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胖,抓起來煉油差點滅絕,因為特殊技能,又意外被拯救

因為太胖,抓起來煉油差點滅絕,因為特殊技能,又意外被拯救

油脂,是現代人人討厭的東西,它會改變我們的體型,影響我們的健康。

但無論我們怎麼咬牙切齒地討厭,也無法改變人類對油脂的渴望。在過去,若沒有油脂,人類祖先是很難在資源匱乏時期存活下來,漸漸地將對油脂的渴望刻進了人類基因,吃油炸食物會讓人開心,或許就是最好的印證。

因為太胖,抓起來煉油差點滅絕,因為特殊技能,又意外被拯救

而這種渴望,不僅體現在吃方面,也體現在生活中。

鯨油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種。在工業並沒有這麼發達的時期,鯨油日益增長的需求,捕鯨業蒸蒸日上,鯨魚都差點被人類捕獵滅絕。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小眾的鳥類——油鴟,也因為油脂,差點滅絕。

因為太胖,抓起來煉油差點滅絕,因為特殊技能,又意外被拯救

什麼是油鴟?

油鴟,是生活在南美洲的一種鳥類,是夜行動物,夜鷹的近親,居住在洞穴內,以水果為食,尤其喜歡是棕櫚科和樟科的果子。

發現果子後,它會在空中盤旋,並用強壯的喙摘果子。果子一口吞下後,儲存在胃裡,將果肉部分消化完後,會將果核吐出來。

據統計,在它們的食譜中,包含了24種不同果子,這些果子是具有芳香的,油鴟可以透過它們發達的氣味找到。

為了食物,它們幾乎從來不休息,在夜間成群覓食,常常要長途跋涉100-150公里,才能獲得它們喜愛的果實。

因為太胖,抓起來煉油差點滅絕,因為特殊技能,又意外被拯救

事實證明,吃素不一定會瘦

這樣的食譜,加上這樣的運動量,按照常理,這種鳥的體型應該非常嬌小,但事實上,油鴟的外形和我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油鴟體型豐滿圓潤,體內油脂含量很高,皮下有一層厚厚的黃色脂肪,而且是年齡越小,油脂含量越高,雛鳥在某個階段的體型是成年油鴟的1。5倍。

吃素但不瘦的主要原因,還是出在食物上。

油鴟最喜歡的果子,都是一些脂肪含量比較高的,例如油棕果和牛油果,平均脂肪含量都在50?右。

由此可見,吃素不一定能減肥。

因為太胖,抓起來煉油差點滅絕,因為特殊技能,又意外被拯救

因為太胖,被抓來煉油

人怕出名,豬怕壯。

對於油鴟來說也是一樣的。

油鴟是穴居動物,每到繁殖的季節,會在洞穴裡搭窩生孩子。

聰明的印第安人就會利用這個機會,抓油鴟來煉油。

由於雛鳥油脂含量更高,又不會飛,就成為首要目標,印第安人用長棍破壞鳥窩,就能輕鬆獲得雛鳥,然後直接在洞穴口支起一口大鍋,點上火,把雛鳥扔進大鍋,現場煉製動物油。

有時候圖方便,會直接把雛鳥屍體綁在木棍上,當火把用。

據介紹,油鴟煉出來的油非常乾淨透明,也沒有異味,可長時間存放,當地人會用這種油來點燈,也會用來炒菜。

因為太胖,抓起來煉油差點滅絕,因為特殊技能,又意外被拯救

“行走的油包”能回聲定位

油鴟在科研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非常疑惑,油鴟居住在黑暗的洞穴中,飛來飛去,是如何做到不“撞車”的呢?

百思不得其解,科學家們實地走訪,並採訪當地居民後猜測,油鴟在黑暗中能和蝙蝠一樣,回聲定位。

因為太胖,抓起來煉油差點滅絕,因為特殊技能,又意外被拯救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科學家們在一個洞穴中,捕捉了一些油鴟樣本,塞住它們的耳孔後放掉,再用科學儀器檢測油鴟的行為,才發現了油鴟在黑暗中飛行的奧秘。

在光線正常的情況下,油鴟完全可以依賴視覺判斷飛行方向,但在黑暗中,油鴟會發出非常尖利的叫聲,叫聲在洞穴中會產生迴音,憑藉這種迴音,來判斷食物、同伴、障礙物的位置。

油鴟的回聲定位和蝙蝠略有不同,蝙蝠發出的是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而油鴟發出的是人耳聽力範圍內的聲波,而且聲音非常大,尤其是在洞穴中,聲波頻率可達7000赫茲以上。

因為太胖,抓起來煉油差點滅絕,因為特殊技能,又意外被拯救

最後

回聲定位的技能,讓油鴟聲名鵲起,自然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當地政府為油鴟建立了國家公園保護起來,很多遊客慕名前來,欣賞這種豐滿的,帶著雷達的鳥。

很難想象,若沒有石油的問世,因為鯨油,人類已經將鯨魚捕獵滅絕了;若沒有回聲定位的技能讓油鴟成名,油鴟或許已經被當地人全部煉成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