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蘇軍士兵在生死間選擇了人性,卻被刻意遺忘甚至是歪曲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昔日的紅色陣營各國經歷了一段“去蘇聯化”程序。在這個過程中,不少昔日的英雄被否定,充滿光輝的紀念碑和雕像被推倒,甚至在西方國家的誘導下,有些事情被黑白顛倒了。然而這仍不妨礙一些屬於蘇聯的印記仍然高高佇立,這其中就包括位於柏林的一座雕像。它的主體是一位腳踩納粹萬字符的蘇軍戰士,一隻手拿著一把劍,另一隻手抱著一個孩子。

無數蘇軍士兵在生死間選擇了人性,卻被刻意遺忘甚至是歪曲

這座雕像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二戰結束4年後,蘇聯當局決定在東柏林建立一座紀念碑。當時,主流觀點是照葫蘆畫個瓢,在柏林“複製”一座領袖斯大林的塑像;也有另外一種提議,即由藝術家葉夫根尼·武切季奇設計的手抱孩童的蘇聯士兵的方案。毫無疑問,雖然前者頗有象徵意義,但顯然後者更具藝術張力。當兩種方案被擺在斯大林面前時,他指著自己的塑像說:“這個大鬍子不怎麼讓人喜歡,還是選擇我們的戰士吧!”

斯大林在這件事上展現出的無私與寬厚令人欽佩,但或許當時連他也不知道,這座雕像可不是一個虛構計程車兵擺了個英武的姿勢,它背後還藏著一段非常偉大的往事。

眾所周知,納粹在二戰中戕害了數以百萬計的蘇聯平民,懷著這樣一份沉甸甸的國家仇恨,後來蘇軍殺入柏林後,某種程度的“復仇”是在所難免的。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如今大多出自西方國家之手的那些歷史“黑料”究竟有無汙名化甚至是妖魔化的因素,這我們很難下定論。但從一些確鑿的小事來看,當時的蘇軍官兵並沒有因仇恨陷入瘋魔,反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著理智和人性。

無數蘇軍士兵在生死間選擇了人性,卻被刻意遺忘甚至是歪曲

1945年4月29日,近衛第8集團軍下屬的第220步兵團在柏林市中心外圍同德軍遭遇並展開激戰。在敵人的頑強抵抗下,蘇軍一時間難以繼續推進,於是打算調集火炮,以飽和打擊的方式一舉摧毀敵軍陣地。就在暴風雨來臨的前夕,有人聽到了不遠處的一塊開闊地傳來了刺耳的哭聲。循聲望去,一名德國婦女已中彈身亡,年幼的女兒趴在母親遺體旁痛哭。

近衛第220步兵團官兵的第一反應是救人,然而要知道,上級的炮轟命令以下,後方的炮兵正在做準備,炮彈隨時都有可能落下。所剩的時間真不一定允許施救者全身而退,為一個敵國的小女孩犧牲自己,這值嗎?然而蘇軍官兵沒有絲毫猶豫,指揮官一聲令下,旗手尼古拉·馬薩洛夫上士當即依託戰友的掩護匍匐向開闊地靠近。抱住小女孩後,馬薩洛夫不顧身後的德軍,直接站起身子朝著陣地狂奔。幾乎就在他剛抵達陣地的瞬間,密密麻麻的炮彈如下雨般砸了下來。

無數蘇軍士兵在生死間選擇了人性,卻被刻意遺忘甚至是歪曲

這個小插曲被崔可夫元帥寫進了自己的回憶錄,事實上,馬薩洛夫並非第一次這麼勇敢,他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倖存者”,經歷了衛國戰爭幾乎所有的黑暗時刻。這件事讓他成了蘇軍中小有名氣的英雄,幾個月後,雕塑家武切季奇親自找上了門,提出想要以馬薩洛夫的英雄事蹟為原型塑造一個藝術形象的請求。不過,由於時間倉促,前者僅僅是留了個簡單的草圖,甚至連英雄本人的面孔都沒有畫下。後來,武切季奇還是另外找了一名士兵充當模特,才最終完成了設計。

