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昨天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去世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國人哀痛!

世人悲慟!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袁老研發的雜交稻

被譽為“東方魔稻”

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他的成就

被認為“給世界帶來了福音”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5月22日,長沙街頭

送別和悼念袁隆平院士的隊伍

蔓延數公里

市民紛紛雨中淚別袁老

00:43

5月22日晚

長沙明陽山殯儀館門前

大批市民排隊給袁老獻花

他們說

“不為別的,只為袁老讓我們不再餓肚子”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鍾南山院士也發文緬懷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作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其實與博物館、考古遺址、文物保護

都有著很多故事

01

湖南有一座

隆平水稻博物館

是在袁隆平院士推進和參與下建成

並且,他還是博物館的名譽館長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隆平水稻博物館

位於長沙市芙蓉區瀏陽河畔東岸

總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主體建築俯瞰效果為6粒金黃的稻穀

寓意華夏大地五穀豐登

平視效果為五瓣盛開的芙蓉花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博物館以水稻為主題

有三大基本陳列

《稻米香萬年——中國水稻歷史文化陳列》

《奇異的旅程——水稻的一生陳列》

《夢想成真——袁隆平與雜交水稻陳列》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隆平水稻博物館全景

2019年博物館開館時

袁隆平出席並致辭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2020年11月,

隆平水稻博物館

向袁隆平院士頒發名譽館長聘書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袁隆平院士欣然接受聘書

並在館藏的4本書籍內頁上

分別用中英文題名

並親切地詢問

“博物館參觀的人多不多?今年南方受天氣影響,稻穀產量普遍降低,博物館要加強糧食安全教育,要將剛剛測產的畝產超3000斤的雙季稻進行宣傳和展示,提倡節約、杜絕浪費,自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博物館官方微信發文悼念

謝謝您,讓這個世界遠離饑荒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另外

袁院士還為五常大米博物館

題寫館名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02

袁隆平院士還助推

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

列入國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時任國家文物局領導調研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

在這裡

袁老工作和生活了37年

研究出影響全世界的雜交水稻

紀念園較為完整地儲存

安江農校自1939年成立以來

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建築

及科研設施30餘處

真實反映了

袁隆平團隊的奮鬥歷程

03

袁隆平院士

還關注中國萬年水稻考古發現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浙江金華浦江的上山遺址

被譽為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在這裡

專家發現了

世界上最早

從栽培、收割、加工到食用

較為完整的稻作證據鏈

2020年

袁隆平聽到了關於上山文化的介紹

他感慨道

“一萬年了,新石器時代啊!”

看到夾雜了很多稻穀的

萬年上山陶片照片

他一語點明要義

“這是文明的起點。農耕文明,就是從稻作文明開始的。”

袁老還為上山遺址題寫了八個大字

萬年上山 世界稻源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2020年

浙江上山遺址發現20週年學術研討會開幕

袁隆平院士專門發來賀信

欣聞“上山遺址”發現20週年學術研討會在浦江縣隆重召開,謹此致以最熱烈的祝賀!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先。浦江是上山文化命名地,舉辦這樣高規格的學術研討會既有學術價值又有現實意義,這必將有力推動“萬年上山”稻作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因為各種原因,我無法出省參加你們的活動,在此向出席活動的各位領導、來賓致以最親切的問候!“萬年上山 世界稻源”,讓我們共同努力!預祝“上山遺址”發現20週年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

除了這些

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關於袁隆平院士

以及水稻文化陳列和展覽

他與文博考古的故事還很多

……

做為一名普通的文博人

希望袁院士

一路走好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

送別袁隆平!原來他也關心博物館和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