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外防風寒,內潤涼燥!想要秋冬不生病,牢記秋分養生“關鍵點”!

秋分|外防風寒,內潤涼燥!想要秋冬不生病,牢記秋分養生“關鍵點”!

“白露秋分夜,一夜寒一夜”,秋分過後,降溫速度明顯加快,秋日特有的“燥”,性質也有所改變。

秋分之前,尚有夏末的餘熱,天氣晴暖而乾燥,屬於溫燥。而秋分後,氣溫頻降,還帶著晚秋近冬的寒氣,燥便成了涼燥。

“涼燥”易引發哪些疾病

腦卒中

氣溫過低,容易刺激體內控制血管活動的神經,造成小動脈血管的持續痙攣收縮,引起心腦血管供血不足,誘發心肌梗塞、腦卒中等。

胃痛

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外部溫度過低會刺激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迴圈,誘發胃腸道疾病反覆,導致反酸、腹脹、痙攣、腹瀉、腹痛等症狀,並且還會導致經期女性痛經加重。

過敏性鼻炎

冷空氣不斷刺激呼吸道黏膜,易引起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炎症,表現為鼻腔內充血或者水腫、鼻塞、流涕、打噴嚏、鼻癢難忍等症狀,導致過敏性鼻炎反覆發作。

咽喉炎

夏季出汗過多,秋季身體各組織均處於水分不足狀態,一旦受到涼燥侵襲,很容易引起咽喉腫痛、咽乾、咽癢、咳嗽、聲音嘶啞等症狀,且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

乾性溼疹

秋季空氣乾冷,面板表面的皮脂腺與汗腺分泌減少,角質層水分不足,導致面板乾燥緊繃,甚至出現皮屑、丘疹、瘙癢等乾燥性溼疹的症狀。

秋分|外防風寒,內潤涼燥!想要秋冬不生病,牢記秋分養生“關鍵點”!

秋分養生要堅持4大原則

少吃辛辣

入秋後氣候乾燥,如果再吃辛辣,對養肺不利,應少吃辣椒和燒烤。可多吃一些養陰潤燥,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食物如蓮藕、荸薺、百合、銀耳。

多喝湯粥

俗語云,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季人們大多貪食冷飲瓜果,脾胃的運化功能受損,脾胃虛也會導致抵抗力下降,這時吃些溫熱易消化的湯粥類,緩解脾胃運化壓力,對身體很有好處。

早睡早起

順應自然節氣早睡早起,以適應秋天收斂的節氣特性,一般來講,晚上11點前入睡,早晨6點左右起床為宜。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晨起應躺在床上,用5分鐘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部,防止血壓突變。

調整情緒

秋分開始日照減少,導致人體生物鐘規律被打亂,生理節律紊亂、內分泌失調,很容易出現情緒不穩的情況。

中醫有“常笑宣肺”一說,不同程度的笑對呼吸系統、心臟、血管、甚至肌肉都正面作用,所以秋季要多笑,保持心情舒暢。

秋分|外防風寒,內潤涼燥!想要秋冬不生病,牢記秋分養生“關鍵點”!

秋分養生食譜

健脾山藥百合銀耳湯

秋分|外防風寒,內潤涼燥!想要秋冬不生病,牢記秋分養生“關鍵點”!

取山藥50克,銀耳20克,百合20克,一同熱水下鍋,適當攪拌,煮30分鐘待銀耳出膠,山藥百合軟糯即可。

養生功效:

山藥健脾滋陰,可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銀耳潤肺還能提高免疫力、抗疲勞,秋季食用既健脾又潤肺。

安神助眠酸棗仁粥

秋分|外防風寒,內潤涼燥!想要秋冬不生病,牢記秋分養生“關鍵點”!

將酸棗仁搗碎,或者用攪拌機打成粉,和小米一起下鍋熬成粥,喜歡吃甜味的話,可以在食用前加入少量的蜂蜜。

養生功效:

酸棗仁甘酸,斂汗,對心陰虛或肝腎陰虛,造成的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滋陰潤肺玉竹百合湯

秋分|外防風寒,內潤涼燥!想要秋冬不生病,牢記秋分養生“關鍵點”!

取玉竹、百合各30克,蜜棗5枚,陳皮1塊,大蘋果3個,豬肉250克。將蘋果去皮核、切塊後,與其他全部放入砂鍋中,加水煮開後加入豬肉,中火燉煮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養生功效:

玉竹可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百合可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秋季食用能滋陰養肺,止咳安神,防燥護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