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蒙山裡的砂陶傳承人

新華社貴陽2月8日電(記者劉智強)“小米樂,棉揹簍,人背馬馱七隻腳。”這句順口溜,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鬥古鎮米樂村已流傳多年。這裡的“小米樂”指的就是米樂村。過去幾百年間,當地曾以製作砂陶為生。村民用揹簍揹著、用馬馱著制好的砂陶,走街串巷叫賣。

春節期間,烏蒙山間寒風凜凜,但在米樂村村民廖亮清的家裡,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動工挖土,儲存備用。

烏蒙山裡的砂陶傳承人

廖亮清展示如何捏製砂陶的造型。 新華社記者 劉智強 攝

今年45歲的廖亮清是貴州省級非遺“威寧砂陶製作技藝”傳承人,也是米樂村至今唯一一個還在堅持砂陶製作的匠人,被稱為大山裡的“非遺教授”。他對砂陶製作有著近乎痴迷的熱愛。

從兒時有記憶開始,砂陶就融入了他的生活。廖亮清常站在火塘旁,看著父親燒製砂陶。長時間的耳濡目染,讓他很快就學會了燒製茶罐。威寧古稱“烏撒”,而“烏撒烤茶”在烏蒙山一帶流傳甚廣,不少人使用來自米樂村的烤茶罐製作“烏撒烤茶”。

脫貧攻堅時期,沉寂的“烏撒烤茶”產業煥發生機,在昆明務工多年的廖亮清被慕名請回,重操舊業。

他說,過去,烤茶罐是村裡最暢銷的砂陶製品。當地俗語稱“水漲茶罐辣,撇茶當好茶”,意思是使用米樂村的烤茶罐炒茶,品質最差的茶,也能變得可口。

烏蒙山裡的砂陶傳承人

廖亮清在展示他製作的砂陶製品。新華社記者 劉智強 攝

廖亮清身材清瘦、目光深邃,坐在轉盤前拉坯,神情凝固,常常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身體的一些變化表明他對這一手藝的熱愛:他的胳膊幾乎伸不直,部分手指肚幾乎磨平。

他在6歲時就能自己燒製小汽車等玩具模型,被鄰里鄉親認為很有製陶天賦。傳承砂陶製作技藝既是一份“執念”,也是他喚醒童年的一種方式。與其他大山深處寂靜的村寨不同,在他小時候,米樂村的夜晚到處都是拉風箱燒製砂陶的“咣噹”聲。為保留童年記憶,廖亮清至今仍在住房後院保留著兩口土窯,沿用最傳統的方式燒製砂陶。

2005年,在距離米樂村不遠的威寧縣中水鎮,考古發掘出不少漢代陶罐,證明這一帶可能早有製作砂陶的傳統。

近些年,藉助非遺傳承人的身份,他走出大山,輾轉景德鎮等地學習,並積極參加深圳文博會、貴州丹寨非遺周等活動,與同行交流。傳承並不意味著抱殘守缺或閉門造車,在他看來,創新才是最好的非遺傳承方式。比如,過去的烤茶罐沒有嘴,他在拉坯時捏出嘴,使其更實用,造型更美觀。

廖亮清家至少已有6代人靠製陶為生,父親在當地的外號叫“小車盤”,大伯的外號叫“二筒罐”。如今,廖亮清也有個外號叫“廖茶罐”。而令他最擔憂的是難尋合適的傳承人。

他說,做砂陶十分考驗人的耐心,心浮氣躁做不好,要真正感興趣才行。而對於新手來說,想要完全掌握,至少需要學習2年,加之手工製作產量低、經濟效益差,鮮有人願意來拜師學藝。為了更好地傳承手藝,廖亮清中年觸網,使用快手平臺拍攝短影片和直播展示自己的手藝。

春節前,他剛剛趕製完成1000多個烤茶罐,並打包發貨。新的一年,他會繼續堅守自己熱愛的砂陶事業,並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學習這門手藝,做好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