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罕見老照片:小腳鞋長度僅10釐米,皇妃穿得“花盆底”很精美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一個由關外民族統治的中原王朝。從皇太極?1636年改國號為清起到1912年溥儀下詔退位,一共存在了276年的時間,如果是從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在這268年的時間裡,發生了許多文化的融合,比如說裹腳便是如此。

晚清罕見老照片:小腳鞋長度僅10釐米,皇妃穿得“花盆底”很精美

如今清朝已經滅亡一百多年的時間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基本上已經看不到裹腳的女性,但在民國時期還很常見,因為清朝是裹腳的惡習非常盛行,甚至可以說依舊是保持在頂點的一段時期時期。

而裹腳的惡習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呢?說法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遠遠早於清朝入關之前。那麼為什麼會盛行“裹腳”之分呢?

在中國古代的審美觀念上,對女性的要求是體現出“柔美”,甚至可以說是“弱小”的一面,或許也便能夠以此體現男權獨一無二的地位。

“小”便是一個很重要的審美標準,比如說櫻桃小嘴、瓜子臉、楊柳細腰等等。很自然的腳也被列入了其中,東漢民歌《孔雀東南飛》便有:“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這樣的溢美之詞,來讚頌女性“小腳”之美。

據悉,在南唐後主有宮女嬪娘便在腳上裹之以布袋,來限制腳的生長,達到符合畸形審美的要求。到了宋朝,這種纏足的方法便推廣到了民間,甚至到了宋朝末年的時候,女子都已“足大”為恥了。

到了明代,幾乎裹腳已經成為一種風俗,要是女子有不裹腳的恐怕都嫁不出去,長得再漂亮也沒用。

晚清罕見老照片:小腳鞋長度僅10釐米,皇妃穿得“花盆底”很精美

到了清朝,滿族的統治者認為這是一種陋習,雖屢禁而不止。不得已又在康熙七年(1668年)放鬆了對裹腳的限制,不過卻明令滿族女子,尤其是宮廷裡的女子不得裹腳。

但滿族女子進入中原後,漸漸地也融入了這種審美觀。她們也認為有“三寸金蓮”的女子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的很美,可是卻又有禁令不得裹腳,哪怎麼辦呢?他們發明出了一種鞋,走起路來一搖一晃,看上去“楚楚可憐”的鞋。

晚清罕見老照片:小腳鞋長度僅10釐米,皇妃穿得“花盆底”很精美

從以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小裹腳的女子,她們穿的鞋也是特製的。其中一些比較小的還不到三寸,還沒有巴掌那麼大。

而滿族女子為了模仿“三寸金蓮”而設計的鞋就比較有意思了,要比正常的鞋看上去都要大很多,簡直就像是一個花盆。

一個很大的鞋地,然後又是纖細的鞋腰,看上去就像是在踩高蹺一樣,這樣走路真的不會摔跤嗎?

晚清罕見老照片:小腳鞋長度僅10釐米,皇妃穿得“花盆底”很精美

其實這種看上去像“花盆”一樣的鞋,就叫“花盆底鞋”,一般正常的鞋跟高度是5到10釐米,而比較離譜的可以達到25釐米。一般來說,這種鞋都是宮廷裡的女子,或者是滿清一些貴婦穿的。她們一般來說是不用在下地幹活的,因此不用擔心摔跤,只是為了“好看”而已。到了民國時期禁止纏足後,這種“衍生品”自然也就成為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