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好經驗:病人服完中藥出現什麼反應,就知道藥物起到什麼效果!

病人服用了醫生所開藥方以後,會出現相應的反應,根據這些反應判斷是否發生藥效(藥已中病),對於分析疾病預後,把握病情變化,確立或修正治療方案,很有必要。《金匱要略》中就有根據服藥後的各種反應,指導判斷藥效的內容。

出汗

對於外感風寒溼邪或病位在肌表而服用發表藥者以服藥後的出汗反應判斷藥效。服藥後,當以全身微汗出為佳。若無汗,為藥力不及,難以發揮祛邪之效;若汗出太過為藥力過大,不但不能達到應得的效果,甚至會造成亡陽傷陰的惡果。如《金匱要略》論以桂枝湯治療外感風寒而見“身體疼痛”者,指出服藥後應以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說明服解表方桂枝湯後全身微汗為正常的藥效反應,病易向愈,若大汗則易傷正;以栝樓桂枝湯治療柔痙,指出服藥後“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說明服藥後無汗則不能散邪,故當進食熱粥以助藥力發汗。論風溼在表治法時強調“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溼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溼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溼俱去也”,說明服用治療風溼在表的藥物,應以微汗為準則,微汗為正常藥效反應,可使風溼俱去,大汗則會致風去溼留之弊。

小便

痰飲、水腫、黃疸等病人服用利小便藥後,以小便反應判斷藥效。這些疾病都有小便不利症狀,小便不利又使邪無出路而直接影響疾病的向愈乃至加重,因此治療這些疾病務必使小便通利。如服藥後小便通利,為藥已中病,小便不利,為藥力不及。如《金匱要略》論以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治療支飲重症,雲服藥後小便“微利則愈”;以苓桂術甘湯治療痰飲病,雲服藥後“小便則利”;以栝樓瞿麥丸治療腎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所致小便不利,雲服藥後“以小便利……為知”;以茵陳蒿湯治療谷疸,雲服藥後“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黃從小便去也”,這些均說明小便通利是上述諸病服藥後藥已中病的反應。

大便

陽明裡熱,腑氣不通,或痰飲、瘀血內積而服用攻下、消瘀之劑者,以服藥後的大便反應判斷藥效。服藥後若見大便得下,或有痰飲、瘀血排出,則為藥已中病,邪有出路,疾病可愈;若大便不通,或無有形之邪排出,則為藥力不及,藥不勝病,不利病癒。如《金匱要略》論以大承氣湯攻下陽明裡實證,謂服藥後“得下止服”;以小承氣湯治療熱結旁流之下利,謂服藥後“得利則止”;以十棗湯破積逐水治療懸飲,謂服藥後“得快下後,糜粥自養”,均說明大便得以通下,為陽明裡實及懸飲內積證服藥後藥已中病的反應,然攻下藥不可久服,大便不可久下,以防傷正,故強調中病後停服原藥,或輔以食療護胃。又如論以硝石礬石散治療女勞疸兼瘀血,雲服藥後“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候也,”說明服藥後排出黑大便,為瘀血得去之徵;以薏苡附子敗醬散、大黃牡丹湯治療腸癰,雲服藥後“大便當下(膿)”,“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說明服藥後大便排出膿血,為腸癰病藥已中病的反應。

陰道下血

婦人胞宮有瘀血而服用攻破瘀血之藥者,以服藥後的陰道下血反應判斷藥效。若服藥後陰道排出瘀血塊,為藥已中病,無瘀血排出,為藥效不佳。如《金匱要略》論以下瘀血湯治療婦人產後瘀血留著臍下的腹痛,雲服藥後前陰“新血下如豚肝(即剛排出的瘀血如豬肝)”;以大黃甘遂湯治療婦人產後血水互結胞宮的閉經,雲服藥後“其血當下(瘀血從陰道排出)”,均說明瘀血從陰道排出,為胞宮瘀血病服藥後藥已中病的反應。

體溫

陽虛之體或寒溼病證而服用溫陽散寒祛溼之藥者,以服藥後的身體溫度變化判斷藥效。陽虛則生寒,寒溼易阻遏陽氣,致身體有寒冷感,用藥後若仍覺寒冷,為藥力不及,若自覺轉溫,為藥已中病。如《金匱要略》論以防己黃芪湯治療風溼在表兼表氣虛證,雲服藥後如“從腰以下如冰”,是藥力不及,溼阻未除,陽氣未復之徵,故云令患者“坐被(子)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以助陽氣,使區域性轉溫,以祛邪愈病;以甘姜苓術湯治療腰部感受寒溼而冷痛重著的腎著病,雲服藥後“腰中即溫”,即為藥已中病的反應;以栝樓瞿麥丸治療腎陽虛寒所致小便不利,雲服藥後以“腹中溫為知”,顯然,服藥前腹中是寒冷的,服藥後轉溫,為藥已中病。

“瞑眩”

“瞑眩”反應是指服藥後出現眩暈、嘔吐等症,可見於陰寒證服用了藥力峻猛有毒之品如烏頭、附子之類以後,為藥已中病的反應。如《金匱要略》論以烏頭桂枝湯治療寒疝腹痛兼表證,雲服藥後“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所謂如醉狀,即象醉酒一樣眩暈、嘔吐,但無呼吸、心跳、脈搏、神志等方面的異常改變,為藥已中病的“瞑眩”反應,有時尚可伴有唇舌肢體麻木等症。如果眩暈、嘔吐的同時,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脈搏間歇甚至神志昏迷等症,則為藥物中毒反應,當即時救治。此外,以白朮附子湯治療風溼表陽虛證,雲服藥後“其人如冒狀(頭暈、目眩)”,亦為“瞑眩”反應,是藥力驅邪外出所致,故原文曰“勿怪,即是術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上述“瞑眩”反應,雖可作為判斷服用某些有毒藥藥效之依據,然並非所有服藥者皆有此反應,不可不知。

“如蟲行皮中”

對於患寒溼在表之證而服用散寒除溼之藥者,可以服藥後“如蟲行皮中”反應判斷藥效。如蟲行皮中,乃服藥後衛陽振奮,正邪抗爭,正氣驅邪外出皮表所致,為藥已中病之徵。如《金匱要略》論以防己黃芪湯治療風溼在表兼表氣虛之證,雲服藥後“如蟲行皮中”;以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治療陽虛陰凝,飲停心下兼表寒證,亦云服藥後“如蟲行皮中”,這種現象為服藥後衛陽振奮,鼓邪外達肌腠之徵,為藥已中病的反應。證之臨床,運用扶正祛邪,散寒除溼法治療寒溼鬱表或留滯關節之證,“如蟲行皮中”服藥反應確非少見。

口中津液

津液輸布障礙性疾病 (如痰飲、水腫、瘀血等)服藥治療後,以服藥後口中津液的變化判斷藥效。口渴一症,是津液輸布障礙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之一,針對不同病因進行治療後,口中津液的改變是判斷藥效的重要依據。服藥後口中有津液而不渴者,為藥已中病,反之為藥力不及。如《金匱要略》論以己椒藶黃丸治療飲結腸間而見腹滿、口舌乾燥等症者,服藥後如水飲去,氣化行,津能上承,則口渴可除,為藥己中病,故方後雲“口中有津液”。若仍口渴,為飲盛而藥不勝病,故方後又云以原方“加芒硝半兩”,加強化飲散結之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