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楚“天策府寶”背龍鳳紋大錢丨中國嘉德2021秋拍

馬楚“天策府寶”背龍鳳紋大錢丨中國嘉德2021秋拍

Lot 6332天策府寶背龍鳳紋開爐大錢

尺寸:42。8 mm

RMB:900,000-1,200,000

天策府寶大錢,五代十國時期南楚馬殷所鑄,是馬殷被後梁授予開設天策府時特鑄的紀念幣,存世稀少,甚為珍貴,是不可多得的古泉名珍之一。《十國春秋·楚武穆王世家》載:“楚武穆王乾化元年,鑄天策錢,文曰天策府寶。” 這種大錢的圖文最早在宋·洪遵《泉志》中有刊載,其摹圖右側附雲:“五代史楚世家曰:馬殷請依唐太宗故事開天策府,梁太祖拜殷天策上將軍。張臺曰:馬氏錢也。董逌曰:馬殷據湖南八州地,建天策府,因鑄‘天策府寶’。餘按,此錢文曰‘天策府寶’,徑寸七分,重三十銖二絫。銅質渾厚,字文明坦。史氏失其傳,張、董之說當有所憑也。”

據史料記載,唐末爆發了黃巢農民起義,黃巢提出“天補均平”的口號,一路轉戰南北,攻入長安,建立大齊政權。是時,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馬殷應募投入唐軍,初戍蔡州(今河南上蔡),以勇武聞名。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朝廷正式授予馬殷為武安軍節度使,成為大權在握、割據一方的藩鎮。馬殷佔據湖南全境及嶺南部分,後又開疆拓土,將勢力範圍擴至廣西一帶。

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溫篡唐自立為帝,國號大梁,改元開平,史稱後梁。馬殷遣使納貢,表示願奉後梁為正朔,梁太祖朱溫封其為楚王,定都潭州,改為長沙府,史稱南楚或馬楚。至此,南楚完成了疆土的擴充,不再興兵大動干戈。“土宇既廣,乃養士息民”,馬殷採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方略,對外尊奉中原王朝為正朔、稱臣納貢;對內則注重農桑,發展貿易,招徠客商,減免賦稅,使得南楚經濟得以恢復繁榮。

開平四年(910年),梁太祖朱溫又沿襲唐高祖為秦王李世民開設天策府的成例,特授馬殷為天策上將軍,開府設相,置辦官署。乾化元年(911年),馬殷開鑄“天策府寶”大銅錢以示慶賀。由於楚地銅源匱乏,無法大量鑄造銅錢,民間用錢仍沿用唐時舊錢,為解決市用不足,更加有利於經濟發展,馬殷聽從謀士高鬱建議,利用其豐富的鉛、鐵礦資源,開始鑄行鉛、鐵錢。據《十國春秋·高鬱傳》載:“鬱復勸王自京都至襄、唐、復等州遍置邸務售茶,利幾十倍;又令民自造茶以通商旅,而收其算,歲入凡萬萬計。鬱又私計湖南為商旅輻輳之地,地多鉛鐵,諷王鑄鉛鐵錢,與銅錢間行。商旅出境,無所用鉛鐵錢,悉易他貨而去,百貨流通,國日益以富。”

丁福保《古錢大辭典》下編引方藥雨《言錢別錄》雲:“馬殷始鑄鉛鐵錢,行於城中,城外特用銅錢。高鬱請鑄錢,文曰‘乾封泉寶’,以一當十。雖未及天策府寶,乾封背文正可假證,則天策府寶,必其開府初鑄,故文字製作皆精,所見惟銅。”從譜錄和麵世實物上看,“天策府寶”大錢分銅、鐵兩種,其錢文版式雖稍有差異,但均為空背;銅錢中尚有鎏金者存在,至為珍稀。其鐵錢亦少,洵可寶之;近年來又聞有鉛質大錢出土,也不知確真否?

是品“天策府寶”背龍鳳紋大錢(見圖),直徑43。4毫米,厚6。4毫米,重50。4克。形制渾厚,大如折十,製作尚屬精美,惟外緣稍有不圓,銅色泛鉛白,上附片狀硬綠老鏽,屬一眼開門之物。其早年出自於江西地區,符合史載“時城中行鉛鐵錢,城外特用銅錢”之說。是錢曾一度流失海外,後被大泉家從東瀛購回,幸甚至哉。其錢文真書旋讀,字型撲拙雄健,粗獷大氣。正面“天”字橫畫長短相宜,人部撇捺上翹;“策”字竹頭分離,點畫斂張各異,下方豎勾內俯斜下;“府”字廣頭厂部斷筆,末筆豎勾肥大;“寶”字平寶蓋與王爾間距較大,貝連目足呈八字。背面為龍鳳紋,圖案生動,刻畫精細,形態為龍飛鳳舞,龍在上,鳳在下,首尾相銜,栩栩如生。最為稱奇的是龍之後爪延伸至外緣上面,這在所見的龍鳳紋花錢中絕無僅有。

天策府寶大錢歷來為泉家所重,被奉若至寶,盡謂得以藏之而榮耀。民國時期南張、北方、西蜀羅三大家均有之,且以方若藏品為精要,以羅伯昭鎏金錢為完美,以張叔訓背龍鳳紋大錢為奇特。馬定祥在《歷代古錢圖說》批註中說:“張叔訓藏有背龍紋之‘天策府寶’大錢,僅見。”只是譜中未刊原拓,甚憾。據說為杭州一匠人從鄉下所得,被朗悟和尚推薦給張叔馴,出價300銀元。再後,此珍泉隨張氏旅居海外而消失,今也不知流落何方。目前所知,是錢殆為前譜未載之物,相當珍罕,被大多泉家認為是馬殷開天策府時所鑄的開爐錢,具有吉祥之寓意。據不完全統計,空背天策府寶銅質大錢,包括譜載及面世在內,惟此背龍鳳紋大錢為首見,彌足珍貴。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