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最近,餘大嘴一則在2021年供銷商大會上的演講影片火了:“1年幹翻特斯拉,年銷要迅速超過200多萬輛,”

“未來我們會生產更高配置的車,要在30~50萬元之間超越德系的BBA,一把把他們都幹掉,也就是說在30~50萬元的價格區間中,在國內汽車市場,沒有賓士、寶馬、奧迪的生存之地。”

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依照當時的場景,可能是華為對供銷商畫的大餅,但放在汽車行業,這一定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不光是口嗨,這是缺乏對汽車行業最基本的敬畏。

立銷量flag,放在汽車行業,也不少見。每年年初,多數車企都會發布銷量目標,給企業和體系樹立一個努力的方向。至於結果嘛,那就不好說了。

趁著年初,《一句話點評》也整理了去年和今年車企的銷量目標。透過表格可以發現,2021年絕大多數車企都沒有完成年銷目標,但責任不在車企,主要是缺芯(手動狗頭)。

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2022年,統計到的部分車企年銷量目標同比增幅大都在10%以上,最低的一汽-大眾11。1%,高的有20%到50%的,還有比如奇瑞和小鵬,目標是翻倍。而更恐怖的就是華為了,相比去年買了不到1萬輛的賽力斯,今年華為要挑戰30萬輛的年銷目標,同比增幅3650%。

所以對於銷量目標,有的車企還是比較認清現實,實事求是,穩打穩紮,在行業留下一個好的口碑和印象。至於有的車企嘛,先吹牛,後打臉,別當真,看看就好,但喊多了也就“狼來了”。

樂觀的2022

從企業的銷量目標來看,一汽和東風兩家央企都立下了400萬的銷量目標,增長要達到兩成左右。不過一汽的目標更進一步,要達到410萬輛。

翻看一汽集團2021年的目標,也是400萬輛,只不過最終只在2021年取得了350萬輛的銷量成績,並未完成當年立下的任務。

其中2021年一汽-大眾打破了連續3年200萬輛俱樂部卓越成績,取得了180萬輛的批發銷量水平,僅完成年初銷量目標的77%,雖然蟬聯冠軍,但200萬輛這個坎兒一汽-大眾要堅定地邁過去。去年因為嚴重缺芯,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為了保奧迪,將旗下多款產品的產量進行了調整,使得一汽-大眾多款SUV產品銷量劇跌。

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在日系品牌的進攻之下,大眾品牌是否能夠保持一如既往的優勢?在ID。系列的新能源轉型中,燃油車還是否能夠提供絕對的增量?奧迪品牌繼續衝高,朝著80到100萬輛的高度前行,然而在自主新能源、新高階品牌的進攻之下,奧迪品牌的優勢是否能夠堅守住,這對一汽-大眾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一汽豐田為了向100萬輛衝擊,已經準備多時。在A+級轎車亞洲獅和陸放、凌放、銳放在內的5款SUV產品聚集下,已經具備了增長的基礎。但對於奔騰和紅旗這樣動輒要實現50%的增長,基本上是難以實現的。至於原因,奔騰品牌品牌力太低了,在自主品牌中激盪不起太多的浪花,而紅旗則過去依託於大客戶市場,很難形成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態勢。

東風集團對外則沒有如一汽集團那樣將目標分攤得那麼明細,2021年目標銷量完成度也基本上達到了。

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於東風集團而言,合資板塊的日產、本田肯定是兩個大頭,要佔據集團銷量的一半左右,不過日產因為奇駿的失利,可能會在銷量上有所損失,2022年新車日產Ariya、新一代逍客以及現有產品的混動車型,將是日產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東本基本上可以保持往常的態勢一直向上,新一代 CR-V/XR-V、混動思域、純電動e:NS1等也將到來,至於能不能突破百萬,還要看產能的考驗。自主方面的風神、風行、風光、風度,出現了一些零星的破局者,比如奕炫、T5等熱銷產品,但總體對集團銷量的貢獻包括實力還需要提高。高階純電品牌嵐圖倒是可以期待一下,但總量上不會貢獻太多。

廣汽集團應該說走得相對穩健,特別是廣本和廣豐,2021年也完成了銷量目標,今年在廣豐賽那、威颯、鋒蘭達,廣本型格等多款產品助推下實現100萬輛的突破,這可以期待。另外傳祺和埃安,前者的影豹+MPV家族,以及匯入豐田的雙擎技術,後者的多款新能源產品也都有不錯的市場表現,這將為廣汽自主帶來不錯的增量。

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幾家自主品牌除了長安,也都發布了銷量目標,雖然目前吉利是自主第一,但是長城和奇瑞,也有要做自主第一的心,特別是長城汽車,在坦克、圓夢、BC等新品牌推動下信心十足,至於190萬輛是長城乃至所有自主品牌都難以企及的高度,並不是那麼容易。

