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小技巧】關節鬆動術實施要點!

操作方法

關節鬆動術是一種手法治療技術,透過治療師的手動操作來實現關節被動運動,驅動關節進行諸多常規生理功能以外的“輔助動作”(例如:兩個關節面之間的擠壓、滑動、轉動、滾動等),以消除關節內部粘連、攣縮、纖維化、疼痛等問題,進而起到改善關節活動範圍、緩解疼痛、增加本體感覺反饋等功能。

既然是手法治療技術,就必然涉及到力道、幅度、速度、時間、頻率等諸多變數,相關要點如下所列。

【骨科小技巧】關節鬆動術實施要點!

鬆動幅度

無論是關節面之間的轉動、滑動、滾動還是擠壓,均以是否達到關節活動的終末點作為衡量動作幅度大小的標準。按照此標準,可將關節鬆動的幅度分為如下五個等級:1級,只進行很小幅度的關節鬆動,多應用於解除疼痛引發的關節受限、以及手法鬆動治療初期的嘗試;2級,在不接觸關節常規活動範圍起始點和終末點的情況下進行關節鬆動,應用範圍同1級;3級,從關節常規活動範圍的起始點開始,每次都接觸到終末點,使患者能夠感受到終末點周圍軟組織的緊張,既可用來治療疼痛引發的關節受限,也可用來應對關節僵硬;4級,只在關節常規活動範圍終末點附近進行小範圍的鬆動,每次都接觸到終末點,使患者能夠感受到終末點周圍軟組織的緊張,主要用於解除終末點軟組織粘連和攣縮引發的關節活動受限;5級,在終末點附近使用快速的、較大力的手法實施關節鬆動,主要用來應對比較頑固的關節僵硬。

【骨科小技巧】關節鬆動術實施要點!

疼痛的觸發

1、用來治療疼痛時,每個手法動作都應使患者達到並略超過痛點。

2、用來治療關節僵硬時,每個手法動作都應使關節突破僵硬點。

3、手法應穩定、有節奏,方可最大限度地與患者達到默契。

鬆動手法的速度

1、用來治療疼痛時,可選擇快速、高頻率(小範圍)的手法,可在降低疼痛閥值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鬆動效果。

2、用來治療僵硬時,應選擇平緩、持久的手法,以獲得更好的軟組織延展性。

【骨科小技巧】關節鬆動術實施要點!

治療時間及頻次

每次手法鬆動治療的時間保持在15-20分鐘,多種手法可交替使用(例如:擠壓、轉動、滑動的手法交替使用),每種手法可重複3-4次。每1天或每2天實施1次關節鬆動術。

以肩關節囊攣縮的關節鬆動治療為例:先進行分離牽引,將肱骨向外推並保持10秒鐘左右,再放鬆,此動作重複3次;然後再進行長軸牽引,將手臂向足的方向牽拉10秒鐘左右,再放鬆,重複3次;再做上下滑動,先將肱骨與盂分離,向上滑動並保持片刻,再向下滑動並保持片刻,放鬆,如此重複3次。接下來繼續依次迴圈進行分離牽引、長軸牽引、上下滑動,總治療時間保持在15-20分鐘,一天的治療即告完成。

【骨科小技巧】關節鬆動術實施要點!

內容來源勁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