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七擒孟獲是《三國演義》中有名的故事,諸葛亮為了實現當年的隆中對,同時也是為了保證北伐曹魏的戰略有個安穩的大後方,親領大軍南下平叛,最後不僅剿滅了南中雍闓、朱褒等反叛豪族,更是七擒七縱降服蠻王孟獲,最終令南蠻傾心歸附。

雖說與北伐所面對的曹魏勢力無法相提並論,但諸葛亮南征的過程中也碰到了不小的障礙,特別是當時的南中地區是實實在在的不毛之地,環境十分險惡,像是瀘水和毒泉這類的天然陷阱就給蜀軍帶來了不小的威脅……

瞭解過這段故事,特別是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朋友相信都有一個疑惑,如今的雲南是四季如春的旅遊勝地,實在讓人難以聯想當年諸葛亮當年所遇到的場景,而且又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難免有藝術加工的成分在裡面,那其中的那些瀘水和毒泉,真的有那麼致命嗎?甚至說,真的存在嗎?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諸葛亮南征是發生在劉備在稱帝后不久在夷陵被陸遜擊敗,其後病逝永安的時候,這時益州豪族雍闓趁機策動朱褒、高定,並聯合南王孟獲一起作亂反叛。諸葛亮為了保證北伐中原無後顧之憂,不得已只得親率大軍南征,這段在《出師表》中“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也有提及,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歷史。

當時益州南部的南中地區都是荒蠻之地,氣候溼熱,森林茂密,蟲蛇遍佈,是“不毛之地,瘴疫之鄉”,可以說到處都有未知的危險,而諸葛亮率領的蜀軍在瀘水這裡就第一次體驗到了其中的險惡。

諸葛亮首戰擊敗孟獲,孟獲見打不過就先退到瀘水南岸,準備憑瀘水天險和地形之利堅守,讓諸葛亮軍隊知難而退。

眾酋長從其計,盡拘船筏於南岸,一帶皆築土城,依山傍崖之地,高豎敵樓,樓上多設弓弩炮石,準備久處之計。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這樣的障礙自然是難不倒諸葛亮的,他派馬岱到瀘水下游沙口水淺處渡河,準備切斷孟獲糧道。

馬岱欣然去了,領兵前到沙口,驅兵渡水;因見水淺,大半不下筏,只裸衣而過,半渡皆倒;急救傍岸,口鼻出血而死。馬岱大驚,連夜回告孔明。孔明隨喚嚮導土人問之。土人曰:“目今炎天,毒聚瀘水,日間甚熱,毒氣正發,有人渡水,必中其毒;或飲此水,其人必死。若要渡時。須待夜靜水冷,毒氣不起,飽食渡之,方可無事。”

誰想馬岱領兵按諸葛亮之計準備在潛水口渡河卻中了瀘水之毒,士兵多中毒而死。後來,諸葛亮還是聽了土人的建議才順利地渡過瀘水,截斷了孟獲糧道,再次擊敗並生擒了孟獲。

至今學術界對諸葛亮當年渡過的瀘水的具體地點持有爭議,一些人認為是金沙江(今雲南晉寧一帶),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是怒江(今雲南與緬甸越南邊境一帶)。但以古代的行軍能力來看瀘水更有可能是金沙江。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金沙江,因江中沙土呈黃色得名,又名繩水、淹水、瀘水,是典型的峽谷型河流。

雖然金沙江沿岸植被茂密,動植物遺體如果在高溫下分解,可能會產生氨氣、硫化氫、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其中硫化氫有劇毒。

但金沙江水量大,流速快,帶動江水大量快速流動,按理說動植物遺體產生的微量有毒氣體是不會形成沉積,也不足以致人中毒的。但是,如果是當地其他流速緩慢的河流,或是小盆地地形河段,這些毒氣就會在河中長期積累,一旦有人下水攪動或因天氣炎熱蒸發,有毒氣體逸出而使人中毒,那就有可能了。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瀘水之後,諸葛亮遇到的地理威脅就是禿龍洞上的四眼毒泉了。諸葛亮擊敗了孟獲的刀牌兵,繼續前進,而孟獲與孟優這時則一起投奔了禿龍洞洞主朵思大王,準備再度憑藉地理優勢抗拒蜀軍。

朵思曰:“此洞中止有兩條路:東北上一路,就是大王所來之路,地勢平坦,土厚水甜,人馬可行;若以木石壘斷洞口,雖有百萬之眾,不能進也。西北上有一條路,山險嶺惡,道路窄狹;其中雖有小路,多藏毒蛇惡蠍;黃昏時分,煙瘴大起,直至已,午時方收,惟未、申、酉三時,可以往來;水不可飲,人馬難行。此處更有四個毒泉:一名啞泉,其水頗甜,人若飲之,則不能言,不過旬日必死;二曰滅泉,此水與湯無異,人若沐浴,則皮肉皆爛,見骨必死;三曰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濺之在身,則手足皆黑而死;四曰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飲之,咽喉無暖氣,身軀軟弱如綿而死。此處蟲鳥皆無,惟有漢伏波將軍曾到;自此以後,更無一人到此。”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結果,王平的先鋒部隊果然誤飲了“啞泉”,口不能言。後來經一老人指引找到隱居的孟獲的大哥孟節,方才脫險,順利渡過毒泉,並在楊鋒的幫助下再次擒獲孟獲。

