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項七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以及頸部損傷引起頸椎骨質增生、小關節病變、韌帶增厚、椎間盤突出等,進而刺激或壓迫椎動脈、神經而引起的綜合徵。椎動脈型頸椎病(CSA)在臨床較為常見,也是頸椎病分類中臨床表現最為複雜的一型,約佔所有頸椎病的10%~15%,是由於頸椎退行性變、椎間盤突出等原因,使椎動脈痙攣、管腔狹窄,導致椎動脈血液迴圈或供應異常,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VBI)。臨床上治療CSA方法很多,方法和療效各有異同,西醫在治療方面主要採用非手術與手術兩種方法,前者雖有一定療效,但遠期效果差,有一定的不良反應,複發率高。而後者主要透過橫突孔切開減壓、頸椎管擴大成形術等為主,但其風險大,費用高,並且遠期療效與非手術治療相比優勢不明顯。針灸治療本病是透過調動機體的自身調節能力而發揮治療效應的,具有臨床療效顯著、無不良反應等優勢。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2  診斷標準

(1)西醫診斷標準

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標準:

①以往有過猝倒發作,並伴有頸性眩暈;

②多伴有頭顱症狀,如視力模糊、耳鳴等;

③旋頸試驗呈陽性;

④X線片顯示鉤椎關節骨質增生或節段性不穩定;

⑤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椎動脈(VA)彩超顯示第Ⅱ段VA有侷限性狹窄或扭曲徵;

⑥除外椎動脈Ⅰ段和椎動脈Ⅲ段受壓引起的VBI供血不足;

⑦除外眼源性、腦源性及耳源性眩暈。

(2)中醫診斷標準

①反覆發作性頭暈目眩,輕者閉目即止,重者仆倒;

②可伴有噁心嘔吐、耳聾、耳鳴、耳悶、汗出、面色蒼白、四肢冰涼等症狀;

③慢性起病逐漸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覆發作;

④頸椎X線攝片示:橫突間距變小,鉤椎關節增生。

針刺“項七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②年齡20~70歲;③病情穩定,配合治療;④患者知情同意,且簽署臨床研究患者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耳源性、眼源性或顱內腫瘤等引起的眩暈患者或頸椎有骨折、脫位、結核、腫瘤等患者;②有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其他原發性疾病引起椎動脈血流速度異常者;③合併臟器功能衰竭或造血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的患者;④合併有痴呆、帕金森病,或意識不清、精神障礙等疾患者;⑤不配合治療者或暈針患者;⑥病例資料收集不完整導致臨床療效無法判斷者。

2

治療方法

2。1  項七針組

取穴:風府、風池、天柱、完骨。操作:囑患者取俯伏坐位,區域性常規消毒。選取0。30mm×40 mm一次性毫針,風府向下頜方向刺入12~25 mm,風池向鼻尖方向斜刺20~30 mm,天柱直刺12~20 mm,完骨向耳內方向斜刺12~20 mm,各穴均進針得氣後採  用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 min,中間行針   1次。每日治療1次,6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1d,治療2個療程後評定療效。

2。2  針刺組

參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針灸學》[7]中有關“眩暈”治療腧穴處方,實證取穴:風池、百會、內關、太沖;肝陽上亢配行間、俠溪、太溪;痰溼中阻配頭維、豐隆、中脘、陰陵泉。虛證取穴:風池、百會、肝俞、腎俞、足三里;氣血兩虛配氣海、脾俞、胃俞;腎精虧虛配太溪、懸鐘、三     陰交。操作:患者取俯伏坐位,區域性常規消毒。選取0。30 mm×40 mm一次性毫針,風池向鼻尖方向斜刺20~30 mm,百會向後平刺12~20 mm,太沖、內關、太溪、行間均直刺12~20 mm,風府向下頜方向刺入12~25 mm,氣海、中脘、三陰交、陰陵泉、懸鐘、足三里均直刺20~30 mm,脾俞、胃俞、肝俞、腎俞向脊柱方向斜刺12~25 mm。各穴進針得氣後均採用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 min,中間行針      1次。每日治療1次,6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1d,治療2個療程後評定療效。

2。3  西藥組

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國藥準字245020605,6 mg/片),每天3次,每次1片,治療2周後評定療效。

3

療效觀察

3。1  觀察指標

(1)症狀和功能評分

3組在治療前後均採用《頸性眩暈症狀與功能評估量表》中的評分標準[8]作為量化指標。包括眩暈、頸肩痛、頭痛、日常生活和工作、心理及社會適應     5大項。每項均分為5個等級,全表滿分為30分,評   分越低,病情越重。其中眩暈16分(眩暈程度8分,頻度4分,持續時間4分),頸肩痛4分,頭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會適應4分。各組患者治療前、療程結束後1 d內分別進行症狀和功能評分,並做好記錄。

(2)血流動力學變化

採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2 MHz進行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TCD)。患者取坐位,頭俯於檢查臺上,雙臂自然下垂,取枕骨大孔為探查視窗。治療前後檢測並記錄患者左椎動脈(LVA)、右椎動脈(RVA)、基底動脈(BA)的平均血流速(Vm)、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的變化情況。

