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睡了一整晚覺,白天卻還總是犯困…當心是此病訊號

炎炎夏日,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不振——是不是就是你最近的狀態?

或者有的人即使睡了滿滿一晚上,白天還是乏力犯困、昏昏欲睡……到底是怎麼了?是身體太虛嗎?

明明睡了一整晚覺,白天卻還總是犯困…當心是此病訊號

57歲的朱先生(化名)持續這種狀態已經快1年了,早上醒來總覺得精氣神沒有恢復,白天非常疲倦,安靜下來一會兒就能睡著,已經到了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程度了。

朱先生曾去多家醫院就診,全身檢查基本沒有問題,好多醫生認為他這是一種“亞健康”狀態。

因為睡覺會打鼾,朱先生來到浙大邵逸夫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張力三主任處就診。張醫師建議朱先生做個1類的影片多導睡眠監測。

結果發現,朱先生的睡呼吸暫停問題非常輕微,不至於導致白天如此疲倦、嗜睡呀。

於是醫生進一步分析朱先生的睡眠監測結果,這一次有大發現!

朱先生睡覺時下肢經常抽動,週期性腿動指數高達45次/小時,抽動之後伴隨腦電波的微覺醒現象。

朱先生被診斷為“週期性腿動病”,這是一種睡眠疾病,歸類於睡眠相關運動障礙。

明明睡了一整晚覺,白天卻還總是犯困…當心是此病訊號

01 什麼是週期性肢體運動(PLM)?

週期性肢體運動是指有簡單、重複的肌肉運動發作。這些動作不受意識控制,一般不影響你入睡。但是,這些動作會干擾睡眠連續性,會干擾同床者(配偶)的睡眠。週期性肢體運動是白天疲倦(或所謂“亞健康”)的常見原因之一。

02 週期性肢體運動的具體部位

週期性肢體運動不涉及體位改變、肌肉拉伸或抽筋,所以在床上滾來滾去、夜間容易抽筋不算週期性肢體運動。

它往往是肌肉的收縮或彎曲,最常發生在小腿上。

還有比較典型的動作是大腳趾的伸展,通常腳踝、膝蓋或臀部也會輕微彎曲。也有可能會發生在上臂,不過不太常見。

明明睡了一整晚覺,白天卻還總是犯困…當心是此病訊號

03 週期性肢體運動通常發生在睡覺時

睡眠時和清醒時都可能發生週期性肢體運動,但睡眠期間更常見,而且通常是在前半夜的非快速眼動睡眠期間,會多次擾亂你的睡眠。

發作一次通常會持續幾分鐘到一個小時。在這段時間內,運動往往每20秒到40秒發生一次。

04 睡眠期間的肢體運動很常見

很多人都會有這些“小動作”,但大多數人都不至於嚴重影響睡眠,所以也稱不上是睡眠障礙,只不過同床一起睡的人更容易“遭殃”。

而一旦這種運動達到某種紊亂的程度,以至於影響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這就是週期性肢體運動障礙了。

這種障礙可能會導致你出現以下症狀:抑鬱、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疲勞

明明睡了一整晚覺,白天卻還總是犯困…當心是此病訊號

05 怎麼簡單判斷自己是否有周期性肢體運動?

因為做這些“小動作”的人本身通常是不知道的,所以讓自己判斷會比較難。而和你睡在同一張床上的人更可能注意到這些動作,可以讓他/她幫你留意一下。

如果有以下情況,你可能患有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

有人告訴你,當你睡覺時,你的身體會做出不尋常的重複動作;

這些動作往往發生在你的小腿上;

即使睡了一整晚,你還是覺得自己沒有休息好;

白天經常感到很累。

06 哪些人容易得週期性肢體運動障礙?

兒童和成人都會發生

而且患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所以老年人很常見。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高達34%。

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沒有差異

常見於患有其他三種睡眠障礙之一的人:

① 不寧腿綜合徵

② REM睡眠行為障礙

③ 發作性睡病

大腦低鐵含量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

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睡眠期間肢體運動的頻率很高:

① 脊髓損傷

② 多系統萎縮(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

③ 睡眠相關的飲食失調

以下藥物可能會導致睡眠期間肢體運動或使其惡化:一些抗抑鬱藥、鋰、多巴胺受體拮抗劑(例如,一些止吐藥物)、抗組胺藥或過敏藥物

07 如何診斷週期性肢體運動障礙?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這些運動沒有嚴重影響睡眠,就不需要就醫。

如果已經干擾到你的睡眠和生活,請儘早去看睡眠醫生。

根據國際睡眠疾病分類第三版(ICSD-3),睡眠疾病有7大類,90餘種疾病。睡眠疾病的精準診斷和治療,需要有睡眠醫學的專科訓練。

你可以提前寫一個為期兩週的睡眠日記,能為醫生提供線索。

醫生會做一些詳細的評估,可能還會讓你做一個睡眠監測,叫多導睡眠圖。它會記錄你睡覺時的腦電波、心率和呼吸,還能監控和記錄你手臂和腿部的運動,還能發現其他睡眠問題,是很多睡眠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明明睡了一整晚覺,白天卻還總是犯困…當心是此病訊號

08 如何治療週期性肢體運動障礙?

目前臨床上主要藉助藥物治療:用於治療不寧腿綜合徵的藥物,可以替代大腦中一種叫做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安眠藥;一些抗癲癇藥物;麻醉止痛藥;如果查出你體內鐵含量低,醫生可能會建議你補鐵。

明明睡了一整晚覺,白天卻還總是犯困…當心是此病訊號

資料來源:浙大邵逸夫醫院

作者:神經內科 張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