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點心鋪,俘獲不敢吃甜食的年輕人

國潮點心鋪,俘獲不敢吃甜食的年輕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作者丨王可可,編輯丨紫蘇

在嘗過“味多美”、聽過“麵包新語”、爬過“原麥山丘”之後,如今,大批“舞文弄墨”的“國潮點心鋪”又來攪動這個規模達到800億元的烘焙門店市場。

觀潮新消費從內部人士獲悉,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近日投資了新中式烘焙連鎖品牌墨茉點心局。而在被這位“風投女王”的金手指點中之前,墨茉已被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爭搶。

除此之外,還有瀘溪河、虎頭局渣打餅行等中式烘焙連鎖品牌紛紛加入資本牌桌。其中,虎頭局在僅有4家門店時就獲得了紅杉資本中國和挑戰者資本的投資,目前該品牌的估值已經高達20億元。

寫意又時尚的UI、傳統又新潮的口感。在95後紅男綠女動輒一個小時起排的隊伍中間,我們窺見這些熟悉又陌生的中式烘焙品牌,正在成為國內烘焙賽道的新icon。

01、墨茉的中式點心局

“10個月的時間估值翻了500倍,營業額大概六七個平方能做200萬”,在今年5月的一場餐飲烘焙主題演講中,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在提到由其參與孵化的“墨茉點心局”時如是說。

公開資料顯示,墨茉點心局隸屬於“長沙壹餅壹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剛好一年。大眾點評搜尋顯示,墨茉點心局現有門店12家,即將開業的門店有11家。值得一提的是,墨茉去年僅開設2家門店,2021年獲得資本關注後才進入擴張階段。

如果近距離觀察,很容易捕捉到這家中式烘焙品牌的網紅氣質。

國潮點心鋪,俘獲不敢吃甜食的年輕人

一眼望過去,墨茉的視覺系統傳達著當下流行的“國潮”美學。

主logo也是品牌IP採用的是中國傳統瑞獸“獅子”的圖案,簡約的筆觸配合生動的表情,賦予品牌摩登復古的設計辨識度;高飽和度紅藍搭配的主色調古樸大氣,佐以霓虹燈牌+實木鋪陳的混搭裝飾,讓墨茉門店坐實了“國潮烘焙”的風格定位。

在店內,“選材管理司”、“手工烘焙行”、“芬芳出品處”的結構劃分和文案指示牌,在明檔展示出品流程、引導消費者動線的基礎上,也同樣體現出個性化的國潮氣質。

產品方面,墨茉以桃酥、肉鬆小貝、蛋黃酥等中式糕點為主要產品線,並結合了芝士、曲奇等西點的常用元素,打造注重口味、新鮮、創新和顏值的“新中式”烘焙產品。在價格上,墨茉20-30元的人均消費和不足10元的單品價,也在有效降低顧客的決策門檻。

和很多網紅店一樣,墨茉也熱衷於打造爆品。

國潮點心鋪,俘獲不敢吃甜食的年輕人

“招牌現烤麻薯,賣得特別好”的文案,直白的透露出墨茉力圖用大單品“現烤冰淇淋夾心麻薯”來打造差異化,並以點帶面的帶動其他點心品類的銷售。

除此之外,墨茉還在產品層面做了“一口一個小點心”的形式創新。

“把肉鬆蛋糕切了四份,原來四口五口吃得完,現在可以一口一個”。按照卿永的說法,墨茉的產品創新解決的主要是場景化和銷售時段的問題。“全部做小可以配茶飲、像瓜子一樣當零嘴吃;他們現在10點以前就有人排隊,一直排隊到12點才能把最後的交付做完,儘可能進行全時段體驗。”

此外,墨茉的營銷也是標準的網紅做派。

據觀潮新消費觀察,一年開店十餘家的墨茉已經在小紅書上投出超1萬篇筆記,在抖音、大眾點評等種草平臺上也有大規模的測評內容投放。此外,墨茉也在透過自建社群的形式形成品牌的私域流量池。

實體門店層面,墨茉多選擇入駐知名購物中心,佔據以年輕人、親子消費為主體的線下流量入口。一小時起步的排隊進度充分維護了墨茉身為網紅的尊嚴,甚至一定程度上佐證了品牌的營銷轉化率。

值得一提的是墨茉目前所在的主陣地長沙。

繼陸續推出黃牛價500元的“茶顏悅色”、排隊到5萬+的“超級文和友”兩大網紅品牌後,今天的長沙已經在主流社交平臺上積累了足夠的新消費熱度。以墨茉為代表的新中式烘焙門店,也即將與長沙本身的影響力相互輝映,成為這座網紅城市的新招牌。

