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臨床驗案一則

7年前,張女士患上了“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那時的她,周身浮腫,疲乏無力,胸悶氣短,嗜臥懶動,動則氣喘,聲音嘶啞,畏寒肢冷;雖經服用“優甲樂”等藥,病情有了明顯改善,但隨著藥量的不斷加大,又出現了心悸、失眠、頭痛、心律失常、頻發心絞痛、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若減少藥量則“甲減”加重,求助於中醫治療。根據上述症狀,結合舌質胖大﹑盈口、隱青、舌邊齒痕、苔白滑、脈沉澀等特點,中醫診為浮腫。辨證屬脾腎陽虛,溼瘀不化,氣機閉阻。施以溫陽益氣、化瘀利溼法治之,並漸減“優甲樂”用量至最佳療效。經過3個多月的治療,上述的甲減症狀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來,像張女士這樣的甲功減退症患者有明顯增多趨勢。本病是各種致病因素導致甲狀腺組織破壞、萎縮或功能障礙、造成甲狀腺素合成與分泌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而引起的全身性代謝減低綜合徵。甲狀腺激素替代療法是治療本病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大部分患者需要終生服用。但由於該病是全身性代謝功能減低性疾病,常伴有多系統損害,尤其是伴有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患者,對甲狀腺素類藥物常不能耐受。因此,能否將激素用量減到最低,不良反應降到最小或抵消其不良反應,又能充分發揮有限藥物的最大效能並保證療效,我們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本病依其臨床表現當屬中醫“虛勞”範疇,以脾腎陽虛為主。病因可由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久病致虛、藥物影響、放射線損傷或甲狀腺手術失當等引起,以致精氣內奪,陽氣大傷。病初,多為脾腎氣虛,繼則由脾及腎引起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溫煦於五髒,尤其是心脾;致心陽不振,帥血無力,日久必有瘀血內阻;脾虛,則健運失職,水溼內停,並蓄於五髒六腑、四肢百骸,泛於肌膚,甚則陽損及陰。其發病關鍵在於脾腎陽虛、命門火衰。本著“損者益之”和“形不足者,溫之以氣”之要旨,針對發病機理,自擬二仙參芪湯(仙茅15g、仙靈脾20g、黨參20g、黃芪50g、茯苓20g、澤瀉20g、白朮20g、蒼朮20g、生地15g、川芎15g、桂枝15g、炙甘草10g、木香10g、厚朴10g),配合少量甲狀腺激素治療本病。意在使脾氣得健,元陽得復,溼瘀得化,脈絡得通,則病自愈。方中仙茅、仙靈脾、黃芪能補腎壯陽,溫煦五臟,化溼行瘀,為主藥;黨參、茯苓、澤瀉、白朮、蒼朮能益氣健脾,昇陽除溼輔君藥,為臣藥;桂枝、炙甘草、生地、川芎能溫振心陽,祛瘀通絡,且生地兼有養血滋陰,以取“陰中求陽”之意,為佐藥;木香、厚朴能理氣以除脾土之壅鬱,為使藥。諸藥伍用,溫陽益氣,化瘀利溼,通暢血脈以治其本,配合甲狀腺激素以治其標,則標本兼治,相得益彰。

從臨床治療結果看,與純西藥組相比,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症狀改善顯著且快,增高的TSH(促甲狀腺激素)下降幅度增大。表明溫陽益氣、健脾補腎藥物有提高甲狀腺激素水平的作用。其機理可能與本方藥能促進殘存之甲狀腺合成和分泌甲狀腺素、提高基礎代謝率、促進甲狀腺本身結構的發育和修復、增加甲狀腺對TSH的反應敏感性、調節免疫機能、提高靶細胞對甲狀腺素的生物效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