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集採背景下,調動一切優質資源助焦慮患者安“心” | 大咖訪談 · 第 5 期

引言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政策(以下簡稱“集採”)既可有效壓低常用藥物的藥價,減輕需要長期用藥患者的經濟負擔,又可提高患者依從性,有助於醫生對患者的長期管理和規範診療,還能節省醫療支出,補貼醫務人員勞務,體現醫務工作者的勞動價值,為醫務人員薪酬調整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集採”政策的落地也對臨床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平衡政策與部分患者的個體化用藥需求。在這一背景下,《大咖訪談》第 5 期特邀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教授、遼寧省精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哲主任醫師

,圍繞“集採”背景下原研藥與仿製藥的藥物選擇問題分享了精彩觀點。

本期專家

王哲  主任醫師

遼寧省精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教授

2005-2008  中國醫科大學心理衛生醫院副院長

2010-2014  遼寧省精神衛生中心院長

中國神經科學會精神神經專業委員會常委

遼寧省醫學會精神衛生分會主任委員

瀋陽市心理學會、瀋陽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秘書長

前任遼寧省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前任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

以下為採訪實錄——

“集採”已進行到了第五輪。真實世界中,仿製藥能否完全取代原研藥的臨床地位?兩者在哪些方面存在差異?

藥品一致性評價政策實施以後,藥品價格大幅下降,的確為百姓減輕了經濟負擔。很多患者得以接受到規範的一線精神藥物治療,對於患者本人、家庭及整個社會都意義重大。

然而,在臨床中我們也觀察到,在療效、副作用及服藥後舒適度方面,某些納入帶量採購的仿製藥與原研藥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可能與以下兩方面潛在因素有關:

一、仿製藥潛在的質量問題

有些仿製藥在批次生產後可能對原料、輔料的質量把控不到位,與透過一致性評價時所用的原料、輔料質量存在差異。

藥品製作工藝方面,仿製藥非活性成分的加工工藝與原研藥可能存在差異;這雖然不會從藥物作用機理上影響療效,但可能會影響生物利用度等因素。

二、藥品的反安慰劑效應

反安慰劑效應並不是藥品本身帶給患者的藥理作用,而是用藥患者對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面態度,即不相信藥物有足夠的治療效果。當突然把原研藥換成仿製藥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心理障礙,產生反安慰劑效應,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讓更合適的藥物用在更合適的患者身上,有助於讓患者的獲益最大化。基於您的觀察,哪些焦慮患者更傾向於使用原研藥?

在我看來,臨床中有兩大類人更傾向於選用原研藥:

第一類是出於自身用藥習慣而傾向於選用原研藥的患者。對這類人來講,即使仿製藥質量合格、價格低廉,他們也仍舊會選用原研藥,因為他們認為原研藥更“安心”。

第二類是“三高人群”,即社會地位高、支付能力高、教育水平高的患者。這類人群在治療中也傾向選用原研藥。

相較於藥品質量和價格,藥品“安心”或許是影響百姓選藥的關鍵因素。

隨著國產SSRI陸續中選,臨床應用增加,一些患者和醫生也出現了“增效”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聯用原研5-HT1A受體激動劑(如坦度螺酮)能夠為患者帶來哪些獲益?

一、療效獲益

原研坦度螺酮可以補充經典SSRI類藥物所不具備的抗軀體焦慮效果,主要應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1。 對於伴有軀體焦慮的焦慮患者,單用SSRI類藥物時抗軀體焦慮的效果不佳;在這種情況下聯用原研坦度螺酮,治療效果則非常好。

2。 單純以軀體症狀為表現的焦慮患者,或焦慮主要來源於軀體焦慮的患者,單用原研坦度螺酮效果也很好。

二、減輕副作用

經典SSRI類藥物達到一定劑量後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如嗜睡、乏力、性功能障礙等,聯用坦度螺酮有望減少這類副作用的發生。

臨床中,的確有很多患者經原研坦度螺酮單藥或聯合治療後,狀況明顯改善,獲得了良好的症狀及功能轉歸,可否簡要分享典型案例?

例如,有一類患者表現為嘴張不開、無法或僅能勉強喝水和進食。這些患者往往會先到口腔科就診,診斷為下頜關節綜合徵或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在口腔科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後,最終會轉到我們精神心理科。經量表評估,這類人大多會被診斷為焦慮症。對於這類下頜關節紊亂患者,單純用原研坦度螺酮治療效果非常好。

另外,白領等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群體,會出現“血壓高狀態”,表現為有時血壓正常、有時血壓高。抗焦慮藥物坦度螺酮對這類人群的“血壓高狀態”治療效果非常好,不僅能控制血壓,還可緩解焦慮情緒。這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模式。

在您看來,臨床醫生應如何從專業角度出發,更好地平衡集採政策與患者的個體化選藥需求?

一句話:

把握好恰當的支付群體很關鍵

國家政策照顧的是大多數人,以降低藥品價格、減輕藥品經濟負擔為主要目的。對於這方面較為看重的群體,會更接受“集採”藥品;而某些對惠民政策並不太在意、更看重用藥品質的群體,你給他推薦廉價藥品,他反而不太接受,甚至影響治療依從性及轉歸。

總體來看,同樣的疾病有不同的支付群體。醫生應針對不同群體的特點推薦合適的藥物,旨在讓患者的獲益最大化。(終)

審批編碼:DSPC-NP-SED-21-08-0001

本材料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