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扶霞·鄧洛普:中餐在海外是被誇大還是被低估?

(東西問)獨家|扶霞·鄧洛普:中餐在海外是被誇大還是被低估?

中新社成都7月30日電 題:中餐在海外是被誇大還是被低估?——專訪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

作者 賀劭清 單鵬

獨家|扶霞·鄧洛普:中餐在海外是被誇大還是被低估?

“在英國、美國有很多人喜歡中國菜。可是最受他們歡迎的不是中國最好的飲食,也不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飲食,從這個角度看,真正的中國飲食文化在海外是被低估了。”《魚翅與花椒》作者、英國女作家扶霞·鄧洛普(Fuchsia Dunlop)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時表示,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對食物的欣賞是受到人們尊重的,甚至可以同對音樂、繪畫、詩歌的品鑑能力相提並論。在今天,中國不同菜餚更是中國不同區域地理、歷史、文化的生動反映。如果西方人想要探索中國文化,飲食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窗戶”。

獨家|扶霞·鄧洛普:中餐在海外是被誇大還是被低估?

扶霞·鄧洛普。本人供圖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為什麼會從事中國飲食文化寫作?從上世紀90年代第一次來中國至今,您已經在海外出版了多部中國飲食文化相關書籍,四次獲得烹飪餐飲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獎烹飪寫作大獎,在英國《金融時報》、美國《紐約客》《美食家》等雜誌上發表多篇中國飲食文化文章,這期間西方對中餐的認知發生了哪些變化?

扶霞·鄧洛普:20年前我來四川求學時,川菜熱已席捲中國,但大部分外國人卻對此知之甚少。當時的英國很難找到正宗的川菜菜譜,更不用說正宗的川菜調料,主廚和飲食專家,也很少真正體驗過花椒讓雙唇酥麻的刺痛感。

事實上,中國飲食文化是如此浩瀚無垠、海納百川,西方人應該瞭解它們的豐富與多樣性,所以我開始了自己第一本中國飲食文化書籍《四川菜譜》的寫作。

2020年,《四川菜譜》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此時距這本書第一次在英國出版已過去近20年。20年時間裡,大部分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瞭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麻婆豆腐成為國際食客的必點菜之一,四川也成為西方人重要美食目的地。倫敦街頭,食客們能吃到粵菜、川菜、湘菜、東北菜、淮揚菜,甚至還能品味正宗西安小吃。

這種變化產生的原因之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西方旅遊、學習、工作,同時也有大量西方人來到中國或認識了來自中國的朋友。這讓英美市場興起了對正宗傳統中餐的需求,已經存在於海外的中餐廳有動力去嘗試更多中國菜。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西方能找到的中國飲食文化資料比過去豐富多了。很多中國人如李子柒、王剛等在網路釋出烹飪影片,讓不少西方網友很容易接觸到正宗的中餐。

獨家|扶霞·鄧洛普:中餐在海外是被誇大還是被低估?

資料圖:倫敦一家中餐館座無虛席。中新社記者 張平 攝

中新社記者:西方對中餐的常見誤解有哪些?中國人對西方飲食文化又有哪些誤解?如何看待這些偏見?

扶霞·鄧洛普:提及中餐,許多西方人會想到“油膩”或“不太健康”,這是因為他們接觸到的中餐大部分是餐廳裡的菜餚,而非中國人的家常菜。在中國人家裡,主食多為一碗蒸米飯或麵條,再配以大量簡單烹飪的應季蔬菜,各類豆製品,極少果脯以及一點點能增添風味、供給營養的魚肉。這樣的飲食講究葷素搭配、品類豐富、合乎時令、營養均衡,極大滿足了眼鼻口腹,是我心中最好的生活方式。

雖然油是中餐火候與香味的核心,但並非每一道菜中的油都需要吃下去。如果西方人按照中國的禮儀,用筷子夾菜,那麼大部分的油都會被留在菜盤裡。另外,大部分西方人難以理解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口感”。我曾經在一場講座前,給每一位觀眾贈送了我自己烹飪的鴨舌。傳統西方飲食觀認為,吃鴨舌、雞爪毫無意義,而中國人卻將“麻煩的小東西”做出滋味。我讓他們把原來的想法扔掉,用心感受東方的“口感”。

