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詩詞走來的十二月,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小啟:

十二月,古時候又稱其為“嘉平月”、“臘月”、“涂月”、“季冬”,是一年之中的最後一個月。

公曆十二月,還是雨雪霏霏的初冬時刻;農曆十二月,則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臘月了。

即使在公曆十二月裡,也有大雪和冬至兩個節氣,讓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慄。

古往今來,文人雅士吟詩填詞,創作過不少與十二月有關的詩詞,讀起來令人身臨其境,興味盎然。

從古詩詞走來的十二月,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無名氏: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別詩(漢)無名氏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俯觀江漢流,仰視浮雲翔。

《別詩》是創作於漢朝的一首五言長詩,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很長,本文節選其中四句。

這是句的大意是:

農曆十二月,正是人們常說的寒冬臘月。早上起來,世間萬物批上一層厚厚的嚴霜,讓人不寒而慄。

低頭看到河水滔滔,不捨晝夜;抬頭打探高天上流雲,時聚時散。世事無常啊!

以這樣淒涼肅殺的環境來分別,自然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從古詩詞走來的十二月,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李白: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

觀放白鷹其一(唐)李白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寒冬十二月,蒼鷹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萬里高。

詩仙李白這首古風體詩歌的大意是:

八月秋風起,從西域飛來的蒼鷹來勢洶洶。別看是單獨一隻,它就猶如天空裡飄著的一片雪花,遠遠望去就像一絲白髮。

到了寒冷的十二月,蒼鷹羽翼豐滿,翱翔在高高的天空。喜歡嘰嘰喳喳的燕子麻雀且莫噪聒,萬里高空俯視大地的風景,你們永遠無法領略。

蘇軾是北宋文壇著名的“樂天派”,一生仕途屢屢受挫,卻總能黃連樹下唱小調——苦中作樂。雖說言為心聲,可他的《放鶴亭記》洋洋灑灑數百字,借物抒情,卻未免有些消極。

李白作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觀放白鷹其一》其實也是借物抒情,卻盡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信誓旦旦“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李白與蘇軾分別作為唐、宋王朝的文壇領袖,雖然都曾經人生在世不得意,但箇中境界,高下立判。

從古詩詞走來的十二月,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歐陽修:十二月嚴凝天地閉。莫嫌臺榭無花卉。惟有酒能欺雪意。

漁家傲(宋)歐陽修十二月嚴凝天地閉。莫嫌臺榭無花卉。惟有酒能欺雪意。增豪氣。直教耳熱笙歌沸。隴上雕鞍惟數騎。獵圍半合新霜裡。霜重鼓聲寒不起。千人指。馬前一雁寒空墜。

唐宋八大家,除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外,宋代的六位,是師生關係,也就是說,歐陽修是其他五人共同的老師。“文聖”歐陽修在北宋文壇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漁家傲》是一個常見的詞牌名,很多大家都寫過,比如范仲淹、李清照等等。

歐陽修這“文聖”頭銜可不是浪得虛名,比如《漁家傲》,他一口氣就創作了十二首。

這組聯章詞是一種敘述風土民情的新腔。十二首詞以時間為順序,描摹一年中十二個月不同的風光景物和風土人情,包括春耕、清明、端陽、七夕、中秋和冬至等民俗節慶活動。

《漁家傲》這組聯章詞當作於宋英宗治平初年,當時歐陽修在東京(今河南開封)任參知政事。

本文選載的是《漁家傲》第十二首,也是最後一首,對應的月份是十二月。

從古詩詞走來的十二月,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這首詞的大意是:

十二月天寒地凍,不要嫌棄亭榭樓臺無花可賞,在這樣極端的天氣裡,唯有溫酒暢飲方可壓倒寒氣。

為了增添豪氣與活力,不妨一直喝到酒酣耳熱,笙歌助興,鼓樂喧天,如同沸騰了一般。

狩獵開始了,雖然只有一小隊人馬在田野上圍了半圈,天寒霜重,鼓聲沉悶,但是觀獵者仍然興致勃勃,搖旗吶喊。

不經意間,大家一聲歡呼,都指向前面同一個地方。原來是一隻大雁中箭,從寒空中應聲而直落,直接掉到了狩獵者的馬前。

從古詩詞走來的十二月,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小結:

古詩詞裡的十二月,別有一番風景,也別有一番滋味。

十二月的雪花,比早春二月的山花更爛漫。

十二月的霜葉,比盛夏六月初綠葉更絢麗。

站在十二月的北風口,回首崢嶸歲月,感慨萬千,一言難盡。

時值十二月,初入冬季,冷暖自知。這個冬天,即使冰天雪地,天寒地凍,也能詩情畫意,笑傲江湖。

從古詩詞走來的十二月,冰天雪地,天寒地凍

進入十二月,願你人忙心不忙,天寒心不寒。

再見,十一月!

你好!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