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為忌憚的敵人陳友諒死後,是如何處置他的妻兒的!

第一次知道朱元璋和陳友諒還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倚天屠龍記》,在書中這二人皆是想要謀取霸業的野心家,亂世之中,想要趁勢而起,建功立業。後來瞭解更多之後,發現這兩個人著實是不簡單啊。

出身最低的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幼時時家貧,還為地主放過牛,最終竟然能成為一代君王,他的人生簡直可以寫一部“放牛娃的逆襲史”了。

朱元璋最為忌憚的敵人陳友諒死後,是如何處置他的妻兒的!

朱元璋家中本就貧困,可又遇到了災年,家人都餓死了,朱元璋沒有辦法就去了黃覺寺出家為僧,但災年之時,寺中也沒有糧食,朱元璋便被打發出去化緣,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走南闖北,視野也隨之更加開闊,再加上受到當時元朝農民起義的影響,二十五歲時他參加了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因其作戰英勇,處事得當,受到紅巾軍首領郭子興的賞識。

而且朱元璋善於拉攏人心,將自己得到的賞賜分給士兵,深得士兵愛戴。在紅巾軍中有不小的威望,這也為他後來的宏圖霸業奠定了基礎。

至正十五年,郭子興病逝。小明王韓林兒任命朱元璋為左副元帥,名義上雖然是副元帥,但卻掌握了這支隊伍的實權。於此同時,朱元璋奉行謀士朱生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迅速擴張了自己的勢力。

朱元璋最為忌憚的敵人陳友諒死後,是如何處置他的妻兒的!

接下來,朱元璋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打倒了多個對手終於成功坐到了皇帝的位置。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遇到了最強大的對手——陳友諒。

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

陳友諒,原名陳九四,《明史》記載:“陳友諒,沔陽漁家子也。本謝氏,祖贅於陳,因從其姓。 ”也就是湖北沔陽漁家子弟,

在古代的時候,漁民的地位很低,通常情況下,漁民都會遭受各種各樣的歧視,陳友諒不甘於做這樣的人,因此憑藉自己的努力,最後混成了一個小吏。

在古代官僚體系中,吏不同於官,地位很低,薪酬也低,但卻是直接與老百姓聯絡的代表官府的人,為了能夠取得收入,吏不得不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敲詐勒索百姓。

幾乎與陳友諒同時代的施耐庵,在寫《水滸傳》的時候,講述了很多小吏魚肉百姓的故事,其實仔細來看官員的身份,梁山上的好漢,排位靠前的都是官府的小吏,這些小吏沒有任何機會獲得官員的身份,擔任小吏很多時候也不被社會認可,宋江就因為擔任小吏,其父與其斷絕父子關係,水滸造反史,也可以稱為小吏謀求不平等待遇的武裝暴動史。

朱元璋最為忌憚的敵人陳友諒死後,是如何處置他的妻兒的!

從這個心態來看,作為小吏的陳友諒似乎也有這樣的衝動。

元至正十五年,當陳友諒看到徐壽輝的反元起義部隊後,立即加入到隊伍當中,將推翻元朝當作己任。

陳友諒投奔當時的紅巾軍天完政權領袖徐壽輝手下的倪文俊,倪文俊心懷不軌,想要殺了徐壽輝取而代之,陳友諒趁機殺了倪文俊,並且吞併了倪文俊的軍隊,隊伍經過不斷的壯大,使得陳友諒的實力成為長江以南最強。

陳友諒在沔陽當地很受尊敬,傳說他當時為了懲罰貪官汙吏,鑄了一口刑鍋,將貪官汙吏下到這口鍋裡處死,以解民憤,至今當地流傳著關於這口鍋的民謠“蒸人的甑,煮人的鍋,狗不快活,我快活。”

在反元起義當中,陳友諒抗元決心最為堅決,受元廷打壓最為慘烈,卻也是多支農民起義中,發展最迅猛,戰鬥力最強的隊伍。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的妻兒的?

在至正二十年時,陳友諒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殺了徐壽輝,自己稱帝,設國號為漢,改元大義。陳友諒稱帝后,野心更加膨脹,他自恃兵強馬壯,想要向東攻佔應天府等地,但卻受到了阻礙。

朱元璋最為忌憚的敵人陳友諒死後,是如何處置他的妻兒的!

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精銳盡發,進攻南京,與朱元璋決一死戰。兩軍交戰,陳友諒不敵,節節敗退,甚至連自己的兩位金吾衛將軍都投降了朱元璋。最終在鄱陽湖一役中,陳友諒的軍隊糧食漸絕,只得突出重圍,朱元璋率兵攔截,雙方大戰。陳友諒在指揮時被飛箭射中,死於鄱陽湖,至此陳友諒的隊伍土崩瓦解。

陳友諒戰死於鄱陽湖,他的大兒子陳善兒被朱元璋所擒,生死不明,無從考據。

到是他的小兒子陳理被陳友諒的手下張定邊帶著逃回了武昌,隨後陳理繼承了陳友諒的帝位。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親征武昌,陳理不敵,於是就投降了。朱元璋也並沒有殺了陳理,反而封他為“歸德候”,這其實也不過是為了穩定陳友諒的舊部,防止他們反叛。幾年後,陳理便被送到了高麗國,估計是朱元璋嫌他礙眼,便將他給打發走了。

傳說陳友諒還有第三個兒子,是他的小妾闍氏所生的遺腹子。武昌被攻破之後,朱元璋見到陳友諒的小妾闍氏十分貌美,便將其擄走,收入後宮。不久之後闍氏就剩下了一個兒子,名為朱梓,在朱梓去封地之前,他的母親闍氏告訴他,他是陳友諒的兒子,忍辱偷生這麼多年就是為了讓他為父報仇。朱梓知道真相之後便起兵造反,後被鎮壓,朱梓帶著妻子自焚而死了。

朱元璋最為忌憚的敵人陳友諒死後,是如何處置他的妻兒的!

傳說朱元璋知道自己為別人養了這麼多年兒子之後,非常憤怒,竟然屠城以洩私憤,以至於血流成河。但這種說法依據不可考,據正史記載,陳友諒死於1363年,而朱梓出生於1369年,所以朱梓確是朱元璋的兒子,他的死因也不是謀逆,而是受胡惟庸案的牽連,害怕的自焚而死。

朱元璋視陳友諒為勁敵,他曾說過“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可見對陳友諒的重視。陳友諒與朱元璋棋逢對手,但終究還是陳友諒棋差一招,這天下就歸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