而這四眼毒泉,在後來科學家們的實地調研下發現,這些泉水確實都是有存在依據的,而且也揭開了這些毒泉的秘密。

“啞泉”應是一種稀有的礦化泉,含有較多的銅鹽,呈弱酸性,剛開始喝感覺有點甜,喝多了就會中毒,先是影響聲帶,嚴重的甚至“失聲”。解救的辦法是儘快飲用一定量鹼性水,與酸性銅鹽發生“中和反應”,產生不溶於水的沉澱物。

自古以來我國的雲貴地區就是產銅之地,深山泉水中含有銅的化合物(銅鹽)較多,就形成了“啞泉”。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史料記載中的“啞泉”有兩處:其一據《寧遠府志》說,在冕寧瀘沽東五里,原在泉側立有一碑,上刻“此處啞泉不可飲”;其二據《四川通志》稱:“在小涼山十五里,至今穴存焉,人食之皆失聲”。

據說雲南現在還有三處“啞泉”:一處在昭通地區的巧家縣,一處在保山市瓦窯,還有一處在臨滄地區鳳慶縣境內瀾滄江邊。在貴州省安順紅崖碑下也有一處“啞泉”,經常能吸引眾多遊客。

而“滅泉”其實是高溫沸泉。我們知道,水溫在34℃以上的泉水稱為溫泉,如北京小湯山溫泉,西安酈山溫泉,廣東從化溫泉,廣西陸川溫泉,重慶南、北溫泉,以及臺灣北投溫泉、陽明山溫泉等等。特別是雲南省溫泉最多,共有700 多處。

當溫泉的溫度達到100℃ 時,就成了“沸泉”。雲南騰衝“熱海”是高溫沸泉的代表,被譽為“ 天然地熱博物館”。雲南省紅河邊上的一眼溫泉噴出時其溫度高達103℃,是溫度最高的泉水。滇西有著名沸泉,名“大滾鍋”,泉水可以煮熟雞蛋。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至於“黑泉”則有兩種解釋。在雲南、貴州等地確實發現了多處“毒泉”,在滇西名城騰衝縣東南的曲石有一處毒泉,當地人稱為“扯雀塘”,意思是從上空飛過的雀鳥會被“扯”下來中毒而死。泉中不斷冒出酸臭氣體,使人頭暈、噁心、發軟、呼吸急促以致死亡。毒泉四周經常有死鼠、貓、蛇和各種鳥類。這種泉水是火山活動的產物,是火山活動後期的一種“低溫放氣現象”,所以氣體中才會含有大量的硫化氫和其他有毒氣體。

另一種解釋認為“黑泉”中含有多種碘、溴。溴溶於泉水中並不穩定,遇熱溴蒸氣就逸出,會導致人流淚、鼻出血、頭暈、直至窒息。催淚彈就是根據溴的這種特性製造出來的。而碘與金屬氰化物遇熱反應,產生劇毒的碘化氰,就會使泉水顏色變深,毒性更加厲害。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柔泉”是水溫極低的一種冷泉,可能與二氧化碳帶走泉水熱量的原理有關,當然古人所說的冷泉,與今人有所不同。按現在的規定,水溫低於當地平均氣溫的泉水才叫“冷泉”。如果人在炎熱的情況下經過劇烈運動,突然喝大量冰涼的水,體內冷熱難以調節,就會肚痛難忍連連下瀉,“身軀軟弱如綿而死”,這就是柔泉的“柔”字最為形象的解釋。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冷泉”還含有一種天然的硫酸鹽——“芒硝”,一種“味辛鹹苦”的瀉藥,會加強人的腹瀉效果。

自然界大部分泉水都屬於冷泉,像是北京玉泉、鎮江中冷泉、濟南趵突泉、江西廬山谷簾泉命,鎮江金山泉、杭州虎跑泉等等,都是我國的名泉。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當然,如今科學家們在揭開上述“毒泉”的秘密的同時,也會都立上標識作為警示,避免不知道的人們因誤飲而危及人身安全。

諸葛亮當年南征的時候,自然是不可能對這些有這麼深入的研究的,所面臨的困難也是我們難以無法想象的。但即便如此,“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諸葛亮僅用半年多時間就平定了南方,足見其傑出才智和軍事才華。

諸葛亮南征遭遇的毒泉、瀘水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而如今我們能看到如此生動的南征畫面,還能瞭解到這麼多雲貴地區當年的這些地理特性,自然也離不開《三國演義》的藝術加工。

本文資料來源於網路,部分資料源於《百科知識》雜誌,作者:韓吉辰,版權歸原作者,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絡,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歷史生活人文,品史聞事見時, 眾推風雲榜(請輸zhongtuifyb)與你暢聊風雲變幻,共推精彩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