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效抗抑鬱哪家強:第二代抗精神病藥 vs. 鋰鹽 vs. 艾司氯胺酮 | 研究速遞

醫脈通導讀

本項納入43項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的系統綜述及meta分析顯示,作為標準抗抑鬱藥的增效藥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藥(SGAs)、鋰鹽、艾司氯胺酮的療效均顯著優於安慰劑;基於現有資料,鋰鹽的相對療效及耐受性似乎較好,收益風險比可能更理想。

具體到各種SGAs,以治療有效的需治數(NNT)<10為閾值,利培酮(6)、奧氟合劑(6)、齊拉西酮(7)、阿立哌唑(9)的療效似乎優於安慰劑,同時優於喹硫平(13)、依匹哌唑(16)、卡利拉嗪(16),但各種藥物NNT的95%置信區間(CI)存在重疊。

未來有必要開展相關頭對頭比較研究,以更好地探討這一話題。本項研究的具體結果詳見正文;建議閱讀原始文獻,以獲取更多資訊。

一些抑鬱患者對抗抑鬱藥單藥治療反應不佳,需要聯用增效藥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藥(SGAs)及鋰鹽均為傳統的抗抑鬱增效藥物,擁有豐富的循證學證據;此外,2019年獲FDA批准上市的艾司氯胺酮鼻腔噴霧劑也有望成為快速、安全的增效藥物。然而,這些藥物的相對療效、耐受性、收益風險比如何,相關研究仍不足。

研究簡介

為探討上述課題,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McLean醫院Gustavo H。 Vázquez及其合作者開展了一項系統綜述及meta分析。該研究近日發表於英國精神藥理學會(BAP)官方期刊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

增效抗抑鬱哪家強:第二代抗精神病藥 vs. 鋰鹽 vs. 艾司氯胺酮 | 研究速遞

本項研究遵循PRISMA宣告開展。入組研究均為發表於同行評議期刊的隨機、雙盲、短期(≤12周)、安慰劑對照研究,探討了SGAs、碳酸鋰、艾司氯胺酮與標準抗抑鬱藥聯用治療重性抑鬱發作(主要為單相抑鬱)的療效及耐受性。針對特殊人群(如青少年、老年人、存在重大軀體疾病者)的研究被排除在外。

研究者使用隨機效應meta分析對各種增效藥物的治療有效比值比(OR)及95%置信區間(CI)進行了彙總分析,大部分研究的「有效」定義為HDRS17或MADRS總分自基線減分≥50%。研究者還計算了各種增效藥物治療有效的需治數(NNT,數值更小提示療效更佳),常見副作用的傷害需治數(NNH,數值更大提示耐受性更佳),以及NNH/NNT(LHH,數值更大提示收益風險比更佳)。具體研究設計及統計學方法詳見原文,見文末文獻索引(開源)。

研究結果

本項系統綜述及meta分析共納入了43項研究,共49對藥物-安慰劑比較。

其中,涉及SGAs、碳酸鋰、艾司氯胺酮的比較分別為28對、14對、7對,總樣本量分別為8,104(干預組4,030)、640(干預組292)、1,287(干預組711),受試者平均年齡分別為44。7歲、43。7歲、46。0歲,女性比例分別為67。2%、63。0%、63。0%,平均研究時長分別為7。07周、3。4周、4周。使用鋰鹽的患者基線抑鬱顯著更重。

治療有效OR及95%CI

增效抗抑鬱哪家強:第二代抗精神病藥 vs. 鋰鹽 vs. 艾司氯胺酮 | 研究速遞

圖1 森林圖:SGAs(a)、艾司氯胺酮(b)、鋰鹽(c)相比於安慰劑治療有效的OR值及95%CI(Vázquez GH, et al。 2021)

如圖1,隨機效應meta分析顯示,聯用SGAs(OR=1。59 [95%CI 1。44-1。75]; z=9。16, p2<1。0%)。

就OR數值而言,鋰鹽>艾司氯胺酮>SGAs,但95%CI存在重疊,提示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NNT

