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頭痛的“偏頭痛”,終於有新藥了!

作者: NEJM醫學前沿

頭痛,已經成了現代人普遍“頭痛”的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過去一年中,全球有 50%~75% 的成年人(18~65 歲)遭受過頭痛折磨。

而在他們中間,大部分人報告自己屬於“偏頭痛”患者。

偏頭痛,通常是指顱腦某一側出現中度或嚴重的疼痛。然而,它可不只是讓你腦袋瓜不舒服那麼簡單。

許多人不知道,偏頭痛可能會導致殘疾,例如視力不佳,對光線、聲音和氣味敏感,感到噁心和嘔吐。

有時偏頭痛會讓患者陷入極度恐懼和痛苦,以至於不得不靜臥數小時。

2017 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顯示,頭痛位列致殘原因的第二位,其主要指的就是偏頭痛。

遺憾的是,許多遭受偏頭痛襲擾的患者並沒有獲得有效治療。作為一種發病原因不明的神經系統疾病,藥物只能幫助減輕症狀。

更讓人目瞪口呆的是,偏頭痛明明是個常見病,在幾年前居然連專治藥物都沒有。

患者們使用的藥物其實都是用來治療其他疾病的,比如癲癇、抑鬱、高血壓或心律不齊等——只是醫學工作中偶然發現這些藥物對偏頭痛有效,而把它們借來當救兵。

不僅如此,因為副作用嚴重(例如體重增加、頭暈或思維模糊),患者往往無法堅持用藥。

最近,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偏頭痛新藥“ubrogepant”的療效、安全性評估結果。

對於飽受偏頭痛困擾的人來說,這實在是鼓舞人心的好訊息。他們終於有望獲得一款全新的專治藥,而不再“借鄰居家的米做飯”了。

令人頭痛的“偏頭痛”,終於有新藥了!

圖片來源:騰訊醫典

ubrogepant 是一種新型速效口服藥物,被科學家們稱為小分子 CGRP 受體拮抗劑。

這個名字聽上去很複雜,不禁讓我們疑惑:它到底是怎麼發揮效用的呢?原來,所謂的 CGRP 是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它就好像是一名信使,在偏頭痛發作期間全體出動,將疼痛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最終導致了無比痛苦的體驗。

而 ubrogepant 就專門拿 CGRP“開刀”,搜尋並干擾 CGRP 的工作。

它“捨生取義”,將其自身封閉在神經元接受“信件”的“信箱口”,從而阻擋疼痛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雖說理論上來看,ubrogepant 似乎能成為偏頭痛的新剋星,但是其實戰效果又究竟如何?

為了解答這一問題,梅奧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研究團隊招募了 1600 餘名偏頭痛患者進行測試。

其中 1/3 的患者僅接受安慰劑治療,另外的患者則分別接受劑量不等的 ubrogepant 治療。

令人頭痛的“偏頭痛”,終於有新藥了!

圖片來源:騰訊醫典

結果顯示,在接受 ubrogepant 治療的患者中,大約 20% 的人在服藥後兩小時內沒再出現頭疼症狀,38% 左右的人沒再出現其他不適症狀。

而在安慰劑組中,這兩個數字分別僅為 11。8% 和 27。8%。由此可見,ubrogepant 療效明顯。

此外,ubrogepant 的不良反應特徵與安慰劑相似。

服藥 48 小時內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噁心、嗜睡和口乾,而且發生率低於 5%。

所以說,該藥物不僅能夠在 2 小時內迅速緩解頭痛和其他症狀,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沒有重大的安全隱患。

鑑於 ubrogepant 在療效、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良好表現,研究人員們信心滿滿。

Medstar Georgetown 頭痛中心主任 Jessica Ailani 曾預言:ubrogepant 可能成為 25 年來首個獲批治療急性偏頭痛的創新療法。

事實證明,研究人員的預測是正確的。2019 年底,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宣佈,正式批准 ubrogepant 應用於臨床治療,這使它成為了偏頭痛治療領域第一種口服專治藥物。

令人頭痛的“偏頭痛”,終於有新藥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Stovner LJ Hagen K Jensen R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headache: a documentation of headache prevalence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Cephalalgia。 2007; 27: 193-210

[2]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GBD 2017)。 http://www。healthdata。org/sites/default/files/files/policy_report/2019/GBD_2017_Booklet。pdf

[3] Dodick DW et al。 Ubrogep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N Engl J Med 2019 Dec 5; 381:2230。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歡迎微信搜尋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