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人生浮沉幾十載,不管你在外面有多不如意,每天回到家就能卸下一切包袱,迴歸屬於自己的那一片寧靜。行走在社會的每個角落,壓力總是伴隨而來,壓得我們喘不過氣。這份壓力會消失嗎?我想它不會,壓力不僅是驅動我們為了自己的目標奮鬥的動力源泉,也是一個人承擔責任的重要體現。但是,我們也需要有喘息的時刻啊!想象過各種休閒的場所,終究還是發現那個稱之為家的地方才是最佳的去處。既然如此,何不讓我們的住宅化身為這樣的一個精神庇護所呢,它就像一個充電樁,每次在外精疲力盡的時候,我們安然的處在這樣的空間內,第二天就能精神滿滿的繼續前行。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個能成為你最後的港灣的住宅,看它是如何化身為你的精神庇護所的。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建築外觀

該專案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這是一個關於業主想要回到鄉下建一個私人庇護所的住宅,在自己人生的後半程,他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充滿反思和冥想的家居空間。從建築外觀看,建築給人一種質樸靜謐的氣質,沒有花裡胡哨的炫技式手法,而是來自於材質本身的樸素表達,自帶的材質肌理安靜的身處在這一片綠色的花園景觀中。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廚房

與餐廳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餐廳看向室外景觀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餐廳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走廊看向

客廳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閱讀室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衛生間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細部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建築入口立面透視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花園看向建築

場地是一個矩形地塊,北側臨近街道,建築由兩個部分組成,靠近街道的入口是一個獨立的停車庫。它可以供兩輛車使用,它與主體建築之間由一個大面積的花園聯絡,這是一個開放式的草坪,配以區域性的一些樹木,簡潔的呈現形式與建築外立面的質感相匹配。化繁為簡的策略或許就是一個庇護所應該有的樣子,建築主體立面上的厚重牆體與凸起的金屬屋頂形成鮮明的對比,金屬屋頂的運用弱化了牆體的厚重感,更是避免了頭重腳輕的空間感受。讓大腦變得更加輕鬆的直觀體驗湧進心頭,這是我們想要的港灣吧!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客廳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生活公共空間看向走廊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客廳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 客廳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客廳看向廚房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廚房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建築細部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立面細部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立面細部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走廊

建築的屋頂讓內部空間的淨空高度變得高聳,這讓原本尺度小的建築也能擁有開闊的空間感受。而對材質的處理,從建築外立面延伸至內部空間,不加修飾的處理,讓這些回收的磚牆盡情散發自己的魅力。建築的功能空間並無複雜的部分,從車庫停好車後,走過一段小路來到位於主建築東側的建築主入口,通高的幾個凹口讓原本顯得簡單的立面變得靈動起來,凹進去的部分在光影的照射下,體積感變得強烈起來。從透視角度看,形成的韻律美感躍然於眼前。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臥室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臥室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走廊細部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內部光影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客廳細部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客廳細部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餐廳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走廊

建築四面的通高玻璃門窗,讓陽光能夠從各個方向照進內部空間,讓圍繞在建築四周的庭院景觀無所遁形,一覽無餘地暴露在各個角落。這是一個精神庇護所的自我修養,安靜地自處,並有自然景觀相陪。試想你在外奔波勞累後回到這樣的住宅內,是否有一種如釋重負,只想靜靜地坐著什麼也不想幹的衝動呢?這是來自住宅空間的情感共鳴,需要忘我的體驗。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建築平面圖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立面圖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立面圖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剖面圖

人生苦短, 在這嘈雜浮躁的社會, 讓住宅成為你最後的港灣

點選載入圖片

剖面圖

講在最後,建築的意義或許更多的是關於空間體驗,特別是在這個精神匱乏,很難得到心靈的慰藉的時代,我們太需要這樣的空間了。對於這樣以精神庇護所為核心的住宅,你喜歡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告訴我你最真實的想法!

專案資訊

Project Name: Kyneton House

Architecture Firm: Edition Office

Firm Location: Melbourne, Australia

Completion Year: 2020

Gross Built Area: 223m2

Project location: Kyneton, VIC, Australia

Lead Architects: Kim Bridgland, Aaron Roberts, Erin Watson

Photo credits: Ben Hos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