中餐對於食材選用開放包容,閃耀著哲學光輝。一個真正技藝高超的廚師不會用“能吃”“不能吃”來簡單歸類食材,而是用烹飪技術突出優點、掩蓋弱點。四川廚師甚至將豬嘴中耐嚼的上顎都做成了麻辣小吃,稱為“天堂”。

在中國,也會有中國朋友向我發表對“西餐”的看法,其中有大部分中國人對西方飲食文化的常見誤解。西方飲食文化包含了不同國家的美食,很難用某一種或某一個國家的食物來代表“西餐”。

產生這些偏見的根本原因是不瞭解。雖然近年來隨著東西方民眾交流的深入,這樣的誤解有所減少,但要做到完全消除還需要時間。事實上,每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都有獨到之處,需要用心去感受。

獨家|扶霞·鄧洛普:中餐在海外是被誇大還是被低估?

圖為川菜代表作品展示。(資料圖片) 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中新社記者:川菜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產物,如果明朝末年辣椒沒有傳入中國,也就沒有麻婆豆腐、水煮牛肉等麻辣鮮香的四川菜餚,更不會形成“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味型。您如何看待在東西方交流碰撞中產生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飲食文化?

扶霞·鄧洛普:早在公元4世紀,四川人已經對香辣風味出現偏好,中國歷史學家常璩曾在《華陽國志·蜀志》中做出了著名總結——“尚滋味,好辛香”。不過要注意,這裡的辣味並非來自於辣椒,而是生薑、花椒和茱萸。中國早期美食專著《呂氏春秋·本味篇》也將四川生薑奉為佳品。

一直到16世紀晚期的明朝末年,辣椒才開始進入中國。因為有著潔白可愛的小花和鮮紅漂亮的果實,一開始辣椒在中國被視為觀賞植物,一個世紀以後才出現辣椒入菜的記載。根據四川大學教授江玉祥的研究,儘管有一份模糊資料提到了18世紀中期四川有辣椒種植歷史,但直到清朝嘉慶年間,辣椒才成為當地的常見作物。

西方飲食文化同樣受到了遙遠東方的影響。上世紀80年代,一位很有名的美籍華人做電視節目時將中國菜介紹給了英國。現在很多英國家庭都有一口中式炒鍋,不少英國人也掌握了“炒”這個烹調做法。他們會將蔬菜和肉切成絲在炒鍋裡炒熟,我們稱之為“Stir and fry”,當然這種炒菜和中國炒菜相比就簡單多了。

事實上,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所有現存的飲食文化都一刻不停地演進,受到新的影響,產生新的碰撞。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在成都吃過和喜愛的某些菜餚,到今天幾近消失。2019年我回到成都時,發現三文魚、冰草等新食材已經在當地的選單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獨家|扶霞·鄧洛普:中餐在海外是被誇大還是被低估?

扶霞·鄧洛普。 本人供圖

中新社記者:風靡世界的到底是中餐還是“西式中餐”?中餐在海外是被誇大還是被低估了?透過飲食可以瞭解中國的文化嗎?

扶霞·鄧洛普:在英國、美國有很多人喜歡中國菜。可是最受他們歡迎的不是中國最好的飲食或最具代表性的飲食,從這個角度看,真正的中國飲食文化在海外是被低估了。

但這些風靡世界的菜餚,同樣也屬於中國飲食文化。因為中餐除了有著豐富的品類,每一道中國菜餚的背後,還往往有一段故事,如東坡肉就有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和豬肉的傳奇故事,他曾經在《豬肉頌》裡奚落了瞧不起這種普通肉類的人。美國人喜歡的“左宗棠雞”背後也有一段故事,一位湖南廚師在臺灣發明了“左宗棠雞”,後來這位廚師的徒弟又將它帶到了美國紐約。這個故事不僅有趣,它還是屬於中國人的故事、中國菜餚的故事,所以“左宗棠雞”當然算中餐,只不過是另外一種中餐。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中國文化一個永恆的特點。早期中國哲學家、詩人會用飲食比喻很多事情,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孔子透過飲食表達人的品行,並特別重視不同的肉食要搭配適合的蘸醬;詩人屈原也曾透過描述美味的食物,希望藉此召回亡人的鬼魂。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對食物的欣賞是受到尊重的,甚至可以同對音樂、繪畫、詩歌的品鑑能力相提並論。在今天,中國不同菜餚更是中國不同區域地理、歷史、文化的生動反映。如果西方人想要探索中國文化,飲食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窗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