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弱、虛不受補!這個秋天實用“平補法”,溫養脾胃、不燥不上火!

《黃帝內經》講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隨著天氣逐漸變冷,大自然的陽氣逐漸潛藏,人體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逐漸潛藏於內。

秋冬養生應當順應自然界的閉藏之律,以「斂陰護陽」為主,秋冬虛人進補,猶如園丁予樹木施的底肥,一是為度過寒冬打基礎,二是為來年春天的升發蓄勢。

然而,很多人在進補之後,第二天就出現腹脹、食慾下降、口氣明顯,甚至口舌生瘡、煩躁失眠、體熱多汗、舌苔厚膩等症狀,這就是在進補過程中經常會碰到的虛不受補的症狀。

為什麼你會「虛不受補」?

脾胃弱、虛不受補!這個秋天實用“平補法”,溫養脾胃、不燥不上火!

1

進補時機不對

中醫常說「天人合一」,四季的氣候不一樣,人體內的氣血流通也有自己的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進補的時機,但是也需要根據

不同的人的狀況,不同的時機去進補。

例如夏天中午如果陽氣旺盛時候補陽,冬季子時陰氣重的時候補陰;或者說冬至日本應該補陽藏陽,卻瘋狂補陰;梅雨季節溼氣重濁卻還在補陽,這樣的補不對時就很容易導致「虛不受補」。

2

不對症就進補

現代大家獲取中醫藥知識的途徑很多,很多人都是不分主次,直接進補,但是往往很多人,明明覺得自己很虛,卻補了更虛,甚至無效,就會產生很多疑惑。

《內經》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既然是真的虛,不可能補無所用,好比洞穴填沙,沙子是一定會進入洞裡的。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補不進去?

那就是這個補根本就不對症,這時身體不虛,不存在洞穴之說,自然就補不進去。

更有甚者,如此時我們硬要去填沙,填進去的沙子在外面

堆積、淤塞,形成滯留

,導致身體內壞境變化,反應在身體上,就會出現多餘的火氣,例如長痘、腹脹、便秘,這就是因為辯證不對,此人不是真虛,

沒有虛症當然補不進去。

或者是

臟腑辨證不對

,明明病位在脾胃,卻在補益肝木,明明是陰虛卻在大補陽氣,補不對地方,亂補一氣,不僅起不到補的作用,還會加重病情。

3

一味過度進補

虛則補之,是源於內經的指導方法,對於中醫師來說,真正的難處在於,如何補虛症補起來,即調整虛實平衡。

補得到中間重要一環就是

脾胃的運化

,運化好則補而得之,如運化不良,則補而不得甚至

反傷脾胃。

現在很多人盲目進補,一味食用某一種珍奇藥材,或者大量特別滋補的製品,這種後果其實是很嚴重的:

一是過量的補藥,超過脾胃的運化能力,出現運化吸收不良,食物滯留體內的情形,可能滋生一系列淤塞擁堵甚至

內熱實證。

再者,這種滯留過多,進而影響脾胃的運化,削弱脾胃吸收功能,功能下降,反而使得脾胃生化之源的力量減弱,身體缺乏營養,形成氣虛血弱,氣虛血弱反過來影響消化吸收機能,導致惡性迴圈。這種錯誤進補方法更加導致虛不受補出現。

進補前的第一步 辨證自己哪方面虛

脾胃弱、虛不受補!這個秋天實用“平補法”,溫養脾胃、不燥不上火!

那麼在補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

辨證

自己的虛症,才能正確進補,如何正確去辨識自己是什麼方面的虛症呢?

在中醫裡面,有很多辨證方法,都可以指引,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氣血陰陽辨證可能會相對困難,普通人及初學者可以按照

臟腑辨證

去檢測自己是否屬於虛症,相對較易理解。

1

心臟虛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常說的心虛,包括心氣、心血、心陰、心陽虛為主。

心氣虛

主要見心悸、胸悶氣短、精神疲倦,或有自汗,活動後諸症加重為主要特點,面色淡白、舌淡脈虛。

心血虛

則有心神失養表現,如頭暈眼花、失眠、多夢、健忘、面色萎黃、舌淡脈細無力,以血虛為主要表現。

心陰虛

則口燥咽乾、形體消瘦,見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兩頰潮紅、舌紅少苔脈細數的陰虛為主。

心陽虛

則多以溫運無力,虛寒內生為主要表現,可見畏冷、肢涼、神疲、面色皝白為主。

2

肝臟虛

肝的虛症以肝血、肝陰虛為主。

肝血虛

可見肝失濡養為主,可見頭暈眼花、視力減退或夜盲,或者有肢體麻木、關節震顫、肌肉蠕動;女子則兼月經量少色淡,甚至閉經等不榮之象。

肝陰虛

則有陰液虧損,虛熱內擾之象,可見頭暈眼花、兩目乾澀,或脅肋隱隱,面部烘熱或兩顴潮紅,口咽乾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苔少津的陰虛證候。

