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又現古民居——金裹峰嶂郭峪村

山西又現古民居——金裹峰嶂郭峪村

選自《前進論壇》

2002年02期,郭學寶

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古稱郭谷,始建於唐代。郭峪東側的蒼龍嶺上有“金裹谷”刻字,剛勁有力,氣勢宏大。刻石年代不詳,但人們據此將村所在的樊溪河谷又稱為“金裹谷”。

自明代中葉至清初的一百多年間,郭峪出過18位舉人,15位進士。明清兩代,“官侍郎、巡撫、翰林、臺省、監司、守令者,嘗不絕於時”。

山西又現古民居——金裹峰嶂郭峪村

明代末年,郭峪村有張好古一門三進士,張鵬雲一家“祖孫兄弟科甲”。清順治丙戌年(公元1646年),陽城縣有“十鳳齊鳴”,其中就有郭峪村的張爾素,後任刑部左侍郎。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85年)戊戍,陳廷敬考中進士,歷任秘書院檢討、國子監司業、內閣學士、禮部、吏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刑部尚書,累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為官50餘年,主持編修《世祖章皇帝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鑑古輯覽》、《皇輿表》、《明史》、《康熙字典》、《佩文韻府》等書,晚年手定《午亭文編》-“卷。如此說來,郭峪村為中華文化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山西又現古民居——金裹峰嶂郭峪村

明清以前的郭峪,植被豐厚、河清廟古、林木蔥蘢。明代末年,以高迎祥、李自成為首的陝西農民軍在陝、晉、豫等省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拉鋸戰,其中老十三營王嘉胤的一支義軍,為籌集錢糧經常滋擾劫掠這一地方。為避農民軍劫掠、樊溪河谷眾多散居的小戶遷至大村附近,以加強集體防禦力量,形成了郭峪這樣較大的雜姓村落。

山西又現古民居——金裹峰嶂郭峪村

經過明末戰亂,陽城四鄉村落變得十分蕭條。郭峪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村民為求自保而修建起宏偉的城牆及豫樓等防禦性建築。

郭峪城牆平均高12米,臨樊溪河岸一側高達18米,周圍1400米,不僅是當時附近村鎮較完固的防禦工事,也是至今儲存較完整的村鎮式古城堡。據有關專家認定,此城高度比北京故宮的城牆還高+米多。這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實乃冒天下之大不韙之舉。

山西又現古民居——金裹峰嶂郭峪村

由於城牆為宥,郭峪村大戶人家所建之宅,均基本完好地儲存至今。現在,郭峪村儲存較好的古老住宅近+*幢,其中明代宅院十餘幢,清代宅院二十餘幢。儘管許多宅子歷經風雨和戰亂,有些已破損,有些已倒塌,但仍可以從那砌築的挺拔的高牆、氣勢不凡的一幢幢宏麗的門樓、粗壯的樑架以及各類雕飾細巧和手藝高超的木雕、石雕中看到當年輝煌的印跡。

儘管有城牆,倘義軍自城外來,城中居民尚不可瞭望形跡。於是,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正月十五日,村中首富王重新與村首們共同協商,又籌資備銀,並請風水先生“考極相方,諼宅厥中”,在村中高地上建起一座七層碉樓。樓即成,取古訓“豫則安,不豫則殆”之意,名之謂“豫樓”。登樓遠眺,畢縣數十里,盜賊無所遁形。郭峪村從此“固若金湯”。

山西又現古民居——金裹峰嶂郭峪村

固城豪宅,民安於時。然神祀宇祠,佑民之福,必不可少。郭峪村四周有很多廟宇。其中湯帝廟居村西坡崗之上,是陽城鄉村中規模較大的廟宇。正殿九開間,單層,高9米,進深6米,宏大而神聖,村人因此把湯帝廟叫做“大廟”。為避逾制之嫌,村人將九間正殿隔成三座三開間的小殿,正中三間供關公。正殿左右備三間耳房,東耳房供送子觀音及高礻某神,西耳房內供關平、周倉。由於湯帝廟中供著關公、土地、高礻某等神,平時還願者不絕如縷,所以香火歷代不斷。

在郭峪村西城根,湯帝廟東北角處,原建有樊溪河谷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文廟。初建於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規模較小,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經重修、擴建後將等級提高。據當地百姓介紹,該廟在)*世紀+*年代末土地改革時初遭破壞,但房屋還基本完好。60年代初,一位人民公社武裝部長建私房需要幾根大木料,擅自將文廟大殿拆毀。80年代初,又一位人民公社幹部為家中建私房,便循例使權,將廟宇徹底拆毀,取走木料,廟內上百塊石碑也全部取走私用。

此外,在郭峪村東面蒼龍嶺脊的峭壁懸崖上,原建有一座白雲觀。時人謂之:“三晉兩大奇,北有懸空寺,南有石山廟(即白雲觀)”。可見其影響之深遠。現被毀,只留一小石山形。

白雲觀以西偏北,松山之巔,舊有一座。層磚塔。《郭峪村志》載此塔“建於唐貞觀年間”。塔呈六角形,為簡體結構,中空,搭木樓板,有梯可上至第五層。此塔初為補文運而建,故名文峰。後來人們發現,塔身呈暗紅色時,天就要下雨,若變為灰紅色時,天就放晴,於是人們又稱之為“晴雨塔”。

在塔院內的東牆上,原鑲有一塊長約165釐米,寬約66釐米的大青石。據傳,遊人只要用手在大青石上按幾下,再將耳朵貼近,即可聽到鳳凰長鳴之聲,因此,人稱此石為“鳴鳳壁”。由於東山對峙著翱鳳嶺,於是這裡便成為郭峪一景。當地有諺曰:“東山鳴鳳壁,西嶺鳳凰巢。金谷非俗地,代代佐君勞。”“文化大革命”、“破舊立新”,塔、廟均毀,成為郭峪村史上又一憾事。

今天,我們置身此境,不禁油然感慨道:郭峪村不僅是明清歷史更迭的縮影,也是北方古代農村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