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上的三國:劉邦定都洛陽,張良勸其棄洛陽,張良勸不放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春,劉邦定都洛陽。被徵往隴西(今甘肅天水、蘭州一帶)戍邊的齊國人婁敬途經洛陽時,經同鄉虞將軍介紹 帝劉邦,勸他放棄洛陽,建都長安(今西安)。一番利弊分析,終於打動了劉邦。然而,當他徵求群臣意見時,他們多為山東(崤山以東)人 言,認為洛陽堅固,足以憑恃,不願離開熟悉的故土西行。

於是,劉邦問計張良,張良認可婁敬的建議,他說:“洛陽方圓不過數百里,土地貧瘠 敵,並非用武之地。而關中則不然,東有崤山、函谷關之堅固,西有隴山、蜀郡沃野千里,南有巴蜀富饒,北有胡人畜牧之便利,西、南、北三 只須東面控制諸侯即可。”張良一錘定音,劉邦不再猶豫,下令定都長安,當天便車駕西行。

漢朝歷史上的三國:劉邦定都洛陽,張良勸其棄洛陽,張良勸不放

由此可見,張良在劉邦心中的地位多麼重要

秦始皇病逝,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韓王復立,張良奉韓王為主,殫精竭慮,以供驅馳。然而,當秦國灰飛煙滅,諸王分封不久,項羽卻毀 王。這不僅絕了張良的復國之夢,也令他心無旁騖地跟隨劉邦。他不僅出計謀獻奇策,聯合各地藩王向項王發起反攻,還在楚漢決戰進入攻堅階 被重兵圍困滎陽、陣腳大亂、心生絕望之際,為他鼓勁打氣。垓下之戰,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在張良等人的輔佐下,終於獲得徹底性勝 了煥然一新的漢家天下。

高人張良之“高”,不僅在於足智多謀,更體現在功成身退。他是古代歷史上那種少有的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復興韓國未成,但他幫 下了漢國。

漢朝歷史上的三國:劉邦定都洛陽,張良勸其棄洛陽,張良勸不放

新生的漢國,顯然比區域性的韓國更加遼闊強盛,劉邦比韓王也更具雄才大略。然而,復國夢一旦以另一種形式實現,張良卻主動放 屬於他的權力與榮耀、顯赫與享受。

劉邦稱帝,並未忘卻舊情舊恩舊功,尊張良為“帝師”,封地三萬戶。他認為自己能得天下,主要靠三人——張良、蕭何、韓信。若論功績, 何當在張良之上,但劉邦卻推張良為“三傑之首”,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張良在劉邦心中的這種分量,在於打天下時“先知先覺”,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在奪取天下之後,每次獻策,都能鞭辟入裡 綮。

漢朝歷史上的三國:劉邦定都洛陽,張良勸其棄洛陽,張良勸不放

比如西漢初立,為籠絡人心,張良建議劉邦封賞曾經背叛過他並痛恨不已的雍齒為什邡侯。於是,劉邦給人的印象,便是心胸寬闊、不念舊 蠢蠢欲動的舊臣看到了希望,他們不再牢騷滿腹、私下謀反,天下於不知不覺間得到安定;張良認同婁議之議遷都長安,是為百年大計,奠定了 的牢固根基;在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疏不間親”,分寸有度,並適時保護太子……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樣的道理誰都明白,可要那些開國大臣真正做到不戀權位、功成身退,難矣哉!

漢初三傑,蕭何儘管小心謹慎,仍被看他不順眼的劉邦故意找岔,治罪下獄,後僥倖得脫;韓信結局最慘,以謀反罪被殺,並誅滅三族;惟 不僅倖免於難,還始終深得劉邦信任,贏得呂后尊重。

漢朝歷史上的三國:劉邦定都洛陽,張良勸其棄洛陽,張良勸不放

張良若非具備超人的智慧與脫俗的境界,實難潔身自好、免於罹難。

劉邦封賞功臣,讓張良“自擇齊三萬戶”,即在齊國可任意挑選三萬戶作為食邑。而張良卻謝絕了,只願受封留縣。他為何選擇留地?這裡既 初起兵反秦之地,也是張良與劉邦相遇的地方,可見其良苦用心。張良被封“留侯”,激流勇退,在劉邦逐個翦滅異姓王的鬥爭中,善於出謀劃策 極少參與。

據《資治通鑑》卷第十一所記:“張良素多病,從上入關,即道引,不食榖,杜門不出,曰:‘……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侯,此布衣 良足矣。

漢朝歷史上的三國:劉邦定都洛陽,張良勸其棄洛陽,張良勸不放

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自隨劉邦遷入長安,張良便行“道引”“辟穀”等養生之術,稱病閉門不出。因輔佐劉邦而封萬戶侯,這對 淪為平民百姓的他來說,已達峰巔,心滿意足,於是不再過問政事,願隨神仙赤松子雲遊四海。

中國傳統史學一個最大的優長,便是史論結合。《資治通鑑》也是如此,司馬光常以“臣光曰”闡述自己的觀點。當他敘述張良退隱這一史實 住發表感慨道:“以子房之明辯達理,足以知神仙之為虛詭矣;然其欲從赤松子遊者,其智可知也。……故子房託於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於外 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漢朝歷史上的三國:劉邦定都洛陽,張良勸其棄洛陽,張良勸不放

張良字子房,他明知神仙虛幻,卻仍宣稱要追隨赤松子遨遊世外,看淡功名利祿,明哲保身,從容退場。這,也是封建皇權體制下功臣、 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