不止如此,同其他長沙網紅大戶一樣,墨茉也不著急用資本換流量、大規模向全國擴張。而是致力於立身本土、深耕供應鏈,以剋制前行的姿態打造兼具稀缺性和穩定性的長沙品牌。

國潮點心鋪,俘獲不敢吃甜食的年輕人

總結來看,入時的視覺和味覺體系互為表裡,構成了墨茉對年輕群體的底層吸引力;線上主打新媒體、線下主攻購物中心的渠道及營銷策略,則為品牌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曝光度和影響力。

同樣定位、畫風的還有前述的“虎頭局”,只不過虎頭局的打法更為激進。據悉。目前完成融資的虎頭局正以長沙為軸心不斷向省外擴張,如今已有門店落地廣東。

一股新中式烘焙的風潮正在資本的注視下開始躁動。

02、失語的本土糕點品牌

“烘焙”本是西方世界的舶來詞,但其實在中國,“烘焙”所指代的糕點製作技藝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

漢代時,“糕”的概念初步成型,而“點心”一詞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書》裡,以“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 這樣日常化的描述被歷史儲存下來。

不過烘焙行業在國內真正形成產業規模,卻是在距今並不太久遠的上世紀80年代。

彼時,我國現代烘焙行業開始興起,代表作是從香港、臺灣進入大陸市場的西式糕點。只不過當時的產品生產仍以家庭作坊為主體,模式粗放、產能不足、品類單一。

進入90年代,成熟的外資烘焙企業入駐中國,比如生產“曼可頓”麵包的比利時Artal集團和“好麗友”的母公司韓國Orion集團。在這些行業翹楚的引領下,徐福記、桃李麵包、盼盼食品等國內烘焙零售企業蓬勃發展;以好利來、克里斯汀、味多美、元祖為代表的國內烘焙連鎖品牌的歷史也源起於此。

千禧年後,中國烘焙行業步入快速增長期。而這個為期十年的烘焙業黃金時代,依然是由烘焙門店所貫穿的。

一方面,以麵包新語、巴黎貝甜為代表的國外線下烘焙品牌相繼在國內市場落地生根,另一方面,中國本土也誕生了諸如原麥山丘、鮑師傅這樣以創新單品突出重圍的新式烘焙門店。

但可惜的是,在行業商業化程序突飛猛進的30年裡,國內無論是烘焙零售品牌還是烘焙門店品牌,總體而言都是西式烘焙的天下。即便是如“軟歐包”、“北海道麵包”、“肉鬆小貝”這樣的現象級創新產品,也始終擺脫不掉拿來主義的身影。

真正擷取中國飲食文化的“中式烘焙”,存在感始終低微。

資料顯示,我國烘焙行業Top 5的企業分別為達利食品、桃李麵包、盼盼、奧利奧和徐福記。除徐福記外,其他4家幾乎全部以西式糕點零售為主。

以烘焙門店為例,有研究報告顯示,現階段我國烘焙門店仍以麵包、蛋糕為主品類,其一舉佔去了80%左右的門店比例。相比這些傳統的西式烘焙產品,中式糕點門店的佔比只有10%左右。

國潮點心鋪,俘獲不敢吃甜食的年輕人

目前,國內的中式烘焙連鎖品牌主要以廣州酒家、稻香村、杏花樓等中華老字號為主。得益於政策扶植和品牌歷史,這些老字號在消費者心智中認知度普遍較高。

但因為這些傳統連鎖品牌主打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或者地方特產送禮場景,從而在銷售上有季節性、週期性的侷限。在場景多元化的今天,這些老字號也普遍缺失產品創新、品牌翻新的能力和意識。

不止如此,雖然中式糕點及地方特色糕點眾多,但除了月餅已借節慶熱點成為大單品並形成頭部企業外,其他如桃酥、綠豆糕、板栗餅、鮮花餅、桂花糕等諸多糕點品類仍處於“有類無品”的狀態。

大批地方特色傳統糕點品類尚未被現代商業重塑,好在變數已經發生。

03、新中式烘焙時代

獨屬於中式烘焙的最大變數,無疑是消費人群的汰換。

從烘焙門店消費者畫像來看,35。1%的烘焙門店消費者年齡集中在25-30歲之間;其次是30-35歲的消費者,佔比為22。2%。總體而言,75%的烘焙門店消費者是年齡在20-35歲之間的年輕群體。

而年輕一代普遍生活在較為富裕的年代,擁有強烈的文化自信以及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見諸消費領域,即直接推動了環境、服務更入時的新中式烘焙站上崛起的風口。

率先爆發的是中式烘焙零售品牌,典型如一度刷屏朋友圈的軒媽蛋黃酥,成為2020年雙十一天貓傳統糕點類目TOP1的中式烘焙產品。2020年9月,軒媽食品獲得了金鼎資本領投數千萬元投資,幾個月後,軒媽食品再次獲金鼎資本重倉加碼,B輪融資規模已超億元。

