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文化·非遺」臨夏黃酒,500年的文化和詩意

提起臨夏,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臨夏“花兒”,還有彩陶和磚雕等,但是,臨夏還有一些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不為外人所熟知,“臨夏黃酒釀造技藝”就是其中的一例。

2011年,臨夏黃酒釀造技藝被列入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臨夏黃酒釀造技藝目前傳承了500餘年,酒的色澤金黃、香味醇厚、甜酸可口,尤其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愛。

「奔流文化·非遺」臨夏黃酒,500年的文化和詩意

1

黃酒,是過年時的團圓。

在外漂泊一年,洗去一身風塵,回家坐下來吃個團圓飯。溫一壺黃酒,於觥籌交錯間送上一年的祝福。

醇香的臨夏黃酒妙不可言,得益於它的釀造技藝,其完全遵循古法釀造、古法壓榨、古法蒸煮。

這古法到底有多古?它的源頭甚至能追溯到《詩經》裡。

《豳風·七月》中有云:“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描述的就是陝西岐山周人秋收黍米,春來釀造北方黃酒的景象。

作為北方黃酒的代表,臨夏黃酒選用黃米為主要原料。黃米也叫小米,配合小麥、大麥、大米、糯米五種食材,配方要求極為嚴格。每年春季,萬物復甦,是釀造黃酒的最好季節,釀酒師傅們經過選料,用清水淘洗後,蒸、煮、涼、拌,加上優質酒麴入大瓷缸密封,經過一兩年,甚至七八年的窖藏,才能用質純、色清的井水榨出地道的臨夏黃酒。

「奔流文化·非遺」臨夏黃酒,500年的文化和詩意

有人說,南方的黃酒醉人,“如絲綢,是一層一層溫柔地抽剝你或纏繞你,不知不覺地,你就醉在了其中——醉得如軟泥一般,扶也扶不起來。”似乎黃酒的緣分,總是偏向於江南人,它似乎是為了順應江南人的性格而發明的。

甘肅人對於黃酒,更偏愛它的養生功效。

許多人偏愛在臨夏黃酒裡擱上冰糖、枸杞,紅棗、薑片,燒開喝,這似乎不科學,溫飲才能顯出它的酒香濃郁,酒味柔和。

但世上的事情沒有絕對,只要你喜歡就好。

2

「奔流文化·非遺」臨夏黃酒,500年的文化和詩意

在年輕人中,盛行一種冰黃酒的喝法,將黃酒放入冰箱冷藏室。如是溫控冰箱,溫度控制在3℃左右為宜。飲時再在杯中放幾塊冰,口感更好。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話梅、檸檬等,或兌些雪碧、可樂、果汁。有消暑、促進食慾的功效。

臨夏黃酒,還催發出一道特別的民間美食——肉酒。

如同湖北監利的早酒風俗,天矇矇亮,臨夏的黃酒館裡已經來了好多食客。

所謂肉酒就是將新鮮羊肉,肥瘦夾花,仔細切為如紙的薄片,然後在小火爐上搭上銅勺,灌入黃酒。待勺內黃酒微沸,便投入羊肉片和蔥白絲,燒之再沸,不加任何佐料,講究原汁原味。

只要端起酒碗,一股醇香的酒味撲鼻而來,你會禁不住“肉酒”的誘惑,品酒嚐鮮,只覺肉細嫩、鮮香不膩、酒味香醇,別有一番風味。

吃完“肉酒”,再來幾碗清醇的黃酒佐之,更是妙不可言。

這樣醇厚的河州黃酒,你喝過了嗎?

文丨奔流新聞記者 劉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