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固執、盲目自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你曾經是否固執的堅定了自己的看法?你曾經是否無視別人的建議和眼光?你可曾想過為什麼有些人難以接受別人的建議?

一個人在自己認識能力有限時,仍堅信自己的愚昧觀點,往往就會表現為不講道理和詆譭式的固執己見,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著許多這樣的固執的人。

前段時間,某房地產公司董事長去醫院檢查時,被檢測出了心肌缺血。醫生就告誡他,如果不立刻住院觀察就會隨時猝死,但是本人還是固執地拒絕住院。

該董事長還在朋友圈發文吐槽醫院及醫生,內容大致為“醫院還是不要進得好,一進來檢查就讓我馬上住院。嚇我,說不住就隨時猝死……”結果,這位年輕有為的董事長被自己的固執害死了,五天後就猝死了。

心理學: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固執、盲目自信

前不久,一男子登機前,向飛機拋擲了6枚用紅紙包裹的硬幣,聲稱這是為了“祈福”所用。這樣的行為直接使得該航班取消,導致148名旅客的行程受到影響。

將飛機視為“許願池”,將他人的生命視為“無物”,固執地堅信自己相信的“科學”。生活中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人們總是固執地堅信自己那些淺薄的認知,而忽視別人的告誡。

認知水平低的人,總以為自己看到的地方便是全世界,只認可符合自己認知能力的事物,並容易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固執的人容易將自己圈養在舒適圈中,不肯邁出自己的認知範圍,並自我催眠似地進行逃避。

心理學: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固執、盲目自信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他想問題的方面就越單一,進而表現得更為固執,不容易變通。認知水平低的人,遇事缺乏彈性,往往缺乏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有一種莫名的自信,這在心理學上稱為“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中的“高估自己”和“過度自信”,似乎是人類的通病。生活中,你是否有聽過這樣的話術?“如果我來幹這個,肯定不比他差”、“他就是趕上了,要是我,我也行”……

這樣的一類人就是對自己盲目自信,往往這樣的人就特別固執。工作交由他們,反而不會得到如意的結果。

心理學家吉爾伯特曾經說過:“人類是易親信的生物,他們容易相信,卻難以產生懷疑。”我們在接受新觀點時往往對他的信任不假思索,會直接假設它是真實的。

心理學: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固執、盲目自信

往後的日子中,除了特殊情況,我們大多時候不會去懷疑它和去驗證它的真偽。

這樣的思維模式就會導致一個可怕的後果,我們一旦對某方面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去改變自己的認知了。

這時我們與其爭辯便是不明智的行為,認知上的不同決定了每個人思維上的高度,不在同一高度是難以進行有效溝通的。

那影響每個人認知水平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首先一個人的知識水平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總體認知水平,我們可以透過自己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和透過學校系統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固執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是用來掩飾自己的無知,因為無知不想被承認,進而選擇不改變。

心理學: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固執、盲目自信

大多數時候,經驗和知識都是一代代人總結、提煉的精華,我們不應該對之視而不見,正如俗語所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越是知識儲備高的人,就越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也越堅信學無止境,也就越能理解到社會的多樣性。再者,邏輯思維對自身認知能力的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想問題或是解決問題都要學會確保事件的合理性,尋找事情的邏輯漏洞。邏輯思維要求我們從事件的始末動手,不要因為一個切入點而否定全盤。

最後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統籌的能力。統籌能力就要求人們對事件有全盤掌握的能力,學會洞察事物和整體的協調,以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心理學:認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固執、盲目自信

利用統籌能力才能避免侷限性的固執,將自己的眼光放得長遠。

固執的人們應該學會始終保持對未知社會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進行多次嘗試。

用自己的親身實踐來打破自己的固執見解,也給自己試錯的機會,用經歷來說服自己的固執思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更多地拓寬自己的社交圈,融入到更大的社會認知中,不以孤陋寡聞而固步自封。突破自己很難,但是這是提升自己認知能力的必要途徑,打破固有認知,容納更多的認知,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