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長系列——青春期

通常情況下,人的一生心理發展要先後經歷幾個大致的年齡階段:出生前(從受孕到出生);嬰兒和學步期(出生到3歲);學前期(3~6歲);兒童中期(6~12歲);青春期(12~20歲);成年早期(20~40歲);成年中期(40~65歲);成年晚期(65歲到死亡)。

本系列將按照人的一生心理發展的順序,來依次介紹每個階段心理發展的特點和心理成長的需求。

青春期(12-20歲)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如果這一階段的危機成功地得到解決,就會形成忠誠的美德;如果危機不能成功地解決,就會形成不確定性或說是無歸屬感、為人冷淡冷漠、缺乏關愛的意識。

埃裡克森認為這個階段體現了童年期向青年期發展的過渡階段。

在前四個階段中,兒童懂得了他是什麼,能幹什麼,也就是說,懂得所能擔任的各種角色。在這個階段中,兒童必須仔細思考全部積累起來的有關他們自己及社會的知識,最後致力於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們這樣做,他們就獲得了一種同一性,長大成人了。獲得個人的同一性就標誌著這個發展階段取得了滿意的結局。

然而,

這個階段自身應當被看作是一個尋找同一性的時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時期。

埃裡克森把這個時期稱為心理社會的合法延緩期,他用這一術語來表示青年人和成年期的間隔。

心理成長系列——青春期

埃裡克森在許多方面使用同一性(有時也稱自我同一性)這一術語。

例如,它是“一種熟悉自身的感覺,一種‘知道個人未來目標’的感覺,一種從他信賴的人們中獲得所期待的認可的內在自信” 。

他探討了同一性和早期經驗的關係:

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 vs。 角色混亂

重要關係:同伴、小群體

主要問題:我是誰?我能成為什麼?

中心任務:同輩群體

正面後果:強烈的團體歸屬感,為將來準備計劃

發展障礙:角色混亂、生活無目的

自我品質:忠誠

這個階段就是各位父母都比較頭疼的青春期,也是叛逆時期。

它是兒童期與成年期的重要過渡:既為先前各階段遺留下來的問題尋求最終的解決,又要自覺地與成人處於平等地位,在心理上積極準備著走向未來。

ta會開始追問自己,我是誰?我能成為什麼人?

形成“同一性”就是這一階段的核心。

同一性可以理解為:社會與個人的統一,個體的主我與客我的統一,個體的歷史性任務的認識與其主觀願望的統一。通俗點說:它是一種熟悉自身的感覺,一種‘知道個人未來目標’的感覺,一種從他信賴的人們中獲得所期待的認可的內在自信。

青年期,形成自我身份同一性最重要,此時可能父母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已經逐漸減弱了,對孩子產生影響的是他所在的群體,群體同伴之間的互相影響。

古代孟母三遷也是基於為孟子擇芳鄰,帶來正向影響。

心理成長系列——青春期

青春期的特點主要有:

1、過渡性(transition),

從幼稚(童年期)向成熟(成人期)過渡,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是獨立性與依賴性錯綜複雜、充滿矛盾的時期。

2、閉鎖性(closure),

內心世界逐步複雜,從開放轉向閉鎖,開始不大輕易將內心活動表露出來。

3、社會性(sociality),

比起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中學生的心理帶有較大的社會性,在很大程度上則更多地取決於社會和政治環境的影響。

4、動盪性(unstability),

青少年的思想比較敏感,有時比小學生和成年人更容易產生變革現實的願望。然而青少年也容易走另一個“極端”,品德不良往往更容易出現在中學階段,青少年的違反犯罪率比例較高;諸如車禍、溺水、鬥毆等意外傷亡率最高的年齡階段也在這個時期;心理疾病發病率從青春期開始逐年增高,青春期是精神疾病發病的高峰階段之一。

心理成長系列——青春期

青少年情緒情感最突出的特點是其兩極性的表現,霍爾把青春期成為疾風怒濤期(strom and stress period):

1、情感兩極性:

外部情緒的兩極性

a。強烈、狂暴性與溫和、細膩性共存;

b。可變性與固執性共存;

c。內向性和表現性共存

2.內心表現的兩極性:

鈴木康平(1987)也指出青少年在日記中表現出自我批評和自我安慰的矛盾的兩極性。

3.意志的兩極性:

積極性和消極性,認真和馬虎,努力和懶惰,守紀和散漫,過短和猶豫等矛盾的兩極性。

4.人際關係的兩極性:

如孝順父母,但總與父母頂嘴;對朋友時而熱情、時而冷漠。

5.容易移情:

青少年時期更能在情緒上引起共鳴、感染和同情。

心理成長系列——青春期

除了情緒的兩極性,青少年期還時常表現出“反抗”行為:

1、心理性斷乳:

何林渥斯將青少年從家庭的獨立過程,稱之為心理性斷乳(psychological weaning),這是一個與嬰兒期因斷奶而改變營養攝取方法的生理性斷乳(physiological weaning)相對照的概念。

2、反抗期理論:

彪勒將青年期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以否定傾向為主的青年前期,第二時期是以肯定傾向為主的青年後期。否定期在青春期前已發生。伴隨著身體急速成熟,青少年往往產生諸如不愉快、心神不定、不安、鬱悶、感情易於激動和興奮等現象,併產生一些反抗、胡鬧、攻擊、破壞行為。

心理成長系列——青春期

青少年的生理、認知和情感發展變化的特點,也決定著這一時期的社會性發展。青少年社會化的任務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追求獨立自主;

2、形成自我意識;

3、適應性成熟,即適應那些由於性成熟帶來身心的,特別是社會化的一系列變化;

4、認同性別角色,獲得真正的性別角色,所謂男子氣和女子氣;

5、社會化的成熟,學習成人,適應成人社會,形成社會適應能力;

6、定型性格的形成。

心理成長系列——青春期

青少年在青春期面臨同一性成立與同一性混亂

埃裡克森將人的發展分為八個階段,提出了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理論,青春期(12-20歲)的青少年面臨著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生理各項已發育成熟,具備成人條件)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找到自己所屬的群體,明確自己的社會角色:是一名學生,也將成年踏入社會。

"這種同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

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埃裡克森,1963年)

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埃裡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但如果此時青少年無法形成的自我認識,這一階段比較容易出現的危機是角色混亂,叛逆,或生活無目的,渾渾噩噩,不知未來。

埃裡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

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如果在這一階段,青少年的同一性確立,他們會形成“忠誠”的品質, 即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如果同一性不能確認,他們則不能獲得“忠誠”的品質。

心理成長系列——青春期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