3。2  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治癒:眩暈等症狀消失,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療效指數≥0。9;顯效:眩暈等症狀明顯減輕,不影響工作和生活,0。7≤療效指數<0。9;有效:症狀部分改善,仍需進一步治療,0。3≤療效指數<0。7;無效:眩暈等症狀無改善、稍有減輕或加重,療效指   數<0。3。

4

討論

椎動脈型頸椎病(CSA)主要是由椎動脈所引起的血液迴圈或供應異常從而導致的一種頸椎病,以眩暈為主要的臨床症狀,本病具有反覆性。研究[9]表明88%的眩暈患者會復發,CSA的臨床表現除了眩暈以外,還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等,甚至有一些患者還有記憶力減退、視物模糊等徵象[10]。椎動脈本身的病變可以引起本病,其他因素導致椎動脈受到壓迫損傷、迂曲變形及其組織結構的空間構象改變也可引起本病。椎間盤在30歲左右就開始發生退變,是人體中最早開始退變的組織,而70歲以後患病率高達90%[11],50歲以上頭暈患者中,約50%為CSA[12]。研究[13]表明,基底動脈系統血供減少,引發眩暈,甚至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故CSA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佔腦梗死原因的30%,因此CSA的早期治療,對中風發生的預防是及其重要的。在治療CSA中,西醫多以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較為常用,可改善微迴圈,對腦幹內的血液迴圈和內耳的迴圈作用較明顯,從而改善眩暈症狀,但是在治療中的效果並不顯著且不良反應較大[14]。

《素問·調經論》曰:“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針刺病變部位選用相應腧穴治療,刺激腧穴透過經絡的傳導作用,激發經氣,調動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達到舒筋通絡、活血化瘀、防治疾病之效[15]。現代研究[16-17]表明,針刺透過神經、體液、免疫等因素來糾正和調整異常資訊的偏離,這種調節作用表現在增加區域性的血液迴圈,恢復椎動脈的血流動力學狀態,降低血流阻力,促進靜脈血迴流,從而有利於病變組織中炎性因子的吸收。針刺刺激機體調動體內的免疫反應系統,促進和調節體液免疫系統的作   用[18]。針刺能夠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控制和解除椎動脈的反射性痙攣,提高區域性組織的痛閾,緩解疼痛症狀[19]。針刺頸項部穴位可改善頸部血液迴圈,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促進炎性反應物的吸收,加快損傷組織的修復,緩解頸部肌肉軟組織對椎動脈的直接壓迫;調節軟組織張力,鬆解緊張、攣縮、粘連的軟組織,恢復或改善骨與骨、骨與軟組織的正常位置關係;對各種原因導致的椎體的牽拉、對頸交感神經的壓迫或刺激起到緩解作用。

本研究所選“項七針”均為督脈、太陽或少陽經腧穴。風池屬足少陽膽經之穴,其下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小神經,為“手足少陽、陽維、陽蹺之會”,具有疏風散寒、疏肝止痙、止眩明目的作用,是治療項強、眩暈的重要穴位。《針灸大成·通玄指要賦》言:“頭暈目眩,要覓於風池。”說明風池可定眩止暈。風府其下有枕動、靜脈的分支及棘突間靜脈叢,布有第3枕神經和枕大神經之分支,《針灸大成》曰:“項後入發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其具有疏風散熱、定風清竅、益髓通督的作用。《難經·二十八難》言督脈“起於下極之俞……上至風府,入屬於腦。”“腦為髓海”,故風府和腦髓關係密切。完骨為足少陽膽經與足太陽膀胱經交會穴,其下有耳後動、靜脈之支;布有枕小神經本幹,為足少陽、足太陽之交會穴,具有止眩定鳴、疏風清熱的作用。《針灸資生經·風眩》曰:“風眩、項痛、頭強”;《太平聖惠方》載:“主風眩,頭痛,頭強,寒熱”。天柱深層為頭半棘肌,其下有枕動脈幹、靜脈幹,布有枕大神經幹。足太陽膀胱經“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靈柩·經脈》)。《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天柱:“治頸項筋急,不得回顧,頭旋腦痛。”天柱有上連下貫的作用,是聯絡腦項之要道,具有益髓通竅、益氣升清、定眩止暈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針刺項七針治療CSA的臨床療效優於口服西藥和常規針刺治療。項七針組、西藥組和針刺組治療均能改善患者臨床症狀與功能,針刺項七針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與功能更加明顯。項七針組、針刺組治療均能改善患者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但是項七針組比針刺組改善更明顯。項七針組能使PI、RI降低,改善血管動脈的順應性和韌性,使血管阻力下降,從而改善腦供血狀況。透過本

課題的研究可知,針刺“項七針”治療CSA有確切的臨床療效。但因本研究的時間、科研人員等因素的限制,導致本研究尚存在一些缺陷,如CSA的中醫辨證分型沒有明確限制,因此對於資料分析得出的結論存在一定的混雜因素,希望未來能在這一方面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您的

點贊

是我們進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