緊隨其後被市場追捧的,就是新中式烘焙連鎖品牌店。

宏觀來看,根據美團點評《2019年中國烘焙門店市場報告》顯示,全國中式烘焙門店數量已超5萬家,是烘焙門店中的第二大細分品類。

據贏商大資料監測,在2020年23個主要城市5萬平米以上的購物中心開關店數量中,烘焙品的新興品牌開關店比為0。77,較於成熟品牌的0。52而言,新品牌建店的積極性大。

其中,中式烘焙表現不俗,在門店淨增TOP10中佔比高達40%,有包括瀘溪河、哈爾濱食品廠、詹記、青桔和木魚在內的多箇中式烘焙品牌風光上榜。

國潮點心鋪,俘獲不敢吃甜食的年輕人

微觀來看,除老字號外,如今入局的中式烘焙品牌連鎖店就有十個左右,其中,瀘溪河、虎頭局、墨茉點心局這三家中式烘焙連鎖新品牌的估值都在20億元上下。

中式烘焙老字號稻香村、初代糕點網紅鮑師傅也不甘寂寞,同在2019年分別宣佈推出子品牌“稻田日記”和“好福道”,入局更年輕態的新中式烘焙市場。

中式烘焙是欣欣向榮的賽道趨勢,具體品牌想要突出重圍,仍需具備獨樹一幟的創新能力。縱觀這些當下頗受資本青睞的烘焙門店,不難總結出當下新中式連鎖品牌的幾大創新方向。

首先是健康化。

從消費偏好上看,作為朋克養生一族的Z世代對烘焙產品的健康標準正在提升。據億滋國際和HarrisPoll釋出的報告顯示,且比起傳統犧牲口感的低糖糕點,追求新鮮度、食材天然性的烘焙產品更受青睞。

國潮點心鋪,俘獲不敢吃甜食的年輕人

基於此,如今的中式烘焙品牌連鎖店多主打“現烤現賣”,除上述墨茉點心局之外,瀘溪河桃酥招牌產品“桃酥”,也在以新鮮現烤模式常年穩居銷售量TOP1,甚至創下了 “平均每秒就賣出1斤”的銷售記錄。

其二是場景化。

今天的年輕消費者更關注生活和體驗,消費的時候注重場景。早在2019年,“茶飲+歐包”就一度成為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等新式茶飲增收的主旋律,如今這種食飲搭配的下午茶場景正給中式烘焙品牌店帶去新的靈感。

仍以墨茉為例。目前,墨茉點心局已經和網紅奶茶茶顏悅色進行了一輪“夢幻聯動”。“糕點+茶飲”的新中式下午茶場景,同時拓寬了兩者在各自領地的疆域。

其三是風格化。

今天的消費者不僅為口味買單,也為自身文化態度買單。因此,挖掘各地方特色糕點,鑲嵌年輕人喜歡的視覺和口味元素,把節日糕點做成可日常消遣的休閒食品,是中式烘焙品牌店積累路人緣的不二法門。

無論是以經典復古為賣點的虎頭局,還是定位宮廷糕點、融入雕樑畫棟的吳酥生,如今在年輕群體中風行的中式烘焙品牌店,均致力於在門店設計中融入國風。

此外,這些品牌也普遍選擇從中式點心文化切入,如主打荷花酥的百年同和、主打桃酥的瀘溪河和詹記。對國潮表裡的獨特解讀,是當代中式烘焙品牌店締造品牌差異化的核心理念。

04、結語

新消費時代,消解烘焙市場的焦慮,亟需更多新創意、新思路。而這些新中式烘焙門店品牌,正在作為一種潮酷又有個性的產品和文化符號,盤活龐大又零散的烘培市場。

從商業化角度來看,根據美團大學餐飲學院的資料顯示,連鎖化率第一的食飲店,單店模型跑通後都會迎來一個發展奇點。在資本的助力下,中式烘焙頭部品牌店也將會加速跑馬圈地,連鎖化率增長也將一騎絕塵。

需要警惕的或許是同質化陷阱。

以“肉鬆小貝”一炮而紅的“鮑師傅”高峰時門店數直逼2000家,而其中只有幾十家“正品”,其餘悉數是“高仿號”。“智慧財產權”的困境讓誕生16年的鮑師傅,至今未能成為真正的全國性糕點品牌。

另一根需要時刻緊繃的弦則是產品創新的能力。

在品類迭代過於快速,選項過於豐饒的年代,Z世代的味蕾無忠誠可言。基於此,那些依靠單一爆品打天下的網紅烘焙的生命週期只能不斷縮短,唯有在研發、渠道、營銷方面毫無短板,總能快速且穩步推陳出新的品牌,才能留住那些挑剔又善變的年輕人。

從網紅走向長紅,新中式烘焙門店需要挖出一條更深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