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為什麼會出現“鄂州動而天下亂,鄂州定而天下安!”奇葩現象

公元302年,也就是東晉末年,平氏縣吏張昌黨石冰寇揚州,敗刺史陳徽,諸郡盡沒;又攻破江州,別將陳貞等攻武陵、零陵、豫章、武昌、長沙,皆陷之,臨淮人封雲起兵寇徐州以應冰。於是荊、江、揚、豫、徐五州之境,多為昌所據。——《資治通鑑》·晉紀七

叛軍之所以能夠節節勝利,絕不是因為他們神勇無敵,而是因為門閥士族割據的西晉帝國無暇南顧,此時打破舊秩序實在是太容易了,就是在一幫荊楚流民的衝擊下,僅僅維持了百年國運的西晉就這樣走向了消亡。

舊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必然會建立,但是要建立一個以士族門閥為核心的新秩序就很難了。

隨著西晉帝國的統治秩序崩潰,江南士族集團的各大代表人物紛紛行動起來,東晉時代江南士族集團主要由江南土著和江北僑族組成。

江南土著以從前的東吳帝國舊勢力為主,主要成員有:顧榮、賀循、周圯、甘卓、周訪和陶侃等。江北僑族以從北方過來的西晉勢力為主,主要成員有劉弘、司馬睿、王敦和王導等。

儘管來自不同的地區,但雙方有一個共同利益:都願意繼續高舉西晉帝國的大旗。叛軍完全無視晉帝國的既有統治秩序,自然也侵犯了江南士族集團的共同利益。

東晉為什麼會出現“鄂州動而天下亂,鄂州定而天下安!”奇葩現象

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江南士族集團順利地達成了默契。以張昌和石冰為首的叛軍雖然起步很早,但依然在江南士族集團的聯手打擊下走向了滅亡。

因為門閥士族相互攻伐,導致了東晉初年王朝的國土面積大幅縮水,於是乎幾大門閥士族就爭相搶地盤,於是乎當時的軍事經濟重鎮武昌(鄂州)就成一個香餑餑,當時有門閥心理的戰略動機就是:“得武昌者得天下!”。

東晉為什麼會出現“鄂州動而天下亂,鄂州定而天下安!”奇葩現象

比如,從歷史上鄂州第一次被張昌流民起義攻破是,到杜弢之亂開始也有人想打鄂州主意,再到晉代名將周訪陳兵鄂州,再到華軼也想以鄂州為根據地實現其“匡天下之志”,再到名士山簡在武昌(鄂州)招賢納士也是為了制衡天下割據,再到陳敏起兵攻打武昌欲圖霸江南,再到庾亮一直想以武昌(鄂州)為根據地北伐,再到庾翼在武昌(鄂州)也是壯志未酬,最後到王敦在以清君側的名義鄂州起兵等等事情無不不是以當時的鄂州為根據地開展的。

東晉為什麼會出現“鄂州動而天下亂,鄂州定而天下安!”奇葩現象

而另一方搞平衡術的帝王肯定絕對不會願意任何一方門閥士族做大做強,怎麼辦?那就制約平衡,隨後百年裡就出現一個奇葩現象,那就是“武昌(鄂州)動而天下亂,武昌(鄂州)定而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