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叫板李白杜甫,寫下一首狂傲之作,還誕生了個名句

千年文壇,雖然各路大家層出不窮,但要論詩歌,總也繞不開“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在很多詩詞迷看來,他們二人就是詩歌的“天花板”。

且不說他們在後世的地位如何,即便是在唐代對於他們二人也是推崇備至,韓愈就曾評價他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對於那些質疑李杜的文人韓愈則表示“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清代詩人叫板李白杜甫,寫下一首狂傲之作,還誕生了個名句

而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詩歌這一文學體裁經過唐朝的黃金年代,逐漸開始走下坡路,雖然歷朝歷代也不乏一些名垂青史的大詩人,但再難重現唐詩的盛況。這也讓李杜的文學地位無限被拔高,後世文人鮮有質疑者。不過到了清代,卻有一位大膽詩人公然叫板李白杜甫,還寫了首狂傲之作以抒己見。那麼他的叫板有道理嗎?我們一起來走進這首詩一探究竟。

《論詩五首其二》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清代詩人叫板李白杜甫,寫下一首狂傲之作,還誕生了個名句

這首詩的作者是清代詩人趙翼。在清代文壇他也是響噹噹的一位人物,和袁枚、張問陶並稱為清代性靈派三大家。關於趙翼還有一件趣事,在科舉考試的時候他的文章是幾位閱卷考官最為看好的,本有望成為狀元。不過當這些考卷送到乾隆皇帝面前時,乾隆皇帝一看第一卷的趙翼是江南人,第二卷的胡高望是浙江人,第三卷的王傑是陝西人。

於是便問了問閱卷大臣,自開朝以來陝西是否出過狀元。得到否定答覆的乾隆皇帝便將第一卷和第三卷的順序作了調換,讓原本應該高中狀元的趙翼成了探花,而他給出的理由是,趙翼的文章是沒問題的,但自古江浙多狀元,少一個也沒什麼,但陝西一個也沒有,給個狀元也是應該的。雖然趙翼因此錯過了狀元之位,但這件事也讓他聲名鵲起。

清代詩人叫板李白杜甫,寫下一首狂傲之作,還誕生了個名句

我們從這個歷史故事中不難發現,趙翼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所以他叫板李白杜甫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有他的道理所在。我們不妨從這首詩中找找答案。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這兩句首先認可了李杜詩篇廣為流傳的事實,但卻質疑這些詩篇已經不新鮮。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兩句詩,都會覺得這個人太過狂傲,竟然質疑李杜的詩篇,但是細細品讀我們就能發現,他並不是信口開河。李杜詩篇雖然口口相傳,但是經歷了那麼多朝代的更迭,確實很難再給後世之人新鮮感。否則也不會有唐詩之後,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大行其道。

清代詩人叫板李白杜甫,寫下一首狂傲之作,還誕生了個名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每個年代都會有詩歌大家出現,但是他們最多也就影響幾百年。詩歌始終是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所以在詩歌的創作上也應該推陳出新,而不是墨守成規。這兩句流傳到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尤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這7字更是成了一個很有名的網紅詩句,如今經常被很多人掛在嘴邊。

清代詩人叫板李白杜甫,寫下一首狂傲之作,還誕生了個名句

其實我們仔細品讀趙翼這首詩會發現,他並不是叫板李杜,而是在闡述他對於詩歌的主張和看法。他認為詩歌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創新,不能一味地推崇古人模仿古人,應該是在他們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寫出契合於這個時代的詩歌作品。而詩歌其實也就是在這樣的推陳出新中逐步發展的。

其實趙翼的這種主張其實不單單適用於詩歌領域,在其他領域也同樣適用。就像齊白石曾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其實說到底和趙翼這首詩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管是詩歌還是繪畫,它們的創作如果只是停留在單純的模仿階段,那基本上是鑽進了死衚衕,想要有出路,只有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變化,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清代詩人叫板李白杜甫,寫下一首狂傲之作,還誕生了個名句

而且趙翼主張的推陳出新,也並不是意味著對於那些傳統的東西全盤否定,牴觸不學習。就像他雖然說著“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但他自己卻是遍閱前人經典作品,積澱了深厚的文學涵養,這才敢於論詩。所謂的“推陳出新”,首先要了解“陳”,才有可能“推陳”。

趙翼這首詩雖然狂,但卻寫得在理,所以問世200多年來也是備受推崇。很多文化人都受到了啟迪,放棄了對前人一味地模仿。對於趙翼的詩歌主張和他的這首詩,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