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奶奶的火籠

我家至今還珍藏著一隻奶奶使用了數十年的火籠。

雜文:奶奶的火籠

每當看到奶奶半輩子視為取暖“寶物”的火籠, 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奶奶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往事如昨,歷歷在目。

記得自打我懂事起,慈眉善目的奶奶,是一位裹腳小女人,走路時柱著一根木製柺杖,一顛一顫的,伴隨著柺杖著地的“篤篤”聲,頗有幾分節奏感。她雖耳聰目明,思維敏捷,但總耐不住冬日的嚴寒。一到冬月,她早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火籠裡的碳灰倒出來,然後用火鉗把灶膛裡燒得火紅的木炭一節節夾到火龍里,然後在通紅的木炭上蓋上一層木灰,用來取暖。

農村煮飯炒菜,灶膛內有的是炭火。農戶們做飯時只要將炭火鏟到火籠裡,炭火就能保熱一天,壓實後再放些草木灰,做一餐早飯,全家人就能享受火籠的溫暖了。

江西一帶民間使用的火籠,大多數是用竹篾編制而成的。這種火籠,由圓形的火籠缽組成,(提手)火籠腳、火籠缽,組成,就像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既美觀大方又經久耐用。其實,選擇火籠用的木炭也很有講究,用實木燒成的炭火基本上能“保溫”12小時。寒風凜凜,滴水成冰的冬天,晚上難以入眠時,只要被窩裡罩上火籠烘靠一陣,整個被窩便暖烘烘的,了無冷意。不過火籠上床,也埋下了安全隱患,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寫至此, 筆者忽然想起沈約的《詠竹火籠》詩:“覆持鴛鴦被,百和吐氛氳。忽為纖手用,歲暮待羅裙”。它曾經是鄉村人家冬季取暖的必備神器,寒冷的冬天只要有了它, 日子就是溫暖的,寒冬將不再寒冷。

這在奶奶身上體現的特別充分。每年的冬日,火籠就成了奶奶的隨身物品,提在手上取暖,有時甚至把火籠罩在上衣裡暖身子,或將小腳架在火籠上烘烤凍僵的腳板。記得有一年冬天,一場大雨過後,我家門口的長方形水塘積滿了水,我和我弟弟用木板在水中作“伐船”遊戲,身上的衣服被調皮的弟弟弄得溼漉漉的,要是被父母發現,免不了要一頓打罵的,心裡十分著急,便躲進奶奶屋裡不敢出來。奶奶似乎明白了我心中窘迫,叫我把溼衣服脫下來, 鑽進她的被窩裡,然後拿出自己取暖用的火籠把溼衣服放在火籠上烤,足足花了一個多小時將溼衣服烘乾後,才叫我起床穿上,一股暖流頓時湧遍我全身。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村人大都過著“地瓜當糧草,火籠充棉襖”的生活。火籠,是許多農村人抵禦寒冬必不可少的“取暖器”,年邁的奶奶更是一刻都離不開它。記得有一次,奶奶使用的火籠用來盛炭火的陶製缽盆不慎摔破了,此時又恰逢下雪天,鄉下不知奶奶是如何克服那嚴寒的半個月,終於左盼右盼10多天賣火籠的挑夫才挑上門, 奶奶又露出久違的笑容。

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早已不用火籠取了。取而代之是暖氣、空調、保溫袋、保溫壺等形形色色的取暖裝置。但那漸漸淡出人們視線、退出人們生活的火籠,至今仍留在我最溫暖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