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與李世民平起平坐,為唐朝打下半壁江山,可他卻選擇了歸隱

大家都知道最開放的時代就是唐朝,現在美國人都稱中國人為唐人,美國也有很多唐人街。唐朝時期的繁榮昌盛留給我們現在後人許多談資。一般我們再看隋唐演義的時候,大多數都只會關注了李世民的無限才華,但是唐朝的半壁江山都是李世民的哥哥打下的,這個人立下汗馬功勞,卻不在意名利。在打下江山之後,就退出諸王爭皇位的糾葛,而是選擇瀟瀟灑灑的度過此生,也算是一個奇人物。

本可與李世民平起平坐,為唐朝打下半壁江山,可他卻選擇了歸隱

李世民繼承皇位之後,自己的父親還沒有死,就選擇將自己的父親奉稱為太上皇,又將自己的太爺爺李虎追封為太祖景皇帝。李虎一共有八個兒子,老三就是李昺。李昺的兒子就是李淵,李淵的表兄弟是李安,李安就是李蔚的兒子,李安的兒子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就是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李孝恭。李孝恭是大唐河間王,與李世民屬於同一輩分,兩人就是表兄弟的關係。

本可與李世民平起平坐,為唐朝打下半壁江山,可他卻選擇了歸隱

李虎的曾孫輩有一百多號人,最厲害的當然就是李世民,接下來就是李孝恭。當初李世民的父親李淵打天下的時候。就是全家上陣,當然也有自己李氏一家族的文臣武將,李家的天下就是這一批批著名的宗室名將打下的。李孝恭的戰功,是宗室名將中最高的。後來李世民在獎賞開國元勳的時候,李孝恭作為宗室功臣的代表性人物,排在第二名。

本可與李世民平起平坐,為唐朝打下半壁江山,可他卻選擇了歸隱

四川的地勢易守難攻,大家還記得李白的一首詩《蜀道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歷史上想要征服四川,都必須付出慘痛代價。就比如說,在三國時期,劉備打下的地盤定居於四川,這個地方是諸葛亮挑選的,的確有眼光。後來劉備一死。他的兒子劉阿斗就繼承皇位,阿斗的風采就是扶不起來,即使有諸葛亮的保護,依舊沒有繼承先祖的遺風,後來將祖先打下的江山失去。

本可與李世民平起平坐,為唐朝打下半壁江山,可他卻選擇了歸隱

不過大家都知道扶不起的阿斗身處於四川,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在諸葛亮死後,阿斗還做了皇帝29年。大唐拿下四川的時候,就是李孝恭帶頭領證,去攻打四川這個難啃的老骨頭。李孝恭不辱使命,兵不血刃就勸降了四川,這是李孝恭的第一大功勞。看來此人不僅能夠打仗,還能夠有文采。嘴皮子功夫不是誰有就有的。因此李孝恭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李存孝很聰明,他沒有選擇跟李世民爭天下,而是甘心隱退,唐朝正式穩定後,李世民大肆封賞功臣,給李存孝的賞賜自然不少,李存孝來者不拒,此後天天呆在家裡吃喝玩樂,每天就看看美女跳舞,偶爾請朋友們喝一頓,據史料記載,當時李存孝家裡的歌姬超過百人,可見陣容之豪華啊。

本可與李世民平起平坐,為唐朝打下半壁江山,可他卻選擇了歸隱

按照古代皇帝的慣例,江上一旦穩定了,就要開始屠殺功臣,尤其是像李存孝這種功勞巨大,而且又擁有皇室血脈的,是皇帝首先要除掉的,可李存孝很聰明,朝廷穩定後他選擇歸隱在家,從此不過問政事,李世民也找不到任何殺他的藉口,後來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爭奪皇位,李存孝保持中立,兩不相幫。

在玄武門之變時,秦叔寶選擇了中立,結果事後李世民對他頗有微詞,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把秦叔寶拍到最末尾了,可李存孝保持中立,李世民卻是很欣賞的,因為在李世民看來,至少他沒有去幫李建成啊,這就已經足夠了,因為李存孝原本也不屬於自己的人,可秦叔寶就不同了,要知道秦叔寶本來就是自己人的。

本可與李世民平起平坐,為唐朝打下半壁江山,可他卻選擇了歸隱

李存孝從頭到尾都看得明白,他不知道李世民和李建成誰能笑到最後,所以選擇中立,這樣一來無論誰贏了,自己都還是皇親國戚,假如自己去押寶的話,萬一押錯了,那麼後果不堪設想,他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自己的命。

因為李存孝高超的出世哲學,他的後半輩子過得也很瀟灑,基本是在吃喝玩樂中度過的,從生活幸福指數而言,他應該比李世民還要幸福,要是古代的開國功臣都想李存孝一樣,想必也沒有那麼多屠殺功臣的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