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閩南千年古剎“元妙觀”

泉州是道教傳播較早的地方,早於先秦時期,便有道教人物在清源山修煉及進行宗教活動。至東漢末,五斗米道、太平道建立後,道教在泉有了發展。有著1700多年曆史的元妙觀,是道教傳入福建後的第一座道教宮觀,亦是泉州道教活動重要場所。

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閩南千年古剎“元妙觀”

元妙觀1。jpg元妙觀初名白雲廟,始建於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奉祀三清尊神、玉皇大帝及道教正統神,因世人尊稱玉皇大帝為“天公”,宮觀因而又俗稱“天公觀”。作為泉州人極其尊奉的天公道場,元妙觀內自有一番不凡氣象。穿石構牌坊而過,殿宇巍峨恢宏,疏密相間、錯落有致、佈局得體,各座建築物集閩南雕藝之大成,殿內殿外鎦金嵌玉、繪龍描鳳,道教故事、南音飛天、花鳥、麒麟、各種道教飾物美輪美奐、尤為華麗,堪稱“迄今為止泉州地區仿古建築之精品”。

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閩南千年古剎“元妙觀”

元妙觀4。jpg其中,三清殿設計頗具匠心,整座建築共有二十八根石柱及象徵四靈二十八宿作護衛神,為道教建築所獨有的風格。凌霄殿五開間兩進,飛簷翹角,屋脊剪瓷貼上飾龍和金珠、八仙、二十八位仙人工藝精湛,匠藝巧妙;

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閩南千年古剎“元妙觀”

殿前後雀替、吊筒又雕刻著橫抱琵琶、手執二絃、三絃、洞簫、拍子等樂器的10個南音飛天,生動而形象。兩座大殿須彌座束腰部分——迴廊殿座的青石雕刻細膩逼真、生動,石刻以道教人物與神話故事居多,有盤古開天地、神農嘗百草、王母授丹以及玄天上帝、莊子、七真子等道教人物,也有“商湯聘伊尹”“和靖詠梅”等歷史故事,均是意蘊深遠。

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閩南千年古剎“元妙觀”

建築精要外,歷史上道教諸多著名道士都於觀內修煉過,唐時蔡如金、吳崇嶽,宋時陳以文、林虛極、蘇紹成、董思靖,明時董伯華、紀道士、蕭道士等,留下了“蔡如今道法高深”“林虛極琴藝精湛”“董思靖註解道經”“董伯華賣雷贈畫”“朱縣令觀中祈雨”多個神秘傳說故事,至今為今人所話頌。其中,“董伯華賣雷”的故事在泉州民間廣泛流傳。董伯華即是泉州民間傳說中的“董仙”,傳說明代元妙觀的著名道士紀道士道法精深,尤擅雷法,得知董伯華與道有緣,想傳道於他,而董伯華是遠近聞名的孝子,擔心其思念母親,塵緣未了,經過許多考驗之後,最後需要董伯華回家與母親告別,紀道人拿了一塊石頭給董伯華,說道:“回鄉路途遙遠,沒有盤纏的時候,你可以‘賣雷’,用這塊石頭在別人掌中一畫,讓他們握緊拳頭,什麼時候開啟都會聽到震耳雷響。”董伯華依言而行,果不其然,賣出的“雷”無不靈驗,自然也就盤纏充足,於是留下了“董伯華賣雷”這個浪漫傳說。歷史悠久、規模宏大、丹寶齊全,元妙觀既為傳播廣泛、香火鼎盛的道教聖地,在全國道觀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八閩第一道觀”之美稱名副其實。而每月“拜太歲補運道場”、“拜文昌”道場、“天公生”等重要宗教活動,每一項又皆是熱鬧非凡。

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閩南千年古剎“元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