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理治療就能治好口吃病?

首先要明確一點:

口吃患者的口吃源自心理陰影,而不是源自習慣因素。

你以前因為口吃被打擊過,有了心理陰影。這種打擊,要麼來自外界的嘲笑、提醒、批評等, 要麼源自內心的自責、自我否定。有了陰影之後,陰影一旦發作,說話前會先想到口吃、害怕發生口吃、預感到將要口吃。同時呢,你會緊張,緊張時呼吸紊亂、發音器官僵硬、聲帶閉鎖、喉嚨發緊,此時說話,就容易難發。為什麼會難發?因為說話這個行為終究要由發音器官來執行,由於緊張時發音器官處於痙攣、收縮的狀態,那麼它所承載的語言功能也會出現紊亂,表現為聲音顫抖、張口結舌、難發、口吃等。難發時,有時候你會用力硬說,這樣容易結巴,並伴隨各種怪異的表情、動作、手勢,比如皺眉頭、挑眉毛、擠眼睛、跺腳、拍手、嘴抖、臉抽搐等。難發後,有時候你會迂迴、繞過、逃避、替換,比如別人問你們家住幾樓,你想說“八樓”,但是“八”難發,你可能會靈機一動換成第八層或七樓。咱們經常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常常說出的話和心中所想不一樣,這麼做就是為了逃避口吃。透過迂迴、逃避,儘管能減輕口吃,但事後你也會糾結不已,因為你知道你是因為說不出來,才不得不逃避和迂迴的,事後你會有強烈的挫敗感。難發後,不管是硬說口吃了,還是透過迂迴、逃避避免了口吃,事後你都會糾結不已。陰影發作,導致口吃,口吃發生後,糾結不已,這種糾結又反過來加重心理陰影。就這麼惡性迴圈,一直得不到解脫。

你的口吃源自心理陰影,陰影沒了,自然就好了,那麼,陰影怎樣才能沒有呢?

心理陰影屬於記憶,記憶的特點是,不強化它,它就能自動淡化。比如說,一個特別要好的朋友三年不見,你對他的記憶就會變得模糊。但是,如果你們經常聯絡,每次聯絡都是強化你對他的記憶的過程,那麼,這個記憶就永遠不會淡化。

為什麼心理治療就能治好口吃病?

所以,淡化心理陰影最核心的步驟是:停止強化心理陰影。

口吃患者很矛盾,大家一方面渴望走出來,走出來意味著陰影的淡化,陰影淡化了才能走出來。另一方面,大家又在無意識下強化陰影。關鍵是,你不知道你的哪個想法、做法會強化陰影,既然不知道,就不可能避免。打個比方,我面前的這條路上埋了很多地雷,我不知道地雷埋在什麼位置,那自然就容易踩雷。而如果地雷埋好後,插個標記,那我就能完美的避開地雷。

口吃患者整日關注口吃,與口吃對抗,這就是在強化心理陰影。比如,總是琢磨怎樣才能不口吃,經常為了不口吃而做很多事情,如刻意練習發音、刻意打電話、刻意問路等。還有,言前折騰,言後糾結,都是強化陰影的過程。言前折騰指的是,說話前不停的自我暗示:不要口吃,口吃了會被人笑話,不要怕,慢慢說,甚至把要說的話在心裡模擬演練幾遍,或者乾脆把預感到可能會難發的字拿來練習很多遍,這麼做,就是在強化心理陰影。言後糾結指的是,口吃發生後,反覆回味口吃的經歷,甚至把沒有說好的話拿來反覆的模擬演練,這種回味,也是強化口吃陰影的過程。

你總在有意無意間強化心理陰影,陰影怎麼可能淡化呢?陰影不能淡化,你怎麼可能走得出來呢?

可見,停止對口吃的關注與對抗,就是口吃病康復的關鍵環節。

我們可以將口吃病的康復過程歸納為三步:看破、放下、解脫。

你關注口吃、對抗口吃,目的不是為了強化口吃,而是為了擺脫口吃困擾。但你不知道,你的關注與對抗,恰恰是你多年來得不到解脫的根源。可以說,這麼多年來,你用你的努力讓自己越陷越深。打個比方,你面前有一杯渾水,你想透過搖晃的方式使它變清澈,可是,你越是晃,它就越渾濁,你覺得是自己晃的力度不夠,晃的角度不對,所以你加大力度、調整角度繼續晃,結果,依然沒有變清。其實,你沒有意識到,你試圖用來使它變清澈的辦法,也就是晃動,恰恰是使它持續變渾濁的根源。把它放在桌子上不動,過一會兒它自然就變清澈了。認清這一點之後,你自然就不會拿著杯子繼續晃了。同樣,當我們認清口吃病的全部原理之後,也就是看破之後,自然就不再關注、不再對抗了,然後就能徹底解脫。原理懂了之後,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那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很多人說: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做不到,還是因為不懂,只不過大多數患者不知道自己不懂,一知半解不叫懂。我們開著車想去一個地方,卻到不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不知道確切的方向。所以,在路不熟的情況下開車需要用導航。我們心理課,就是導航,帶領你走向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