分析到這兒不知道你是否能更準確地揣摩到這些傳統美國南方的白人們的心態了:

這些人在心底固然有對於非裔美國人根深蒂固地刻板觀念,但同時,他們也知道該如何在表面上維持自己的風度。因此,我總感覺用“歧視”這個詞不是很恰當,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偏見”。

這種“偏見”,就好比在現如今的中國,很多人平時在刻板的印象中總會覺得“哪裡來的人都是騙子”、“哪裡來的人都是小偷”、“哪裡來的人很愛斤斤計較”、“哪裡來的人都崇尚暴力” 、“哪裡來的人都愛吹牛”等等。。。

綠皮書:從相互偏見、對立,到逐漸理解對方、包容對方,讓人動容

當然了,你可以說這些白人們都很虛偽,但我總覺得即使是“虛偽”,也比赤裸裸地壓迫要好得多。而相比之下,人類歷史中的其他國家、其他文化、在某些時代的民族、宗教、文化之間的衝突都要劇烈和殘酷得多的多。具體的殘酷例子我就不列舉了,動輒酷刑、種族滅絕、屠殺的事情在21世紀都曾無數次上演。。。

因此,這個思考給我的收穫是:有些時候我們批評抱怨一些事物,但可能我們沒想到的是,這些我們批評的物件可能已經做得足夠好了。而如果我們對這件事的瞭解更加全面,可能就會把批評抱怨轉化成更多的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