雕像落成後,這段歷史被廣而告之。它感動了德國人,每天都有不少德國百姓慕名前去參觀。微縮的銅製藝術品在蘇聯和周邊國家廣為流傳,塑像中的蘇軍士兵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然而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原型到底是誰。1950年,他在買來的火柴盒上看到了印在上邊的形象,瞬間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此時的他只是為退役老兵,在跟家人講完這段舊事後,他只是淡淡地說:雕像中的戰士確實比我魁梧……況且戰場上救人的事情多著呢,它跟我又有什麼關係?說罷,薩馬洛夫繼續過著默默無聞的平凡生活。

無數蘇軍士兵在生死間選擇了人性,卻被刻意遺忘甚至是歪曲

即便如此,20世紀60年代初期,這位英雄還是被媒體給挖了出來。馬薩洛夫被請到柏林與自己的雕像合影,聽聞英雄到來,大量德國民眾自發前來歡迎,更有多名當初被蘇軍戰士救下來的小女孩跑來相認。不過,經過認真地辨認後,馬薩洛夫搖了搖頭,說這些德國姑娘都不是自己救下來的那個。雖然成了轟動一時的人物,馬薩洛夫的內心依舊平淡如水。除了必要的採訪與活動外,他儘量避開公眾視線,踏踏實實地做著自己在託兒所的工作。直至2001年逝世。

能在生與死的選擇中拋棄對敵國的仇恨,站在人性的立場上作出抉擇,馬薩洛夫的事蹟堪稱偉大。事實上,蘇軍在德國曾無數次複製這樣的英雄行為。然而遺憾的是,馬薩洛夫的結局是圓滿的,並非所有的無名英雄都得到了應有的尊重。

蘇聯隨軍記者鮑里斯·波列沃伊在自己的筆記中記錄了一件被刻意遺忘的故事。

無數蘇軍士兵在生死間選擇了人性,卻被刻意遺忘甚至是歪曲

同樣是在柏林戰役中,同樣是在同德軍交火的間隙,蘇軍官兵聽到了孩童的哭聲,頓時變得遲疑起來。他們擔心槍火會傷及小孩,卻又擔心因此貽誤戰機。關鍵時刻,白俄羅斯籍士兵特里豐·盧基揚諾維奇一聲不吭地衝出掩體,藉助廢墟掩護快速循聲向遠處挪動。盧基揚諾維奇的處境比馬薩洛夫危險得多,德軍持續不斷地開火令他無法站起身,只能一手抱著小孩,用肘部支撐著往回爬。這樣的動作消耗了他大量的體力,當回到掩體邊上時,他全身都溼透了。盧基揚諾維奇伸手將小孩遞給戰友,當自己起身準備翻進掩體時,英雄不幸中彈了。幾天後,他因重傷不治身亡。

盧基揚諾維奇的故事沒有馬薩洛夫那樣“顯赫”,甚至很快就淹沒在了戰火中,以至於當後來有人提起這件事時,不少聽眾認為這不過是蘇聯官方炮製出來的用以宣揚蘇軍將士勇敢的“樣本戲”。更令人生氣的是,蘇聯解體後,一些昔日的加盟國為了徹底地“去蘇聯化”,特意宣稱諸如盧基揚諾維奇這類事蹟大多都是編造的。白俄羅斯的一家刊物還在充分“考證”後做出了這樣的總結:特里豐·盧基揚諾維奇早在1945年就逝世了,他壓根沒有任何立功記錄,這故事難道不是編造的嗎?

值得慶幸的是,人們終歸是尊重人性的。如今,盧基揚諾維奇的英雄事蹟也得到了證實,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有一條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還有兩處有關他的紀念碑。

無數蘇軍士兵在生死間選擇了人性,卻被刻意遺忘甚至是歪曲

西方國家痛批當年蘇軍在德國的“罪行”,嘲笑“貪婪的蘇聯人”連柏林街道上的街燈都拆回去當廢鐵。然而倘若仔細審視,歷史似乎又是另一番模樣。那麼,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又有多少這樣的英雄事蹟被認為是憑空編造的;當年攻入柏林的蘇軍官兵究竟是選擇宣洩了自己對納粹入侵者的仇恨,還是最終秉持了人性與道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