3

脾胃虛

脾主要是運化,以氣、陽為主,因此脾的虛症多數是指脾氣、脾陽虛。

脾氣虛

則運化失職,以食少、腹脹、便溏及神疲懶言、形瘦等氣虛證為表現。

脾陽虛

則以陽氣失於溫煦,虛寒內生為主,表現為腹痛綿綿、完谷不化、喜溫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白少華,食用生冷則常有腹瀉、腹痛加重等表現。

4

肺臟虛

肺臟為主呼吸之髒,為氣之主,因此肺臟的虛多數指的是肺氣虛。

肺氣虛弱,呼吸無力,平素易出現咳嗽無力、氣短而喘,動則尤甚,咳痰清稀、聲低懶言、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脈弱等氣虛證。

肺具有抵禦功能,肺氣虛弱自然衛外不固,容易為外邪所侵犯,出現相應時令症候,易於感冒。

5

腎臟虛

腎臟為先天之本,內藏元陽,腎臟虛弱就容易表現為腎陽虛。

五臟之間的虛實區分相對較容易,一般來說掌握了臟器的特點,一般不會偏離大方向,初學者可以結合自己的時機情況,將整體狀況進行總結辨證後才能正確補虛,否則就會出現不受補,或補而不得的情形。

進補時還需要注意的兩點

1

順應天時非虛不補

中醫認為「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熱則寒之,寒則熱之」。因此對於體質虛者,採用補法能夠糾正這種虛症,透過養氣、養血、養陰、養陽來調整虛實。

意思就是進補是為了

補虛扶正

,若不虛而補,就會補不進去,無法吸收,吃了和沒吃一樣沒有改善;二是所補太多,物質過於豐富,引起堆積,反而導致無法消化,引起不良反應,造成淤塞,可能你會出現鬱而生熱,即我們所說的上火現象。

這種情況下,在進補之前,就一定要

明確自己是不是真的虛

,前面已經提到了可以按照各個臟腑的虛實去對症總結,有必要的話可以諮詢專業中醫師做

體質辨證

,辨證當前是否臟腑有虛症的情況。

虛則補之,只有虛症才需要進補。身體隨著自然氣候變化而有自己應對的規律,

順應天時,如果不是有虛症,就不需要進補。

對於平和體質而言,更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狀態,順應四時變化即可。

2

有實證需先清後補

進補之前還要明確的第二要義就是

排查自己的虛症裡面有無夾雜實證。

如辨證臟腑虛症者,多數時日較長,症狀才會被我們警覺,虛症日久,都會出現淤塞積聚,造成氣血經絡的堵塞,甚至很多人有水溼、瘀血、氣滯等實證,再用補藥,只會讓淤堵的地方更堵。

當虛實不分,明明含有實證卻被當成單純虛證去進補時,身體自然會啟動抵禦機制,出現不適。好比十字道路口明明在堵車排長龍,後面卻不斷有車加入隊伍,出現加塞,道路會更加擁擠。

這種情況下,需要

先疏通

,暫停後車進入,先把前面的路口理順,清理一波,後面的車才能順利通行。在進補是就是先把實邪去除,才能進補,也就是現代說的

先清後補

。因此,在我們要把身體各種積食、痰溼、瘀堵都給

清一清

,為進補騰出空間,去接收能量。

秋補正確姿勢 一個方法調好脾胃根基

脾胃弱、虛不受補!這個秋天實用“平補法”,溫養脾胃、不燥不上火!

脾胃是身體氣血、陰陽,上下承接轉運的中樞站,將我們吃進去的補品,轉化成水谷精微,並且順暢的輸送全身,才有可能變成營養滋養我們身體,給我們身體補虛。因此

好的脾胃,是進補發揮補用的重要前提。

只有脾胃根基好,你的氣血、經絡、臟腑是疏通狀態(沒有實證夾雜),再有針對性的進行進補才能發揮效用。如果進補後

精神飽滿,脾胃舒適,不熱不燥

,這才是達到了進補目的。

這就把健運調理脾氣推向了前端,正常普通人進補時,需要

先將脾氣調運

,平素可以居家食用一些調脾理氣的藥食兩用品,

平和緩慢地進行平補

平補法:

這其中平補法應用最多,指的是應用不熱不寒,性質平和的食物,來達到養生的作用。如補氣可選

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血選四物湯,氣血雙補選八珍湯等

。已故名老中醫特別推崇《金匱要略》中治“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的薯蕷丸。此方重用補益脾腎的山藥為君,還有八珍湯的氣血雙補,外加乾薑補陽、阿膠補陰以及桔梗、杏仁升降氣機,還有柴胡、防風等驅除風氣,此方不壅不膩、補而不滯,對多數人都比較適合。

點個

在看

,為健康點贊

脾胃弱、虛不受補!這個秋天實用“平補法”,溫養脾胃、不燥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