聯用鋰鹽治療有效的NNT為5(4-10),數值上優於艾司氯胺酮(7 [5-10])及SGAs(11 [9-15]),但95%CI存在重疊。

具體到各種SGAs,NNT由低至高依次為利培酮(6 [4-13])=奧氟合劑(6 [4-19])≤齊拉西酮(7 [3-∞])≤阿立哌唑(9 [5-24])≤喹硫平(13 [8-42])≤卡利拉嗪(16 [8-52])≤依匹哌唑(16 [10-34]),但95%CI存在重疊。

有效率方面,鋰鹽(50。7%, χ2=19。6, p

NNH

聯用鋰鹽時的NNH為9(5-106),數值上優於艾司氯胺酮(5 [4-6])和SGAs整體(5 [4-6]),但95%CI存在重疊。

具體到各種SGAs,NNH由高至低依次為依匹哌唑(靜坐不能, 19 [14-29])>奧氟合劑(體重增加>10%, 9 [5-20])>卡利拉嗪(靜坐不能, 9 [7-12])>利培酮(鎮靜/嗜睡, 5 [4-6])>齊拉西酮(鎮靜/嗜睡, 5 [3-11])>阿立哌唑(錐體外系反應/靜坐不能, 4 [3-5])>喹硫平(鎮靜/嗜睡, 3 [2-3])。

基於不良事件發生率,鋰鹽的安全性顯著優於SGAs(χ2=1567, p⩽0。0001)及艾司氯胺酮(χ2=158, p⩽0。0001),而艾司氯胺酮顯著優於SGAs(χ2=13。0, p=0。0003)。

NNH/NNT

聯用鋰鹽時的NNH/NNT最高(1。80 [1。25-10。60]),顯著高於艾司氯胺酮(0。71 [0。60-0。80])及SGAs(0。45 [0。17-0。77]),且95%CI無重疊,提示鋰鹽的優勢有顯著性意義。

討論

基於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本項系統綜述及meta分析比較了三類增效藥物的抗抑鬱療效(相比於安慰劑的OR及NNT)、耐受性(NNH)及收益風險比(NNH/NNT)——

療效方面,三類增效藥物均顯著優於安慰劑,其中鋰鹽療效似乎最優,SGAs相對較差,艾司氯胺酮居中;具體到各種抗精神病藥,以NNT

耐受性方面,鋰鹽表現最佳(NNH=9),優於SGAs(5)及艾司氯胺酮(5);具體到各種抗精神病藥,依匹哌唑表現最佳(19),喹硫平相對較差(3)。

收益風險比方面,鋰鹽(NNH/NNT=1。80)顯著優於SGAs(0。45)及艾司氯胺酮(0。71),且優勢比較明顯。

除上述結果之外,一些研究細節也值得關注。例如,鋰鹽相關研究的平均時長在三類藥物中最短,僅為3。4周,或許從側面反映出鋰鹽增效治療起效之快。然而另一方面,研究時長短也可能導致鋰鹽的副作用被低估。

鋰鹽不僅可以有效治療心境障礙,還擁有降低自殺風險及死亡率的證據。然而,該藥在臨床中的應用明顯不足,原因包括治療窗窄,以及甲狀腺及腎臟長期毒性等;並且,鋰鹽無法申請專利,導致其缺乏商業營銷的助力。

結論

本項研究存在一系列侷限性,如多數針對鋰鹽的研究使用的是傳統抗抑鬱藥(主要是TCAs),增效藥物的劑量可能並非最佳,一些研究中不良反應的報告不夠系統,以及NNT及NNH的固有侷限性等。

然而,就現有結果而言,本研究探討的三類增效手段均可視為有效的臨床選擇,其中鋰鹽或許尤其值得考慮。

文獻索引:Vázquez GH, Bahji A, Undurraga J, et 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Combination Treatments for Major Depression: Antidepressants plus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vs。 Esketamine vs。 Lithium。 J Psychopharmacol。 2021 Jul 9:2698811211013579。 doi: 10。1177/0269881121101357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4238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