吉利165萬的銷量目標是吉利向150萬+的再次前行,不過吉利目前已經連續三年未完成年初銷量目標,今年的165萬輛會有機會實現嗎?從目前吉利的趨勢來看,中國星和領克高階向上有重大突破,今年的重要力量在混動,然而混動車的競爭也不輕鬆。

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奇瑞的保150萬輛爭200萬輛的目標,其中包含了合資品牌,對於奇瑞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和捷途等品牌的推動下,爭取下100萬輛應該是有機會的。比亞迪的氣勢應該是目前自主品牌中最猛的,特別是新能源,市場需求訂單火熱,這120萬輛考驗的就是產能和服務能力了。

新勢力品牌提出明確銷量目標的並不多,僅有小鵬、華為和特斯拉,除了特斯拉全球計劃從94萬輛向150萬輛邁進相對靠譜外,小鵬和華為的目標的確有點嚇人。其中小鵬2021年的銷量還沒到10萬輛,今年就提出25萬到30萬輛的目標,這是翻了兩番啊。而華為更離譜,從不到萬輛的年銷量到年銷30萬輛,大嘴不愧是大嘴。

從“目標紅”到“開門黑”

在經歷過2021年行業的動盪和洗滌之後,絕大多數車企對2022年的市場抱以樂觀的態度。主要是晶片問題得到緩解。

有汽車晶片供貨商表示,來自車廠的晶片訂單預估已經超過6000萬輛了,但中國市場的年產量不到3000萬輛,這就意味著汽車廠商在有意識地從年初就鎖定充足的晶片供應,力求不被晶片短缺影響最終銷量。

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然而影響銷量的不僅只有晶片,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信心、產品力優勢、競爭格局,服務和保障等等,都是影響車市動態和企業銷量的重要因素。至於年底能不能達到年初目標,或者說完不成又怎樣,似乎對整體企業來說,又沒有特別大的影響,該造車就造車,該賣車還賣車,只是長期以往,對品牌來說是一種不好形象的累積。

但從1月的銷量資料,其實就可以看出企業是不是有這個實力實現銷量目標。很多車企立下了開門紅的目標銷量,但實際上1月份的銷量資料就給了車企當頭一棒,迎來“開門黑”。

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根據歷年乘聯會資料的銷量對比,1月份屬於銷量旺季,單月銷量基本上為年度銷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如果遇到車企的產品大年,或者新產品上量勢頭猛,基本上可以佔到年度銷量的8-9%左右。根據這個資料,結合2022年度的目標增幅,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發現誰有可能完不成銷量目標了。

比如奔騰和紅旗,極有可能拖後腿,導致一汽集團總體銷量目標的難度增加,東風整體銷量和一汽類似,還要看旗下的合資品牌是否能夠承擔起重任。廣汽集團1月份的資料表現很穩,不出意外應該是這幾家集團車企中最容易實現的。

雖然如今自主品牌的勢頭都還不錯,但四家傳統自主車企的目標都偏高,最有可能率先實現目標的應該是比亞迪,而月銷邁入10萬輛俱樂部,應該將成為比亞迪2022年的常態。相比吉利,奇瑞和長城的難度應該大了不少。

對比車企銷量目標,“吹牛”屬TA最牛

新勢力小鵬和華為的目標,根據經驗來看應該是不可能的,銷量增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即便有新產品,也需要產能的爬坡和一輛輛地交付和服務,至少華為的30萬輛,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實現的。

既然看上去,那麼多車企的目標都不靠譜,難道車企領導們不知道嗎?如果說餘大嘴不懂汽車行業,可以理解,但那些深耕汽車行業幾十年,見過車市跌宕起伏的汽車人不會明白銷量增長難的這個道理嗎?

其實車企高層心裡比誰都清楚,就像去年一眾車企在喊2025目標時,都跟瘋了似的,對未來中國市場都表現出極其樂觀的心態。然而這些銷量目標和數字,或是出於頂層設計的壓力,或是出於供銷商和廠家之間的關係,或是出於資本對企業的看好程度,不得不給合作伙伴和投資人加油打氣,先搶奪資源、資金,還有機會朝著這個目標去實現。如果都不喊,不給上下游產業鏈、給企業員工和體系以信心,那最終機會都沒有。

所以面對車企們吼出來的銷量目標,看一看就好,並不能成為企業發展的評價指標之一,最終還是需要等到明年企業交付成績單的時候,才是實打實的業績和能力。

這個時候,再看看餘大嘴在供銷大會上的flag,他心裡一定想,只要我不尷尬,那尷尬的就是別人,你能把我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