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以50 mmHg為臨界值的術後面板灌注壓(SPP)能夠預測肢體威脅性缺血患者腔內治療術後的早期創面癒合情況。

——摘自文章章節

【Ref: Yong-Joon Lee, et al。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Article in press, doi: 10。1016 /j。ejvs。 2021。08。030】

背景和目的

面板灌注壓(SPP)被認為是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CLTI)創面癒合的一種方法。然而,關於腔內治療(EVT)前後SPP對傷口癒合影響的研究有限。因此來自韓國首爾延世大學醫學院塞維蘭斯心血管醫院心內科的Yong-Joon Lee和他的同事對該中心前瞻性觀察佇列的資料進行了分析,旨在評價SPP對經EVT治療的CLTI早期創面癒合的預測價值。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研究方法

研究者對該醫院接受下肢動脈疾病EVT治療的單中心前瞻性觀察佇列的資料進行了分析。分析了從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的資料,共納入172例CLTI患者的236條肢體,在EVT前後進行SPP測量。分別於術前、術後24小時和48小時測量SPP。早期創面癒合的定義是在EVT後三個月內完成所有創面的完全上皮化,而不進行大截肢。

研究結果

EVT後145條肢體(61。4%)的創面完成了早期癒合。在創面癒合組的基線SPP(44。1±21。0 mmHg vs。 33。5±21。7 mmHg;p

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圖1. 172例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患者236條肢體的受試者操作特徵曲線以臨界值(A)面板灌注壓(SPP)和(B)踝肱指數(ABI)預測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

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圖2. (A)三次樣條曲線;(B)根據術後面板灌注壓(SPP)計算創面早期癒合率。樣條曲線表示具有95%置信區間的危險比(HR)。

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圖3. Kaplan-Meier對172名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CLTI)患者經腔內治療(EVT)後236條肢體的(A)主要不良肢體事件(MALE)和(B)所有截肢的累積Kaplan Meier估計,根據術後面板灌注壓(SPP)分層。

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表1. 172例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患者經腔內治療236條肢體的臨床特點。

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表2. 172例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患者236條肢體經腔內治療的病變特點和手術細節。

表3. 172例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患者236條肢體經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的多因素分析。

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表4. 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CLTI)患者面板灌注壓(SPP)對創面癒合值的臨界值的代表性研究。

研究結論

以50 mmHg為臨界值的術後面板灌注壓(SPP)能夠預測肢體威脅性缺血患者腔內治療術後的早期創面癒合情況。

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EJVES | 面板灌注壓預測慢性肢體威脅性缺血腔內治療後創面早期癒合情況

審稿及組稿: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崔超毅醫師

編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張省博士

編輯:血管資訊 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