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傷寒論》方來扎針,每一味藥對上相應穴位,讚歎!

《傷寒論》六經方選針法心傳

一、桂枝湯方針法

【方藥】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薑切三片 大棗擘十二枚

【功能】解肌發汗,調和營衛。

【主治】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

用《傷寒論》方來扎針,每一味藥對上相應穴位,讚歎!

【方解】桂枝辛溫,溫通衛陽,解肌,去在表之風邪。芍藥,酸苦微寒,益陰和裡,固在內之營陰。生薑,味辛,佐桂枝解表。大棗,味甘,佐芍藥和裡。甘草,甘平,和中,和大棗和養胃氣,以資出汗。

【煎服】水煎服再飲熱粥,以助藥力。得汗止後服,微似有汗,為佳。

【歌括】

項強頭痛汗憎風,桂芍生薑三兩同,

棗十二枚甘二兩,解肌還藉粥之功。

【心傳】

桂枝湯方為《傷寒論》第一方,其配伍得當,煎服有法。

臨床如對症,效如桴鼓;應用不當,變證叢生。仲景又有“先刺風池、風府,再服桂枝湯則愈”的教導。故從針灸治桂枝湯證,是針灸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選手足三陽督脈之會

大椎

,統陽主表,斡旋營衛。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以大椎喻桂枝、芍藥。陽維主陽主表,

風池

是足少陽、陽維之會,能疏解表邪、鎮痛止寒熱,又能通鼻竅。肺主皮毛,其脈起於中焦,針胃經之

足三里

,益胃補氣血,土足金生,肺氣充足,則可益氣固表。

曲池

,手陽明合穴,用可清熱。足三里與曲池合用,調補腸胃,以喻甘草、生薑、大棗。足三里用補法,有飲熱粥之意。

斡旋營衛用大椎,散風止痛風池配,

補胃益肺足三里,曲池清熱調營衛。

用《傷寒論》方來扎針,每一味藥對上相應穴位,讚歎!

二、桂枝加葛根湯方針法

【方藥】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二兩 炙甘草三兩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葛根四兩  (麻黃)

【功能】解肌和表,宣通經脈。

【主治】桂枝湯主治證,兼見項背強几几者。

用《傷寒論》方來扎針,每一味藥對上相應穴位,讚歎!

【方解】桂枝湯調和營衛,解肌發汗。葛根,辛甘平,氣味輕浮,能鼓舞胃氣上升以生津液,人走經脈以宣通經脈之氣。有云加麻黃三兩去節。

【煎服】先煮葛根去上沫,再納諸藥,煮成溫服,飲熱粥,取微汗。

【歌括】

葛根四兩走經輸,項背几几反汗濡,

只取桂枝湯一料,加來此味妙相須。

【心傳】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項背強几几者,當無汗。今反汗出惡風者,中風表虛也。故用桂枝湯方針穴

大椎、風池、足三里、曲池

解肌發汗,調和營衛以和表。再加足少陽膽經穴

懸鐘,

其又為髓會,經絡過頸。懸鐘可治項背強,升津以通經,

後溪

通督脈,散寒通經,疏通太陽經氣,以治項背強几几。懸鐘、後溪可喻葛根、麻黃。

用《傷寒論》方來扎針,每一味藥對上相應穴位,讚歎!

大椎風池足三里,解肌能調營和衛,

桂枝證見項背強,後溪懸鐘妙非常。

本文選自《針灸心傳》,學苑出版社,轉載請註明出處。

注:

文中所涉及到各類針灸方法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