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內的“御水術”,可能是你能看到的最貴網課

原標題:中國空間站內的“御水術”,可能是你能看到的最貴網課

回顧本次課堂,水真是刷滿了存在感:水膜、水球、充滿氣泡的水滴……水在空間站裡變成彷彿擁有了魔法,成為了獨特的存在。

中國空間站內的“御水術”,可能是你能看到的最貴網課

實驗五:太空水球王亞平接著做了第二個水膜,用飲水袋慢慢往水膜上注水,水膜很快變成一個亮晶晶的大水球。這是因為在太空失重環境中沒有外力影響,水只有表面張力,在表面張力作用下水會形成一個表面積最小的形狀,也就是標準球形。

中國空間站內的“御水術”,可能是你能看到的最貴網課

而在地球上,由於重力作用,水滴下來只能形成液滴狀,或者清晨看到的綠葉上扁球形的露珠。她再向水球內注入空氣,水球內形成兩個球形氣泡,這也是水錶面張力使氣泡既沒有被擠出水球,也沒有融合到一起。

中國空間站內的“御水術”,可能是你能看到的最貴網課

王亞平又用注射器把少許紅色液體注入水球,紅色液體慢慢擴散開來,晶瑩透亮的水球變成了紅色水球,令人嘖嘖稱奇。因為沒有重力,染料就沒有固定去向,因而很快向四面八方均勻擴散。在太空實驗中進行材料融合實驗 ,得到的合成材料的分子、原子分佈均勻度高於在地球上的情形。

這樣的太空材料技術今後是否能得到廣泛應用,從而為人類製造出更多高品質的合成材料,是非常有趣而有懸念的。第一次太空授課圓滿結束,很多在地球上難以完成的實驗,在太空卻得到了完美呈現,這不僅是場視覺盛宴,更是智慧與文明的傳遞,或許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太空更加神往!

怎麼收拾?

在太空玩水球是非常直觀的實驗演示,但做完實驗認真收拾也很重要——畢竟,任由水滴四處飄散有可能會導致裝置損壞。

在本次太空課堂裡,航天員在將水膜上的紙花收起來時,使用了紙巾將紙花包裹住。其實在失重狀態下,太空中的水滴是可以被紙巾或毛巾迅速吸收的。這是因為,毛巾吸水依賴的毛細作用也是來源於分子間作用力,因此效果不會受到失重的影響。

不過,親水的毛巾與水之間有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在缺少重力的環境下想要把水再擰出來就比較困難了……

中國空間站內的“御水術”,可能是你能看到的最貴網課

缺少了重力作用,擰毛巾就比較困難了

在失重環境下,毛細作用還應用到了意想不到的地方:有人利用它設計了一款適合太空的咖啡杯。這種杯子不再是圓柱形,而是形成了一個窄窄的尖角,液體可以在這裡透過毛細現象自發地爬升到杯口,這樣即使沒有重力也能方便地喝到咖啡,而且不會讓液體四處亂跑。

這次的太空課堂有趣而生動,但這也只是探索深空過程中的一聲弦外之音,正如王亞平在實驗演示結束時說的那樣:

“地球,是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搖籃。但是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如今,我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站。

申明: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