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三顧茅廬》的優秀教學設計

課文《三顧茅廬》的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課文《三顧茅廬》的優秀教學設計

1、讀準字音,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3、 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間的關係,並透過朗讀體會比喻的作用。

3、學習課文中景色秀麗宜人的有關語句,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劉備的神態、語言和動作描寫,體會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出示四年級上學期表示才華橫溢的成語:學富五車 滿腹經綸 學貫中西 博古通今。

同學們,這些成語裡可藏著秘密,你們想知道嗎?大聲地讀兩遍,愛動腦筋的你一定會發現。

2、在古代才華橫溢的人被稱為名士、聖賢。

(老師板書:禮賢下士 求賢若渴)

知道這兩成語的意思嗎?開動小腦筋猜猜看。

3、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個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故事。

(1)齊讀課題,理解三顧茅廬。

(2)自瀆讀課文。

①藉助拼音讀準生字新詞;

②讀熟讀通順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③思考:透過讀課文,你瞭解到劉備、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

4、檢查自讀情況。

①檢查字音掌握情況

A。生字卡片;

諸葛亮 輔助 捆來 尊重 臥龍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時辰 策略 茅塞頓開 同塌討論

B。重點字音:

疏 潺 晌 辰 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

要求:不破詞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復讀,不唱讀。邊讀邊評議。

③感知文章主要結構:略寫前倆次,詳寫第三次。

④討論:透過讀課文,你瞭解到劉備、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

(板書:劉備:尊重人才;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業:

1、描紅,並抄寫生字新詞。

2、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吩(feng fen) 輔(fu fu)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諸(zhu zu ) 臥(wo wu )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東漢末年,那是一個天下大亂、戰火紛飛的時代,曹操、董卓、孫權等都擁兵自重,各據一方。為了能夠一統中原,他們個個求賢若渴。當時有一個水鏡先生,他有三個弟子,相傳得其一就能得天下。諸葛亮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個。他當時隱居隆中,被人稱作臥龍先生。曹操、董卓、孫權他們都想得到諸葛亮,可是最終卻被劉備得到了。這是為什麼呢?

(2)出示第一自然段讀。(突出誠心誠意)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大聲讀課文二、三自然段畫出劉備言行的語句。

2、再一次默默地用心地讀一讀你畫出的句子,想一想哪些詞語讓你體會到了劉備的誠心誠意。

三、交流學習所得(感受劉備的求賢若渴)

1、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關羽和張飛都不同意,你知道為什麼嗎?他們心裡會怎麼想?

(3)指導學生學習《三國演義》原文:

卻說玄德訪孔明兩次不遇,欲再往訪之。關公曰: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於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齊桓公欲見東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況吾欲見大賢耶?張飛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玄德叱曰:汝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賢,汝何太無禮!今番汝休去,我自與雲長去。飛曰:既兩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後!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禮。飛應諾。

2、學習第3自然段

(1)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

1)他為什麼不騎馬到跟前呢?

2)劉備不至於半里多路就下馬,說明他把諸葛亮當成了自己的老師。

3)讀讀看,看誰能讀出劉備的誠心誠意,誰就是小劉備。

(2)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劉備輕輕敲門說明他怕驚醒諸葛亮,對他尊重、誠心。

(3)劉備站在臺階下等候。封建社會是分等級的。大臣參見皇上的時候是站在階下,而此時,劉備是首領,諸葛亮不過是一介村民,劉備卻站在階下,可見他誠意。

(4)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侍侯。

1)劉備為何讓他倆在門外等侯?

2)是啊,劉備是怎樣恭恭敬敬的,看這個恭字,(指導識寫恭)

3)誰來表演一下劉備恭恭敬敬?

4)看看書上劉備站了多久,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還有一個時間,半晌是多長時間?半天起碼也得一個小時,同學們想象一下,劉備恭恭敬敬站了半晌又兩個時辰劉備是什麼人?諸葛亮又是什麼人?你知道他們年齡嗎?一位47歲的首領,對著一位27歲的毛小夥子站了半晌,一個站一個還躺著。哎呀,了不起啊!齊讀這部分。

(5)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

他真是誠心誠意、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3、劉備為請諸葛亮怒斥張飛,冒著風雪寒冷,三顧茅廬,還有半里地就早早的下馬步行,還在房門外恭候多時,終於見到了諸葛亮,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現在,如果你就是諸葛亮,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4、學習第4自然段。

(1)聽了他的分析,劉備心中塞滿的茅草頓時分開了一條出路。用文中的詞說就是茅塞頓開,引讀老師送你們一個詞撥雲見日。

(2)讀到這兒,你能體會到什麼?(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四、讀第五自然段,你體會到什麼?

1、劉備能得到這樣一個曠世奇才讓他興奮不已,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引讀老師再送給你們一個詞:如魚得水。

2、這份魚水的情誼,讓諸葛亮對劉備死心踏地,諸葛亮竭盡畢生所學輔助劉備。你知道他出山後都為劉備打了哪些勝仗?

諸葛亮在博望大敗夏侯淳,在新野把曹軍燒得焦頭爛額(即火燒新野),巧借東風草船借箭氣死了吳國都督周瑜,巧設空城計用一兵一卒騙得司馬退兵,七摛孟獲又放了他七次,最後讓孟獲對他死心踏地

五、寫話練習:

1、師:可見,臥龍先生不是浪得虛名,他不飛則已,一飛沖天!這樣的結果書上是有暗示的,你知道在哪裡麼?

2、學習劉備在前往隆中的路上所看到的風景。

出示:

他們來到隆中,

只見那裡的山岡蜿蜒起伏,

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

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

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

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

景色秀麗宜人。

指名讀,談談自己的理解。

師:把什麼比作什麼?

師:其實真正等待時機騰飛的是(諸葛亮)

師小結:諸葛亮雖然身居隆中,其實他時時關注國家大事,等待時機出山,為統一中原出力。

3、隆中美不美?作者為什麼會寫得這麼美?

交流:寫了哪幾個景物?它們各有那些特點?讀出美感。

4、師:我們也來寫一處景色!

(你最想寫哪一處景色?這一處景色有哪幾個重點景物?它們各有那些特點?你有什麼感受。)

交流學生片段練習,點評。

六、作業:

你想知道三分天下、最後取勝的具體策略嗎?課後讀一讀下面這段文字,甚至是原著吧!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而竟能克紹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